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王飞越与本报的“光明之约”感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09:56 武汉晚报

  25日傍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王飞越捐献眼角膜的新闻。新闻频道编导说:在编排这个节目时,调去了武汉晚报的所有相关报道,并做了研究。

  武汉晚报是帮助王飞越实现捐献眼角膜愿望的媒体,同时也是自始至终最为详尽地报道整个事件过程的媒体。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迄今为止,本报关于王飞越的报道,被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上海新民晚报、河北燕赵都市报等十多家报纸转载。新浪网、新华网等全国各大网站均作了转载。王飞越的愿望一个月内,本报记者两次前往巴东,守候“光明之约”

  去年11月21日,王飞越求助电话打进本报新闻110,请求本报帮助她找到角膜接受机构,并帮助她实现这个心愿。

  在本报记者的奔走下,深圳狮子会眼库1月17日办好了接受王飞越角膜的一切手续,并向本报寻找到的为王飞越取眼球的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发来委托书。

  因王飞越已出现了中度癌痛,记者又马不停蹄给她找止痛药。一天后,一条通往巴东的运送止痛药的特别通道就开通了。武大中南医院宁养院提供的第一批止痛药,于1月21日(大年三十)送达巴东,有效地缓解了王飞越的疼痛。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四,深夜,王飞越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我快不行了,请你快点带医生来取角膜,要不就来不及了!”说完她就陷入了深度昏迷。

  4个小时后,记者与艾格眼科医院的医生彭华琮坐上救护车,连夜向巴东进发。这是记者第一次赴王飞越的“光明之约”。

  1月29日,正月初八,本报春节休刊后第一天出报。即以《谁来承接她的光明?》为题在头版头条为王飞越的角膜征集接受者,并在二版整版刊登了王飞越的事迹。

  此后,本报一直高度关注着王飞越,每天跟她及她的家人通两次电话,及时掌握王飞越的健康及治疗情况,直至2月17日赶赴巴东,第二次赴王飞越的“光明之约”。

  在巴东等待王飞越离去的4天里,记者每天浸泡在泪水中,被王飞越所感动。21日晚上9时41分,在王飞越去世3个多小时后,本报记者抱着装有王飞越两只眼球的冰桶登上救护车,踏上返汉的行程。

  22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王飞越去世和角膜即将到汉的消息,直至25日,本报每天保持一到两个版,对此进行详尽的跟踪报道。王飞越的世界巴东、武汉、湖北、上海、广东、北京,她感动了中国

  本报1月29日关于王飞越的报道,首先引起了上海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的关注。2月1日,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追击”栏目的编导李晓东和摄像王暧东抵达武汉,与武汉电视台新闻部记者喻长勇一起赶赴巴东。

  就在李晓东到达巴东的前一天,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记者黄伟林已赶到巴东。黄伟林就是巴东人,他带去了刊登有王飞越事迹的1月29日的《武汉晚报》,王飞越这才引起巴东县和恩施州媒体及政府的关注,开始组织当地媒体对本报进行转载并组织新的采访。巴东县委宣传部还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了一个王飞越事迹的写作班子。

  2月20日,黄伟林又来到了巴东实地拍摄,直到23日拍下王飞越盛况空前的葬礼。立志要给王飞越拍一部纪录片的黄伟林说:“王飞越整个事件的发展,记录着很重要的东西。死要放弃很多东西,我们见证了王飞越打破常规、不同寻常的举动,近距离地体会了生与死。我相信,我和我们的观众和读者一定会从中感悟到活着是多么幸运,而死又是多么悲壮!”

  2月3日,湖北电视台“阳光行动”栏目摄制组带着本报1月29日的报道也到了巴东,进行了为期3天的拍摄。17日他们又与本报记者一道去巴东等待王飞越离去。据编导龚群介绍,这个栏目组共为王飞越拍了7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将剪辑成题为《献给世界的最后礼物》的专题片。25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影像,就是从他们拍摄的素材中剪辑出来的。

  广东的媒体闻风而动。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先后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商谈稿件转载和合作之事。深圳特区报派两名记者来湖北采访,并先后用了4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该报在评论中写道:“王飞越活着的时候就是跟病魔打交道的。当她患了绝症,她没有束手待毙,等待末日来临,而是行动起来,把捐赠眼角膜当作人生最后的一个事业。”王飞越的身影角膜接受者征集热线成了捐献热线,15个人续写心愿

  受到感动的,还有普通的武汉市民,他们用行动回应着王飞越,支持着王飞越。

  在本报为王飞越征集角膜接受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打进征集电话的不是要角膜,而是要像王飞越一样死后捐角膜。

  年仅22岁的厨师梅泽中,看到本报王飞越的报道后,非常激动。他表示想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并且还想捐出自己的骨髓。

  35岁的金颖红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她第三个打电话到征集热线,表示愿意捐献角膜。受过高等教育的金颖红认为:“人生短短数十年,相比无穷的宇宙,有如流星划过长空,如果能在世上的时候多做有益社会的事,意义是非常长远的。”

  常光坤今年75岁了,看了本报关于王飞越的报道,第一个打进电话:“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眼角膜捐出去没有什么,我的家人都不反对,谁需要它,我就捐给谁。”

  在电信系统工作的郭小姐只有26岁,她把电话打进本报,表达自己身后捐赠器官的愿望。

  短短10多天,有15位武汉市民给征集热线或本报来电,愿意做王飞越那样的人。

  王飞越再也无法看见新春的太阳,但是,她遗留下来的春天和光明却是永恒的。

  (本报记者 田巧萍)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