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认为:彝药有望成为中国第三大民族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19:21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2月22日电(记者李舒)22日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100余名民族药专家指出:彝族药目前的产业化开发程度仅次于藏药和苗药,彝药有望成为中国第三大民族药。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指出,彝医药发源于南诏大理医药学,吸收了本地医学、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精华,有系统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应用实践。彝医在明清
时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药学理论。清朝雍正年间,云南彝族药就已经形成了“拨云锭”等知名品牌,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也源于清代云南著名彝医曲焕章的祖传秘方,在上个世纪初被认定为彝药。

  改革开放后,彝药的研究开发有了很大进步。云南和四川彝族聚居区的医务人员,先后收集整理发掘出彝医学手抄本古籍28部,其中最早的为明代嘉庆年间的《双柏彝医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并编纂了《彝药志》、《彝族医药史》、《楚雄彝州本草》等书籍,目前彝族医生使用的彝药近千种。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彝药的研发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是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的黄金时期。在云南楚雄、四川梁山等彝族聚居地已初步形成了集科研、医疗、教学于一身的彝族医药研究开发体系。其中云南彝药已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药批准品种20个,“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灵丹草颗粒”等12个新产品获得准字号生产许可证并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目前全国已有专门研制生产彝药的企业40余家,一批知名制药企业如“盘龙云海”、“老拨云堂”等先后在楚雄落户,开始进入民族药的研究开发领域。2002年刚起步的楚雄彝药产业已实现总产值5亿多元,彝族药市场前景看好。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共有药材资源243科1381种,仅野生药材资源总蕴藏量即达1.1亿公担。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