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乞丐三九天裸身行乞 4人轮班十分钟一换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15:55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夏德辉

  在哈市秋林地区,市民经常看到3男1女4名孩子乞讨,年龄都在十几岁左右。寒冷的冬天,3个男孩脱光了上衣跪在冰冷的地上乞讨,有趣的是,因为寒冷,他们仨十分钟一“换岗”。为了解这个乞讨小群体,记者用了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乞讨前先“热身”

  “这些孩子差不多天天来这里,脱光了上衣就往那儿一跪,瞅着冻得哆哆嗦嗦的,也挺可怜,你说都是这么小的孩子,家里人怎么能舍得让他们出来受这份罪。”在秋林地区某商场工作的郑女士对记者说。

  5日,正是元宵佳节,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按理,今天对于乞讨者来说是个“好日子”。按照郑女士提供的时间,记者10时来探寻这群裸身小乞丐,却没发现这4个常客,可其他的乞讨者却照例“出摊”了。记者询问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这几个小孩为什么没有来的原因,“这天多冷啊,穿棉衣服还觉得有点凉呢,别说光膀子了,他们也知道好歹,要钱也分天气。”

  9日,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哈市的气温将回升,当日10时,记者守候在他们常乞讨的地点南岗区某商城门口,但没有见到他们。据附近一知情人对记者讲,这4个孩子中有1个小女孩,差不多每天10时左右来。他们来了之后,先去商场里向营业员要一个鞋盒子,然后在商场两个门之间的夹空中“热热身”,因为这里面有空调的暖风,在里面脱下衣服,光着膀子抱着盒子出门口不远就一跪。大约五六分钟,抱着盒子回到商场里面,随后,另一名准备好的孩子接着再出去。因为这几个孩子年龄都差不多,而且都蓬头垢面,光着膀子低着头,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以为都是一个孩子呢。“如果现在没出来,那就是在两个门中间呢。”这位知情人说。

  为了查证,记者来到该商场中他们的“换岗休息室”,这里面空调一吹,很是温暖,记者撩开门帘子向里探头看,果然坐着几个小孩,地上放着一堆衣服,还有一个鞋盒子。一光着膀子的小男孩站在里面,看样子要出去“工作”了。

  精明的小乞丐

  不知是记者的提前观查暴露了身份,还是他们听到了什么“风声”,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他们出来,记者不得不再去“探底”,记者撩开门帘时,发现里面一个孩子都没有了。记者出来等了一会儿,人越来越多,大约他们也不愿错过“时机”,10分钟后记者看到的那个光着膀子的小男孩终于抱着盒子“闪亮登场”。

  他跪在地上,双手抱膀,不时地朝行人点着头,记者发现,他不停地哆嗦,看得出,他十分冷。而且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名身着行政执法服装的城管队员就在不远处,这边跪地乞讨,可他们却视而不见,就在摄影记者拍照时,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城管队员来到这个小男孩跟前,不知说了什么,这个小男孩马上收起盒子进了商场。

  过了三分钟,刚才光膀子跪地乞讨的小男孩和另一名小男孩穿着衣服出来了。记者赶紧跟上前去,据知情人说,这些小孩别看年纪不大,可烟瘾不小,看见走路的人抽烟就讨上一支,为了能取得他们的好感,记者给了他们两支烟,要给他们点着时,他们却从兜里掏出打火机,点燃后熟练地吸了起来。记者问:“好好的,怎么不要了呢?”刚才乞讨的小男孩说:“刚才一个卖狗的和城管的都告诉我们,不让我们要了,你们给我们拍照。上了报纸,就有人管我们了,不让我们在这里讨了。”记者还想询问什么,但他们根本不理会。看起来,这些小男孩因为长时间在外面混,已经久经世故,会察言观色,他们的“阅历”可能已经远远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小乞丐十分钟一“换岗”

  10日10时左右,记者来到昨天的地方等候,大约11时,昨天光膀子的男孩又是第一个出场乞讨,看起来,他在这个队伍中是个“主力”。大约有10分钟左右,乞讨的男孩端起盒子就往商场里跑,大约是该“换岗”了。记者尾随其后,果然在门帘的后面另一个小男孩光着膀子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一个男孩也在里面,进来的男孩把钱倒在地上,“换岗者”接过盒子立即出去了。而在屋里的两个男孩坐在地上很满足地数起钱来。

  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记者算了一下,这3个男孩共换了4次岗。几天来,他们4人当中的一个小女孩却从来没有这样乞讨。“她是女的,光膀子多坷碜(丢人)呀。我们是男的,得照顾她。”在记者付出了一支烟的代价后,其中一个小男孩对记者说了实情。

  10日中午,在人们都吃午饭的时候,这几名小孩还在轮番“坚守岗位”。附近看自行车摊的一名妇女告诉记者:“他们可饿不着,每个人要完钱就买零食吃,冰淇淋、烤肉串啥都买,零吃都吃饱了。”

  14时多,上午还正常的那个小姑娘,下午突然腿“瘸”了,一根绳子扎在离膝盖不远的地方,以下的裤管空荡荡的,坐在地上,面前放个盒子,一步一挪,看起来很是吃力,事后了解,原来她把小腿用绳子绑在大腿上了。网吧录像厅哪儿都住

  几天来,记者观察到,这几个小孩真“不容易”,记者穿着衣服在外边还觉得有些冷,时不时进商场里面暖和一会,可是他们光膀子竟然不觉得冷,难道他们不怕生病?

  “我也问过他们冷不冷,他们说能不冷吗?为要钱,习惯了。”在某商场入口处卖饮料的商贩对记者说:“这些孩子真皮实,有一次,他们中的一个小男孩生病了,发高烧,脸烧得通红,嘴唇都裂了,我给他药让他吃,可他不吃,说吃药吃习惯了,下次有病还得吃,没事,吃几根冰棍就好了。后来,我给他买了三根冰棍,居然病真好了。”

  几天来,记者也通过许多人打听这几个小孩的住处,但是说法不一,有的说住在太平区三棵树某录像厅,还有的说住在道外区某录像厅。记者也曾对这些地方进行过走访,但一无所获。

  18日17时左右,记者在其中两名孩子“下班”后全程跟踪,一直跟到道外区北环七道街一家录像厅门口,两个孩子进屋了,记者随之也跟进去了,刚一进屋,阵阵潮湿、汗臭的味道扑鼻而来,借着屏幕反射的光,记者看到,屋内乌烟瘴气,椅子上的人有的坐着,有的横七竖八地躺着。据这两个小孩讲,他们住的地方很多,有时也在网吧上网或在游戏厅玩,之后就在那儿过夜。在该录像厅的费用是每个人3元钱一宿,录像厅不管饭,自己买着吃。这家录像厅的老板是女的,他们叫她“四姨”,对他们可好了,还可以赊账。小乞丐痛说家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两个小孩都是14岁,男孩叫陈宝军,女孩叫刘玉。陈宝军说他有个绰号叫“小七岁”,对于该绰号的来历,他解释说,因为他6岁离家,7岁开始到哈尔滨入伙乞讨,为了纪念7岁正式“执业”,同伙给他起了这绰号。据他讲,他的家在兰西县,4岁时随他的父亲到大庆市,因为没有谋生手段,父亲只好铤而走险偷石油,结果锒铛入狱。母亲随后将他扔到兰西的奶奶家一去无踪。在奶奶家,有个傻二叔,经常打奶奶,也打他,在他6岁那年,他离家出走,来到了哈尔滨。记者问:“想奶奶吗?想不想回去和奶奶生活?”他说,想,曾经回去过,奶奶特别疼他,让他回来,可是他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想回去了。他说不知道奶奶有啥病,反正总是吐血,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有钱能治好奶奶的病。

  与陈宝军相比,尽管刘玉是女孩,但她说起话还是头头是道。据她说,她说她是他们四个当中惟一念过书的,读到了小学毕业。记者看到在她乞讨的盒子上写着:“谢谢各位过路的好心人,给点钱让我吃饭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她的手笔,内容是旁边一个拉二胡乞讨的老头告诉她的。刘玉说,她的家在穆棱县,她是去年6月份离开家的,因为父母离婚,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走了,听说去了辽宁,父亲经常喝完酒打她,还把她奶奶也气死了,她受不了,就跑了出来。在她刚出来的时候,父亲带着人曾经把她抓回家一次,但是没多久,她又偷着跑了。“我要饭的本事还是和他(指陈宝军)学的呢。”记者问他们每天能要多少钱,他们说,平平常常不到100元,好的时候将近200元。

  记者问:“为什么选择光膀子和装瘸的方式骗人乞讨?”刘玉说:“不这么整谁给钱呢?还有人顶你,抢地盘。”记者问:“这样好还是在家里好?今后有什么打算?”一听这话,刘玉一脸不屑的神情:“他们不离婚,谁XX放着幸福的日子不过呀。”陈宝军更是一脸沧桑的样子说:“要一天说一天吧,没想过过以后怎么过。”记者又问:“看见别的和你们一般大的孩子上学你们羡慕不?”陈宝军说:“羡慕有啥用,我这不也过得挺好嘛。”

  据刘玉和陈宝军介绍,还有两个人也是他们一伙的,和他们一般大,一个叫“小白脸”,纹过身,家住沾河林业局,另一个叫“李三”,是一面坡的人。他们经常在一起乞讨,但有时也分开,各干各的。乞讨“部落”谁来管理

  18日,哈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国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乞丐是一个社会问题,乞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救助管理必须是自愿,如果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无法强制对其进行救助管理,如果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事先告知后,救助站也不得限制。

  哈市民政局福利处一位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在职能划分方面,乞丐的确是由民政局福利处管理,救助管理站具体实施。以前的模式是公安收,收容(遣送站)留,现在救助管理站只能作为救助方,如果乞丐不愿意接受救助,也就意味着乞丐管理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一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关办法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一方面这些人员尝到了“伸手式”生活的甜头,根本不屑于这种救助,这确实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19日,记者再次经过秋林地区时,看见这几个孩子依然在乞讨,依然光着膀子……(生活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