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学老师自曝学校乱收费 只因面对孩子良心难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14:30 重庆晚报

  3个小学毕业生因没缴纳30元的“周六活动费”,被学校拒之门外。

  这事,搅得合川合隆镇新庙小学一位老师寝食难安:活动课上的都是新课,收取的费用其实就是用来给老师发奖金。那几个娃儿落下功课怎么办?

  这位老师难抑心中义愤,日前打进本报热线,自曝家丑——学校乱收费内幕。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昨日,在新庙小学外,记者见到了这位面容憔悴的老师。他告诉记者,这两天来辗转难眠: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学校知道后遭报复,一方面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时又觉得良心不安。在隐秘处,他小心翼翼称,学校从来没有对家长公示过物价部门监制的《收费公示牌》,因为家长看到这块牌子,“超额的学费”肯定无法操作。为了证实他的说法,记者走进这所小学调查了解。

  在学校行政办公室,学校会计承认今年春季开学3~6年级实收学费304元/人。但会计身后被束之高阁的《收费公示牌》上显示,每个学生学费最高只能收200多元。多收的钱用作了什么?会计称除一些杂费外主要是50元的“排危费”,是镇政府要求收的,用于解决镇里学校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及还贷用。这笔费用开在另一本“非经营性收据”上,由学校每学期到镇财税所领取,填完后要交回财税所。

  记者问学校领导有无收取50元“排危费”的文件?学校书记不直接回答,两位校长则面呈难色。记者赶往合隆镇财税所了解,一工作人员说,此项费用曾经收过,但已停止很久了。

  报料老师说,去年合川市“排危”已上报达标,但镇政府仍要求学校收取这项费用。而其他的一些收费名目及周六活动费,根本就变成了学校的福利资金,自己就领过学校从这部分钱中发下来的奖金。为隐瞒真相,学校很久没向家长出具收据了。

  就新庙小学的做法记者采访了合川市教委主任唐宏斌。“排危资金应该由政府专款拨用,我们从来没有向学生收过这笔费用。如果收取了就是违规,我们要处理!”同时他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合川镇、街中小学校长都由镇里直接任免,学校“一把手”怕镇政府,上面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据他称,以前也曾查到过类似情况,但对于教委来说不好处理,只好向市里反映。他明确表示,合川市各乡镇学校在解决排危中都存在经费困难,但“决不该向学生和家长伸手”,对于这种行为教委是“坚决不准,一直反对!”同时,唐主任认为该小学在收费问题上还存在多处违规:不出收据给家长、杂费开进“非经营性收费收据”、书费超支款收取方式不妥等。他表示,一经查实,将作出处理。

  记者 田莉 张小宇

  20个省一年多交21亿“学费”

  2003年底,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组织部署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根据对20个省6.3万多所大、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查出违法收费案件1.2万余件,违法收费金额21亿多元。

  广泛存在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强烈呼吁,教育乱收费问题非解决不可!

  委员们指出,现在一些地方由于受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干扰,查处乱收费行为普遍存在调查难、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将学校乱收费账上缴财政,财政又返给学校等等,这些问题如不纠正,制止乱收费就难以取得实效。新华社

  乱收费五大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教授陈万志点出了学校乱收费的五大环节:

  招生录取环节。一些学校自立项目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捐资助学费、点招费、提档费等,明码实价,按分计算,拿钱换取录取通知书。

  新生入学环节。许多建校费、复读费或提高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借读费让“一费制”政策形同虚设。

  在校学习环节。一些学校为逃避检查,在开学时不收或少收学费,待学生入校后再另行收取,有的多达十几种。

  后勤服务环节。这表现在一些学校违规收取课桌椅维修折旧费、水电费、就餐卡费、卧具洗涤费和单车寄存费等。

  离校毕业环节。此时还要收取就业指导服务费、派遣费、信息费、毕业生审定费、毕业证书费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乱收费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