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心奶奶”:别问我是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13:50 哈尔滨日报

  吴昌林 本报记者 刘韬 赵振宇

  搭起希望之桥

  献出“爱心”,在孩子那里会得到什么,孩子们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忙于帮助孤困儿童、贫困家庭的孩子,却很难冷静下来思考。直到开始遭遇“回报尴尬
”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爱心奶奶”现象其实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模式。

  据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冰介绍,1992年至今,社会累计为我市的失学儿童捐助近10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105所,帮扶失学儿童近万人,这是政府及很多人付出努力的结果。但就在此前不久,他们却遇到了“回报尴尬”。一个女孩和弟弟失去了双亲,是“希望工程”帮助她如愿上了大学,并把她弟弟妥善安置了。不久前,有人提出让女孩现身说法,女孩推托了,就是不肯配合。最后,她动情地说:“这么多年,我长大了,需要安宁,常有很多人来询问我受到资助的感受,我感觉自己成了展示品……”这段话,让人们反思,接受资助的同时,苦孩子其实同时感受到一种压力,学习不好能对得起资助人吗?是不是要时时表示感恩?太多的负担让孩子们无力承担,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人格完善,这肯定不是资助者期望的。

  现在,“希望工程”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从最初急于寻找资助来源,到现在的持续关怀,“希望工程”更加人本化。“爱心奶奶”现象跟他们的感悟不谋而合,越来越多的资助人不愿透露自己的情况,就是不想给孩子们增加无形的压力,他们不图孩子有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爱心,能换来孩子一颗善良的心,让爱心传递下去。

  “爱心奶奶”模式,其实正是“希望工程”的发展趋势,搭起爱心桥,让资助者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让贫苦孩子感受到最大的亲情、最小的压力。

  当心与心相通,爱心得到传递,无私奉献成为人们的习惯,“爱心奶奶”们就不必隐姓埋名了。

  从本报寻找“爱心奶奶”开始,至今已十多天了,经媒体、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多方努力,但线索时隐时现,“爱心奶奶”坚持不肯露面。现在,“爱心奶奶”终于松口了,她许诺,可以考虑和通天街道办事处的同志见面,但不能见孩子们,她不愿给孩子们增加心理负担。她委托办事处的人转告孩子们,不要再寻找她了,只要努力学习,做个好人,就够了。别问我是谁,这就是“爱心奶奶”给所有人的答复。

  不要问我是谁

  在寻找“爱心奶奶”的过程中,她越不愿露面,人们越想知道谜底。这样的谜,仅在市妇联儿童工作部就有1000多个,他们化名“爱党”、“为民”、“爱民”,悄悄资助着6000多个贫苦家庭的女童。他们只留下一句话:“只要孩子能继续学业,别问我是谁!”

  据市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焦鲁艺介绍,“春蕾计划”实施以来,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感人的平凡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让他们的眼睛一次次湿润,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在这1000多位资助者中,收入并不丰厚的普通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家庭跟我们一样,也走在努力奔小康的路上。这些悄悄资助的人中,也有我们的工作人员。

  “爱心”对于一个城市意义深远,石忠信市长上任伊始,就开始关注孤困儿童工作,他对“爱心奶奶”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曾有过很高评价,他说这是一项“民德工程”。尽管现在资助孤困儿童,政府还是主渠道,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参与进来,“爱心奶奶”越多,我们离“爱心城市”的目标就越近。

  她在我们身边

  “爱心奶奶”是谁?大家都在寻找,寻找的结果让人们恍然明白了,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道里团区委现在也找到了一个答案,2001年初至今,他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能收到一个信封,里面只有现金,信封上只有“此款用于捐资助学”几个字。这笔款项成了3位特困家庭学生的支柱,他们因此可以继续学业。2002年之后,这笔“专款”日益增多了,团区委领导也开始追踪资助者,并派出专人调查。资助者“被逼无奈”提出了要求:不直接接触孩子,资助款交给团区委转交。负责调查此事的人被感动,答应资助人保守秘密。截至目前,这笔“专款”已累积到4550元。

  这个神秘的资助人会不会是“爱心奶奶”,知情人终于揭出了谜底。资助人张某原是某报社一位编辑,现已调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工作,他已被评为道里区捐资助学“慈善大使”,但他只把爱心留在了家乡,“慈善大使”的奖牌至今未能送到他手里。他虽然不是“爱心奶奶”,但他跟“奶奶”一样,平凡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让心与心相连

  据省妇联介绍,我省有近40万贫困中小学生,其中有28万是女孩子,她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较大困难,随时有辍学的可能,亟待帮助。

  “‘爱心奶奶’的故事令我感动,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省妇联主管儿童工作的一位副主席在看到本报“爱心奶奶”连续报道说:“我们的助学活动,不仅是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们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精神上的塑造,让手和手拉得更紧,心和心贴得更近。现在,一些受捐助的孩子由于家庭遭遇不幸,精神压抑,这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所以,我们应该想更多的办法,在精神上、心理上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怀。省家教学会经常聘请专家到‘春蕾班’,为那些受捐助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让她们更乐观、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据了解,1986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是全国仅有的两家独立的妇女儿童基金会之一,截至去年底,累计帮助失学儿童近4万名。从2003年12月到今年“六一”儿童节,省妇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救助万名春蕾女童活动,整合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找出更多的“爱心奶奶”,引来更多的关注目光,为孩子们献出更多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国家和社会的温暖。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