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论效益财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07:30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李友志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切实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这为我们今后财政工作明确了基本取向,即突破传统理财思路的束缚,树立新型的、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生财观、理财观和用财观,把效益原则贯彻到财政活动的方方面面,实现财政运行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要推进财政制度创新,着力建设效益财政,追求社会资源和公共
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益跨越式提升,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财政不仅是人民政府组织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工具,也是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必须逐步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我们不能把公共财政与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对立起来。事实上,从当今世界范围观察,政府财政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而且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财政政策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我们应当摒弃财政大包大揽直接投资办企业、铺项目的错误做法,破除单纯通过资金投入和减税让利支持经济发展的旧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主要是搞好宏观调控,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通过财政政策等多种财政杠杆来间接管理经济,引导民间资源流向和市场活动主体行为,放大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打造效益财政,就要牢固树立效益观念。要运用成本效益法对财政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要建立财政资金跟踪问效的全程监控机制,真正把效益体现到财政收入增加和资金节约上来。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省本级财政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新技术发展引导资金,从1999年至2003年已投入财政引导资金12.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00.87亿元,引导带动比为1:8.07,实现产值357.68亿元,利税52.88亿元,分别比投入前增长15.59%和59.85%。2003年省财政预算没有另行安排引导资金,而是通过回收本费安排,滚动投入。然而,财政活动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我们不能用纯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财政问题,而应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来确定财政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政府理财讲求社会效益的关键。事实上,财政活动的社会效益表现为长期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从财政职能上讲,主要是要求在收入分配上讲公平,在宏观调控上讲稳定,并以社会公共领域如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作为财政活动的重点。

  效益财政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财政规律来筹集、运用财政资金,制订和实施财政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财政职能的积极效应。效益财政把效益原则作为衡量一切财政活动的基本标准,既注重财政资金的分配过程,又注重财政政策对财政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把财政资金与财政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二者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因此,打造效益财政,要突出在“效益”上着力:

  向建立财政绩效评价机制要效益。要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一套以评价政府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和内容的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在各类专项资金的分配中,建立以“客观计算、因素分配”为核心的资金分配制度,以项目公示制度、专家评审制度等作为配套措施。对支出效益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在下达资金指标的同时下达科学的效益考核指标,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成效来。要逐步探索开展财政资金效益性监督工作,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益。

  向提高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要效益。要强化资金市场化运作意识,积极引入市场竞争规律,以招投标方式缩减支出,并增强财政资金整合其它资本的放大效应。一是继续发挥政府采购的综合效益。围绕落实《政府采购法》,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方式进行“货比三家”,最大程度上提高财政节支率。通过消除“暗箱操作”,使政府采购真正成为“阳光工程”,体现出应有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积极探索财政建设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采用招标方式选择财政建设资金的委托管理公司,实现财政资金投资的专业化运作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组织专家就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方案、资金组织形式、运作模式、管理监控模式以及对政府如期回收资金的承诺等方面进行评标。慎重选择项目,财政资金以资本金注入的方式投入最具带动和示范效应的项目,发挥财政资金的投资乘数和杠杆乘数效应,同时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进入和有效退出。

  向切实加强财源建设要效益。财源是财政之本。没有充裕的财源就不具备建设公共财政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改进财源建设思路,把收入蛋糕做大,为构建公共财政准备充足的财力。要突出两个“转变”,从过去以直接办企业、直接向经营性领域投资为主转变到重点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上来;从过去侧重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到大力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来。一是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围绕“三化”建设,坚持产业带动,着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充分运用财政贴息、参股、注入资本金等手段,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培植壮大。三是建立财源建设激励机制。推行以奖代补办法,调动各级加强财源建设的积极性。

  向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要效益。一是完善部门预算改革。要制订完善公用支出标准定额,推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要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改革。缩短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继续推进省直单位公有资产清理规范工作,改进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财政增收。要推进支出结构调整,规范财政供给范围,把理财效益体现到保稳定、促改革和求发展的大局上来。(作者系省财政厅厅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