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升学的路有多长--一对农民工父母的“欣慰”与“心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12:52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薇薇、周玮

  46岁的张眉栓就是为了娃们能有学上,才在3年前离开生活了快半辈子的黄土地,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北京。

  “在我们山西老家的山沟沟里,靠种地,只够得上吃饭,没钱上学。”

  家里有着弟兄5个的张眉栓就没怎么上过学,他和妻子刘月婵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两人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供娃们上学。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从最开始的四处打零工安顿了下来,3个孩子也都在石景山区的黄庄学校上了学。

  “把家安这,也是为着离学校近。”

  其实,张眉栓嘴里的“家”,也就是一间租来的10多平方米的简易平房。他把它隔成三块:当门一块作为自家粮油店的“门面”,放上一张桌子和两个矮柜,摆着几瓶色拉油和一些挂面;后面一块充当仓库,堆着成袋的大米和面粉,最靠角的地方还挤着一张单人床;右边一块做了卧室,除了一张双人床外,就只放得下一个斗柜和一张小桌。衣服高高低低地挂了一墙,唯一的电器是斗柜上一个小小的黑白电视机。

  就这个再简陋不过的“家”,也足以让张眉栓夫妻自豪:“这不仅比我们老家强,比我们这儿许多老乡家都强。”

  张眉栓口中的“学校”,是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这所学校从1998年创办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之一,吸引了2000多名学生,但仍是没有经过批准的“黑户”。

  “学校教学质量还行吧。”在张眉栓夫妻看来,尽管学校紧挨着铁路,孩子只能在火车的轰响中上完一节又一节课。但教室毕竟还是一排排的砖瓦房,从学前班到初三分得清清楚楚,还有在乡下没见过的电脑教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孩子们也都很争气,个个在班上名列前茅,年年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然而,在灰暗的墙壁上,这一排排醒目的奖状,让张眉栓夫妻在欣慰之余,总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娃要是学习不好,咱也就认了。可这娃虽然成绩好,却没有升学的路子,更让人揪心呀!”他们清楚,这个学校的初中毕业证只是自己发放的,要想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这个“文凭”算不算数谁也不知道。

  “有没有想过送孩子进公办中小学?”

  “当然想过,可哪有那么容易!”面对记者的询问,张眉栓显得有些无奈:“有的学校要么不收,要么张口就要上万块钱的赞助费,不像这个学校,看我们家困难,还减免了一个孩子的学费。再说了,北京的公立学校用的都是北京自己的教材,就是在北京上了学,将来考大学时,没有户口,也不能在北京参加考试。而打工子弟学校用的是全国统一教材,只有在这上,回去时,课程才有可能跟上啊!”

  张眉栓的大女儿正上初二。孩子成绩好,心气也高,总想上高中,考大学。可这条路对于一个在城里求学的农村孩子来说,似乎更长。

  “打工子弟学校里都没有高中。要考高中只有回老家。可老家的高中也不是菜园子,想进就能进,想出就能出。还得提前回去,花钱找人才行。”

  回去,就意味着要放弃这些年辛苦积攒下的“基业”。对于这个家,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回去。一定要让孩子考学。”沉默了半响的刘月婵突然坚定地冒出这么一句。紧接着,又陷入一片沉静。

  “要是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上高中,考大学呢?”记者说。

  “那当然好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