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更懂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01:5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春节前有报道称,中国的教育不再产业化,而要当成公益事业、以非盈利的方式办。我认为这大错,于是写了《教育产业化与民间办学》(见2004年1月15日《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讨论,我也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这里再作回应。

  一、中国教育的现状,是行政垄断综合征。有人热衷于争论教育的“外部效应”问题。他们说,教育如果不仅使受教育者得益,还使受教育者周围的人得益,那么政府就应当资
助教育。到底是不是这样?教育是什么?他们争个不休。

  我认为,这些争论不仅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意义。人有时候就是想上学受教育,可能为了当飞行员,可能为了涨工资、为了留城、为了欣赏文学作品、为了找对象。那又怎样?

  别说教育那么大的事情,我现在到楼下喝杯牛奶都有外部效应。有外部性又怎样?我要喝牛奶,就非得政府来买不成?你不肯把钱给我,非要亲手买给我也成,你的牛奶我喝不饱,我自己掏钱再买别的牌子可以吗?

  被计划经济长期禁锢的人,习惯了配给,也只懂得要求配给。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敢想象,取消了配给也还是能得到牛奶的;他们不敢相信也当然没有感受过,取消配给后的牛奶不仅更香更浓,而且更便宜。在他们的脑海里,牛奶是一种只有数量可言而没有质量可言的必需品,他们的唯一祈求就是配给不要停,能喝上九年被称为“牛奶”的东西就心满意足了。

  中国教育的问题,起源是教育资助。这是很多人思维混乱的地方。资助本身不是坏事,但用不着因此统管办学啊。为了资助教育,政府把办学统管起来,同时堵塞了民间办学的渠道,形成了教育的行政垄断,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二、教育资助应该通过“教育券”形式发放。政府真的要资助教育,大可以把资助教育的资金按人头发给学生,让他们拿着钱去选择学校和老师。政府要是想特别关照贫穷的学生,那也简单,就多给他们一点好了。

  要是不信任家长,担心家长领了钱会克扣下来买酒买烟,政府可以改发“教育券”,让学生凭“教育券”去选择学校,然后让赢得“教育券”的学校到政府那里兑现。无论如何,政府都没有必要把办学统管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券”越早实施越好。中国的教育投资目前不算高,阻力还不算大。将来,惯于与世无争的教师,惯于接受资助的校长,还有惯于行使拨款大权的官员,会形成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阻力,反对“教育券”实施。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JohnStossel最近想出版一本主张“教育券”的文集,被出版社拒绝,原因是出版社担心,教师团体会抵制他们出版的教科书。Stossel只能另找从不出版教科书的出版社。美国教师团体的势力之大,可见一斑。

  三、民间办学不会“认钱不认人”。还有读者来信说,实行民间办学,办学者会认钱不认人,乱收学生,从而砸掉学校的招牌。我回信反问:如果他来办学,会这么蠢吗?如果不会,那怎么能设想别人办学就会那么蠢呢?

  中国的留学生都知道,要想到美国免费留学,越是名校机会越大,因为奖学金都集中在名校那里。清华、北大的学生,出国留学的人特别多,当中有几个是自己交钱的?显然,老美识货。就争夺人才而言,他们不仅有上百年的经验,更根本的是他们背后有争夺人才的竞争压力。要向他们学习,就不能假装有这种压力,必须真的有这种压力。

  四、民间办学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人提出,教育质量难以衡量,所以必须让政府制定统一的评核标准。然而,正因为教育质量难以衡量,才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育不应该是生产线上的商品,而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服务。

  有位中学教师,见我主张教育产业化,就写信来批评我不懂教育。我告诉他,他可能说得对。

  不是我让步,不是假扮谦虚,更不是助长大言不惭的风气。我是要反问:如果连举世闻名的大教授也不懂教育,那还凭什么相信谁肯定懂教育?除非把选择权还给家长和市场,让时间和竞争来做裁判,不可能有更公允的办法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