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发 1000万元奖励两位院士中国向科学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03:33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新闻科学家的荣耀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昨日隆重揭晓,他们是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专家王永志。此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首次颁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参与神舟飞船研制的123名科研工作者获此殊荣。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获得一等奖,科学家们通过对澄江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揭示了5.3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秘密。

  在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由于缺乏重大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再次空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血淤症与活血化淤研究、高产玉米、道路交通规划系统等一大批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项目获奖。

  据统计,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产生个人奖6项,项目奖254个。人物认定黄土高原“风吹成”“黄土之父”刘东生

  刘东生,1917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87岁的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他探索的足迹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他特别在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被誉为“黄土之父”。

  刘东生确立了黄土风成学说,平息了170多年来黄土成因的风成与水成之争: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3部专著,确立了黄土“风成说”。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世纪80年代,他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1964年至今,他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开辟了地球科学的新研究领域。人物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飞天“领头人”王永志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他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看点我国科学家揭秘“寒武纪大爆发”各种动物祖先在“寒武纪”现身

  地球上的生命何时大量出现?生物在地球寒武纪早期出现的生命“大爆发”究竟产生了什么?我国科学家通过对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澄江动物群是20世纪古生物学的伟大发现,这项成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

  这项科研项目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科学家陈均远、侯先光和舒德干分享了这一荣誉。

  “寒武纪大爆发”是一个令达尔文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人们等待生物学信息丰富的早期化石记录能够提供直接证据。澄江动物群正是一个探索源头奥秘的最佳科学窗口。

  澄江动物群因1984年7月1日在云南省澄江县首次发现而得名,是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3亿年)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不仅动物类型多,而且十分珍稀地保存了生物的软体构造,首次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远古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三位科学家说,“澄江动物群的地质时代正处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它让我们如实看到5.3亿年前动物群的真实面貌,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迅速起源,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都已出现,而不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慢慢变来的。”资料国家5大科技奖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 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该奖已连续6年空缺) 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回顾国家最高科技奖已颁三届5科学家曾获殊荣

  据悉,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获得这一奖项。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历史性突破。

  1997年,他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亩产近800公斤,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并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项国际奖励。数学界战略科学家吴文俊

  吴文俊,男,1919年5月出生,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数学系。1946年赴法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79年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黄昆

  黄昆,男,1919年9月出生,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固体物理学科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男,1937年2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现为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方正?穴香港?雪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等。

  王选1975年起主持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一人: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清华电机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新华社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