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度报道:当年五元钱 感恩半世纪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1日10:30 武汉晚报

  48年前,张弓长从枝江一个古老小镇考取武汉的名牌大学,因无路费差点放弃,同镇的张联芳资助了他5块钱,从 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张弓长几乎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这“滴水之恩”——

  五元路费改变人生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昨天,一辆三菱越野车在汉宜高速公路奔驰,车上坐着武钢66岁的退休工程师张弓长和他的妻子周弘,他们要去老 家枝江,告慰已在另一个世界的“父母”一件大事。

  枝江殡仪馆旁的公墓,夫妻俩伫立在一块墓碑前,张弓长对墓碑上的遗像轻声说道:“爸妈,你们的孙子受联合国委 派,过几天就要起程援非。孙子走后,我们就得去北京,为孩子看家。清明节,我们不能赶来为你们扫墓,今天提前来为二老 上坟。”

  碑前,张弓长和周弘,不停地拨弄着燃烧的纸钱,以免细雨打湿纸钱、香火

  。

  潇潇春雨,打湿了坟头,也打湿了张弓长和周弘的全身,他们肃立着。张弓长告诉记者,48年前,如果不是墓中的 两位老人资助他5元钱的路费,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命运。

  张弓长回忆说,1956年,他从沙市中学考入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他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左邻右舍 也来道喜。因为他是这个家里走出的第三个大学生,也是全镇走出的第一位名牌大学生。

  然而,喜泪落过,愁上眉梢。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报到时间就要到了,但家里却拿不出路费钱。从枝江县江口镇乘船 到汉口,需要5元的路费,这路费竟让全家眉头紧锁。

  按照当时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没到校报到,就视为自动放弃。

  5块钱的路费,几乎决定着张弓长的命运!父母急得夜不能寐。

  离报到仅差2天了,父母伤心地对弓长说:“儿呀,放弃吧,家里没钱。”张弓长哭成了泪人。

  伤感的张弓长,在镇上那条古老的青石板小路来回徘徊,不时踢着道上的石子,不巧一颗石子砸在在镇上开布店的一 个名叫张联芳的男子膝盖上,张联芳抬头一看,竟是镇上的未来的大学生,而张弓长此时却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你怎么还没走?”张联芳化怒为笑地问。

  “家里没有路费。”张弓长低着头勉强答道。

  张联芳先是一愣,然后急匆匆地返回家里。不一会儿,他来到弓长家,对着弓长的父亲就是一顿训斥:“把孩子的前 程耽误了,你们一辈子都是罪人。”他从口袋里搜出了5元钱送到弓长的手上,“拿着,明天就走。”一家人顿时惊愕不已。

  第二天,张弓长踏着那条古老的青石板小路,登上了江口镇到汉口的客船。

  这是第一次离开小镇,到他梦寐已久的省会城市武汉,张弓长的命运也就此改变。那一夜,他在客船上泪如雨下。

  1961年,张弓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钢工作,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也先后大学毕业,且事业有成。

  一次资助终身孝敬

  周弘说,弓长一生感念这5元钱。他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联芳和他的老伴郑传英两位老人原来都在一家手 工业厂工作。1980年,小厂停产后,两老的收入才几十元钱。从那时起,弓长就开始赡养两老。

  周弘和张弓长结婚后,每个季度都要随张弓长回老家看望老人。其间,张弓长先后为两老买过两台洗衣机。

  1994年,80高龄的郑传英摔了一跤,造成胯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一年后,又双目失明。老人的邻居张五好 说,郑传英瘫痪后,头发没人剪,没人洗。张弓长和妻子每来一次,就给她洗头、剪头、洗被、剪指甲。每次给老人洗头,她 的头皮屑,多得像面粉一般,一盆水洗完后,水面上漂着厚厚的一层油脂,手一摸像海绵一般。

  郑传英老人去世的时候,张弓长得到消息,带着一家赶回江口,按照乡俗,风风光光地为老人安排了葬礼、承担一切 费用。

  为了安顿好只身一人的张联芳,张弓长为老人买了一台大彩电、安了有线电视。

  这一年的秋天,张弓长和周弘再回江口,带张联芳老人到北京、石家庄、洛阳旅游。这是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 小镇,为老人实现了瞻仰毛主席遗容、看天安门广场的愿望。

  回到江口,张弓长专门为老人请了一名保姆照料他。

  “谁知,保姆请了不到一年,老人又与保姆合不来,要求解雇保姆。”周弘说,接到电话,她和张弓长又从武汉赶到 江口,给老人做工作,但老人执意不从。他们两人只好暂时住在江口,亲自照料。

  一家人刻上墓碑

  “张联芳和妻子郑传英生前没有子女。2000年4月,郑传英去世时,张弓长专程从武汉赶回老家,花3800元 钱为两位老人购置这个合墓。”公墓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墓碑上刻着“孝男张弓长,孝媳周弘”,碑的右下方还刻着张弓长3个儿子的名字,作为两位老人的孙子。

  该工作人员回忆说,2000年4月11日,郑传英下葬时,老伴张联芳感慨不已,他万没想到,张弓长竟将自己、 妻子和儿子们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成为了他们的儿子、儿媳和孙子。

  “生儿育女,养老送终,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两位老人没有后代,这点事应该我们来做,况且当年他改变了我的命 运。”张弓长说。

  昨天,记者和张弓长一起,来到江口杨树林5号张联芳的故居。这是一间破旧的平房,家中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记 者发现房间里还放着一口寿木,张弓长说,这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为老人准备的,因为殡葬改革,老人没能用上,所以还摆 在这里。

  2001年初夏,张弓长的长子让他到北京帮助料理家务,他决定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因担心老人不同意,他准备 了几套方案来与老人商谈。老人答应张弓长的安排。第二天,他们带老人到枝江市敬老院,老人看后,觉得很满意,之后,张 弓长和妻子依然是一个季度去看他一次,为他交费用。不久,老人患上精神障碍,他不停地从外面捡一些垃圾回来,堆在敬老 院的房间里,遇上钉子,就钉在敬老院的柜子上,并开始厌恶这家敬老院。

  2002年春天,张弓长不得不将老人转到五柳村敬老院。

  五柳村敬老院院长说,去年10月27日,是张联芳老人90岁的生日,张弓长和他妻子周弘从武汉赶来,特地为老 人做90大寿。敬老院的老人也被请去吃酒,他们羡慕张联芳,说他真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儿子儿媳,张联芳老人也在敬老院 风光无限。

  生日宴上,张弓长对老人许下诺言:“等您活到100岁时,我们再到大酒店里为您庆贺百岁大寿。”

  遗憾的是,去年11月22日,老人离开人世。3天后,老人的葬礼,按乡俗举行,张弓长一家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 葬礼,老人幸福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记者高道飞黄龙飞通讯员戴永胜蒋晓萍周利雄)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