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关键在于行政理念更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05:2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据《北京青年报》3月2日报道,从今年开始,湖南省资兴市正式实行公车改革:公务用车费用按月以货币形式给予官员补贴。车改后因公务需要可以申请使用机关车队的轿车,其费用从包干费用中扣减。过去资兴市党政机关有122辆公务车,用起来还感觉很紧张。车改后,资兴市打算最多留下80辆,剩下的42辆准备分两批进行拍卖。
坦率地讲,资兴市的公车改革并无多少亮点与新意。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次改革发起的背景。据了解,这次该市的公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兴市委书记黄湘鄂推动发起的。2002年10月,黄湘鄂到美国拉莱多市考察,发现该市的公车只有3辆,而且使用极其规范。联想到资兴市,仅党政部门的公车就有122辆。这就是差距!我想这种差距肯定使这位市委书记感到了震撼。这种差距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更重要是管理意义上的和行政理念意义上。在对两种制度进行综合考察对比中,市委书记的行政理念得到了更新与发展,形成了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行政理念。 正是在这种新的行政理念的主导下,才有了资兴市的公车改革。这种背景下的改革,因为较少掺杂政绩思维而显得更加纯粹与深刻,同“改革秀”有本质的区别。我认为这是最能体现此次公车改革价值的部分。 但是,公车改革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主要领导可以发起改革,但是改革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全体参与改革的人是否真正拥护改革。如果他们不是真正的拥护,那么这场改革很可能半途而废,或者随着这个领导的离开而自动结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此,公车改革必须使参与改革的官员改革他们的行政理念。 首先是革除官本位的意识。在公车改革这个问题上,许多官员对经济账并不感兴趣,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官员,讲究在群众眼里的“形象”,公车改革取消专车,对他们的心理是一次很严峻的考验。如果思想意识转不过这个弯,强调身份和地位的官员,就可能成为改革的抵触者。 其次是廉洁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在许多人的意识中,领导配专车用专车是很正当的,有了专车就取得了独占使用权,比私车还“私车”。而许多发达国家的法律将未经法律批准的“公车私用”视为贪污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有了这种意识,再加以法律的规定,这些国家的公务人员当然不敢公车私用了。我们目前缺乏的就是这种高层次的廉洁意识和有关法律的具体保障。 如果,上述两种意识能在官员中普遍建立,公车问题绝不会成为一个难啃的硬骨头,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坚持进行政治改革,不断地用更新更科学的理论来充实各级官员的头脑,这一天就一定会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