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央视《新闻夜话》:中国第一代的冰雕大师朱宪琪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8:02 CCTV《新闻夜话》

  冰灯是我国一项传统而宝贵的艺术。央视《新闻夜话》栏目就此采访了我国第一代的冰雕大师朱宪琪先生,探讨冰灯的历史和现状。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李品华 编导:李品华

  嘉宾:朱宪琪中国第一代的冰雕大师

  播出时间:2004年2月19日23:30 CCTV-12首播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在中国古代用冰来做成一盏简易的灯笼,是北方先民最常使用的照明的方式。那么到了今天,冰灯艺术已经成为哈尔滨人的骄傲,这里是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哈尔滨的兆麟公园,在这里举行的冰灯游园会,到今年已经有整整40年的历史了,那么40年前的冰灯是什么样的呢?这么多迷人的冰灯作品都是怎么雕刻出来的呢?我们今天要专访的是中国第一代的冰雕大师朱宪琪,他今年65岁,从事冰雕艺术26年。

  采访内容:

  李品华:在40年前,就是在1963年的冬天,就是在这里举办了第一届的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您当时是20多岁,你对当时的情景还有印象吗?

  朱宪琪:当时的人很多,票价又比较便宜,来看的人多,大门都挤,满满的,一直到正月十五还不断。

  李品华:40年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呢?

  朱宪琪:40年前的冰灯的样子它比较简单。

  李品华:没有太多的花式,像现在一样?

  朱宪琪:没有太多的花式,都是单摆浮搁的,什么雕刻个大象呀,整一个小门楼呀,还有小亭子什么,都比较小,规模小,那个艺术发展就是那样的。最初不咋地,越看越好,老百姓比较喜欢,头一年就轰动。

  李品华:当时这个冰灯对哈尔滨人也是很新鲜的,但是我知道老百姓他们都会做这种简单的冰灯呀?

  朱宪琪:他是做着玩,老百姓都有冰砣子,因为冷嘛,盆子里面结了冰,把冰拿下来以后捅个洞,完了后就点上蜡。

  李品华:就是一个冰灯。

  朱宪琪:原始的。

  李品华:你刚才也提到很多老百姓,他们过去都做这种简易的冰灯,过去这个冰灯被称为穷棒子灯,就是普通人家用来照明的。

  朱宪琪:是这样,有钱人搞的彩灯非常的好。老百姓他生活比较困难一点,他也是自然而然就想到,他也是很偶然的想到,这是一个冰砣,这儿有个窟窿。你点个蜡烛,它(很容易)吹灭了。高一点之后,灯又灭了,我们那个冰的发展就根据民间老百姓这种发现以后,然后就这么逐步发展的。由简单到复杂。后来就利用这个,市领导就根据冰灯的特点,我们搞一种叫做冰灯会,冰是做成冰灯,各种造型,来丰富整个公园的,冬天嘛,冬天就不好看了,这样公园没有灯光和这个冰,冰在一起,形容原始的初期的冰灯。

  李品华:如果是把现在的冰灯跟40年前的冰灯做一个比较的话?

  朱宪琪:冰灯的发展要和过去比,那是一个质的飞跃,那个冰灯的档次设计艺术水平,比过去都高。在世界上来讲,哈尔滨冰灯也是首屈一指的。

  李品华:首屈一指,是世界第一?

  朱宪琪:世界第一,现在全世界没有搞过像我们这么大面积的。全世界现在遍地开花,但是都没有这样(大规模)。我到国外看了以后,他们只有很小的几个点,我们的冰雕在世界上定位是最高的。我们到世界各地打听中国哈尔滨的冰灯,外国人很多人都知道。

  李品华:冰灯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种标志?

  朱宪琪:是哈尔滨的一种标志,一说哈尔滨,一说代名词,哈尔滨——冰灯,冰灯——哈尔滨,就这样。

  李品华:很多冰灯,还有冰雕作品都非常的迷人,但是作为我们这种普通的游客,我们怎么来欣赏冰灯呢,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朱宪琪:你必须立意好,雕刻手法比较现代,而且雕刻的手法比较细。你比如刻一些人物、动物,你刻的要生动,刻的雕塑要有神态,而且总体气势还得好。这样的雕刻一般是比较好的。而且要有对比,透光对比,如果是实体,这里就得几种搭配了,什么搭配呢?这儿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的,抽象的,对比搞一起,就是艺术的多样化。日本的冰雕它是比较精细,像木雕一样非常细,(但是)手笔搞的有粗有细,矛盾对比比较强。所以这个东西你都不细它就不细了,它要有个对比,大面积小面积的对比,也有空白的对比,它和画画是一个道理。

  李品华:和画画是一样的?

  朱宪琪:一样的。

  李品华:和鉴别一幅好的画是一样的。与其它的雕刻艺术相比,冰雕可能材质选取是非常特殊的,那么怎么才能运用、把握好冰作为雕刻的材质,并且还突出它的特点?

  朱宪琪:它又软又脆,还硬,它有几种冰,还透明,一见光还(融)化,所以你就一定得必须在零下15度以下,这个冰冻上以后,你才可以(雕)刻。

  李品华:零下15度以下?

  朱宪琪:15度以下。

  李品华:比零下15度还要冷,才可以去雕刻。

  朱宪琪:它的特点是,一般设计的时候,你得留好,设计雕刻的时候,得留“加工料”,你掏一个孔,是10公分的孔,它是20公分的大小的孔,你得掏10公分,完了再进行加工细作,你一下子掏一个挺大的孔以后,结果这个冰不够用了。

  李品华:对这些冰的选取,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呢?

  朱宪琪:那得要选洁净,里头没有杂质,没有条纹和杂物什么的,要求整块冰比较完整,完整、透明、洁净。我们的冰灯会的冰,都是来自我们北边松花江,离这很近。

  李品华:都是天然冰?

  朱宪琪:都是天然冰,它冻的时间一般都在零下20多度,到(零下)25多度,冻个7、8天吧,就能达到20公分厚,一般达到40—50公分,我们就可以往外打这个冰。松花江冰的特点是什么,你打出来以后,你得从江边上拽到冰上,拽到上面来,离开那个水面。你得进行封冻一下,就是在外面再封冻一宿,再冻上7、8个小时,等晾完了以后,那个冰冻的相当结实了,我们用这个冰就是搞什么呢,搞冰建筑,我们可以搞30米以上,就是承受力都没问题。它这个柱冰冻到(零下)20度以下,这个冰的抗压力,就像咱们建筑用的砖,那个什么砖呢?就是稍次一点的那个砖。

  李品华:我听说所有的人造的冰,都是不可以做雕刻的?

  朱宪琪:人造冰也可以,(但是)速冻后没有天然冰好,这个松花江冰为什么这么好呢?它是什么原因呢?它一个是透明,它为什么透明呢?它冰开始冻的时候,有几公分的时候,它是一层一层地冻,一层一层一直冻,现在你要打松花江冰,就是有1米厚了,但是我们(制作)的时候达不到1米,达到40公分,50公分这样的。它是一层一层冻的,所以它不是速冻。

  李品华:质地比较缜密?

  朱宪琪:这个质量非常精密,它的密度非常强。你要是速冻冰吧,它那个冰都是白色的,像冰棍那个颜色似的,是白色,它的抗压力都不行。

  李品华:我知道冰雕用到的很多工具,都是非常小巧和精致的,那么在冬天零下20多度,在外面去做这些冰雕的时候,用这些小巧的工具也戴手套吗,那个时候?

  朱宪琪:有时候(雕刻)冰雕到了紧张的时候,一热的时候,他有时候手套也拿掉,一(雕)刻的时候,他就忘记(寒冷)了,做到高潮的时候,他就忘记这是什么了,一启一动,他就不顾那个了。

  李品华:做着做着冰雕,有时候把手套扔了,(直接)拿着工具?

  朱宪琪:做到痴迷程度的时候,他有时候得快速,赶紧出效果,那个时候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都管不上怎么回事了,等到你感觉到手冷的时候,这个(雕刻)也快完了,手也冷了,它是这样的。

  李品华:您在户外做冰雕,最长有过多长时间的记录?

  朱宪琪:做冰雕最冷的时候,赶上个(零下)二十七八度的时候。

  李品华:零下二十七八度?

  朱宪琪:能做3个小时,3个小时到4个小时,基本上一气呵成把这个作品就刻完。

  李品华:做冰雕大师的工作,是有特殊要求的?

  朱宪琪:反正你得经得住寒冷,搞冰雕,你是越偷懒,越挨冻,冻得你都不能干这个了。实际上越干的欢,就越有兴趣,而且冷也已经处在第二位、第三位了。

  李品华:很多大型的冰雕都做成了一种亭台楼阁的样式,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城市的建筑,包括你们,我知道你们做过958米长的冰长城,还有高将近30米的大教堂,那么这么大的冰灯,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朱宪琪:这样大的冰灯,它需要什么,先是搞出一个设计图。

  李品华:像盖楼一样?盖真的楼一样。

  朱宪琪:先设计图,设计图以后,交给施工单位来搞(雕刻)。

  李品华:您说的这个施工单位,就是建筑工队吗?

  朱宪琪:就是建筑公司。

  李品华:是真正的。

  朱宪琪:真正的公司。

  李品华:盖楼房的人?

  朱宪琪:盖楼房的。

  李品华:不是冰雕大师他们做出来的?

  朱宪琪:那做不了,这个大型建筑,有的光一个建筑用冰量就达两千立方米,一个建筑得四五百人,昼夜兼程干,得干将近十五六天吧。

  李品华:您指的这是什么样的建筑?

  朱宪琪:有一年我搞那个滕王阁,就将近300多人。但是冰雕的特点和建筑不一样,它基于再创作,它不可能把原来的建筑搬过来,搬过来不行,你比如亭子,亭子的柱子一般都只有这么细,但是用冰做出来得这么粗,得需要加粗。

  李品华:考虑到冰材质(的特性)?

  朱宪琪:冰材质上面的承重(程度),但是最终挺好看,它因为透明,它不显得很笨,我们把民间的建筑改成冰雕手艺,还是一次二度创造。

  李品华:您被誉为是中国第一代的冰雕大师,我知道您也得过很多大奖,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大奖当中,大部分都是设计大奖,几乎没有雕刻大奖,为什么呢?

  朱宪琪:设计是(核心),整个游园会全盘都得统筹安排,它是定点的,而冰雕作为设计(的一部分),需要雕什么,需要搞什么景,需要搞冰雕柱,需要搞多大(型)的,需要搞多小(型)的,还是搭配的,它是有统筹设计在里头,它不能自己单跳出来,那不行,那就没有整体感,如果你没有设计,没有规划,(冰灯会)就比较零乱,没有指导思想,就没有灵魂了。

  李品华:您现在65岁,您已经退休了,您现在还经常会参加去设计,去雕刻一些作品吗?

  朱宪琪:我从退休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参加这项工作,每年冰雕施工制作的时候也参加,评比也参加。从事这么长时间冰灯,一生有深深的感情,因为我原来是搞装璜专业,搞这个以后,感觉很有兴趣,为什么有兴趣呢?因为我们搞这些东西,你画一张画,有时候不一定有那么多人去看,而你搞冰作品,几十万人都能看到你的作品,他们会给你品评,所以我从事这么多年的冰灯艺术创作,感觉冰灯还有很多干头,不是一代人,这需要几代人,代代那么搞下去,代代要有一个新的飞跃。

  李品华:从你个人来讲你还意犹未尽?

  朱宪琪:我感觉来讲,我想还有点余热,也是在发挥,有的余热还在发挥。但是由于,按照我的工作,我对以前的工作,不是很满意。

  李品华:您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朱宪琪:不是很满意的。因为冰雕的发展,我那个时候是那么搞,为什么不像现在这么搞呢,所以一代来看,你现在干的挺好,那过多少年以后你回忆,或者是看你的照片回忆的时候,你感觉到你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多缺陷的。所以这个冰灯,冰雪艺术,它必须再向前,再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群众的文化水平,欣赏水平那是很高的,能不能行,老百姓一看就知道。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