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亚:广州迈向新的飞跃(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14:5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全新视角审视区域整合、经济拉动和协调发展 申亚是一次机遇,令广州飞跃的机遇。专家说,亚运会除了本身的竞赛功能,还是一台装备了双引擎的“发动机”,推动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对广州来说,这台“发动机”的引擎,并不止两个。 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阅,使广州得以用另外一种视角审视自身。在这种国际化的“挑剔”眼光下,广州将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如何融入到“大家庭”里,如何在协调的前提下快速发展。 区域整合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申亚工作的要求之一是———大力打好中国牌,强调申亚是中国的大事。 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看来,“作为珠三角的中心、明星城市以及国际化大都市,广州有责任在新一轮财富集聚过程中不只是做‘单项冠军’,而要引导整个珠三角城市群做‘全能冠军’。” 亚运会恰恰是个制造冠军的地方,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不同的是,场内是你死我活的争夺,场外则是多方共赢的合作。 “申亚不仅仅是广州一个城市的事情,它还将推进珠三角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加速珠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阎小培说。 事实上,早在1月初广州申亚的消息刚刚传出时,珠海一家建筑公司的市场经理杨帆就已经开始盘算因此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潜在机会。和杨帆一样,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的许多企业家、商人乃至政要,都在密切关注着广州申亚的进展。 阎小培认为,虽然申亚的是广州,但像亚运会这种广泛性、参与性很强的国际综合赛事,一些比赛所需的场所、场地必然分散到珠三角其他城市。这将加速珠三角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拉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亚运,需要珠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需要珠三角各级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申亚,给区域间资源最优化配置,实现各城市间协调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思考的视角。 不仅如此,大珠三角会不会参与?泛珠三角会不会参与?其他城市会不会参与?肯定的回答背后,又是一个推进合作的机会。 把申亚定性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一点也不过分。 一场运动会能赚多少钱?美国人尤伯接手了无人肯办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并奇迹般地将其办成了一桩赢利2.36亿美元的“大买卖”。此后,奥运会炙手可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带来了26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使巴塞罗那由一个中等城市一跃而成为欧洲第7大都市。 更让人心动的是运动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韩国釜山市政府称,通过在釜山亚运会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釜山的地域文化活力大大增强,开始由单纯的港口城市转变成文化旅游城市。亚运会使釜山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申办时“将釜山发展加快10年”的目标。 阎小培表示,亚运会对其他产业和服务的刺激和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如文化产业、环保产业和能源工业、建筑产业、通讯业、旅游业、服务业,都会借亚运会之机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而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体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调适和保障作用。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妙论“以文化论输赢”时说,广州的长远目标是构建“大文化体系”,除了“小文化”之外,还要把教育、科技、传媒、体育等全部纳入进来。 金钟奖落户广州,教育强区纷纷挂牌,传媒产业空前壮大。在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大省的关键时刻,广州,申办和举办亚运会这类高水平国际赛事,恰逢其时。 协调发展 亚奥理事会要求广州提交的申办报告中,环境卫生、交通、艺术展览、法律等与社会面貌密切相关的问题,与经济条件、市场开发摆在了同样的位置。显然,亚运会也希望主办方是个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 这些问题,对广州既是要求,更是促进。事实上,回顾六运会、九运会的历史,已经可以看到运动会在推动广州协调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海珠区城管直属二中队中队长伍超泉记忆犹新:“很多不了解广州的人,都以为广州是一个脏乱差、说不清的城市,九运会是我们改变广州城市形象的一个突破口。”这一年里,广州有6000多栋旧房子进行了“装衣戴帽”,形象焕然一新,普通市民都能直接感受到广州的珠江水变清了,城市的绿地明显增多,空气的污染减少了,蓝天白云多了。他所在的海珠区并没有比赛项目,但新港路、滨江路等市政工程高标准顺利建设完工,整个海珠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次六运带动一个天河!”广州市社科联主席李明华说,上世纪80年代的天河城一带还是一片农田,作为六运会主场馆的天河体育中心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原本落后的天河反过来成为新城市中心。 正在全力申亚的广州,同时也在全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0的亚运会,恰恰是广州“2010年一大变”完成之期。 申亚会不会促使“大变”提前实现,或是为这个城市增加新的内涵? 我们有理由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闫修彦 崔朝阳 庾燕琼 尹安学 (日京/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