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商家“揩油”大卖赠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09:23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讯包装上明明写着“赠品”、“非卖品”字样,但是商家竟然堂而皇之地贴上价签,当作商品卖给消费者。记者在省消协了解到,一些奸商在赠品上做文章、从消费者身上“揩油”的现象,成为近期新的投诉热点。

  李先生最近在一家商场买一台29英寸彩电,购买时商家未告知有赠品。数日后,李先生得知该品牌此间正在搞促销,买一台彩电可获赠一台VCD,遂持发票找到商场。服务员称忘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了,马上补赠了。李先生称,如果自己不是来个“马后炮”,岂不是白白被人揩了油?

  消费者刘先生称,自己曾多次买到标价出售的赠品。他曾在一家电子市场看好了一个三星数码相机读卡器,价签上标价为180元。他认为这款读卡器的性价比最优秀,于是掏钱购买。然而在回家的路上,刘先生却突然发现了问题:该产品外包装上,赫然印有“三星数码相机赠品”字样。刘先生心里嘀咕:我买到的既然是个赠品,肯定有个买相机的消费者无缘得到他应得的赠品了。

  赠品本是厂家提供给顾客的一种优惠,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难以知情。于是,奸商便转卖赠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给厂家的“好心”打了折扣。

  记者在省、市消协了解到,从赠品中“揩油”的商家不在少数。小到价值几十元钱的化妆品等日用品,大到上千元的家电等赠品都有可能被不良商家改头换面当商品销售。而厂家由于很难控制,也为此深感头痛。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省消协有关人士。消费指导部负责人宋宝宁称,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赠品是绝对不允许单独买卖的。隐匿赠品、销售赠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其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对商家进行投诉,有关部门可以“商业欺诈”追究商家赔偿责任。

  (本报记者 肖景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