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有多少承诺被打折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17:48 贵州都市报

  手机“被叫包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现在用两个手机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一个“黔中游”,一个“小灵通”。按照他们的说法,两个机子一起用,能省下不少话费呢。

  在贵阳某公司做销售员的张小姐就是其中的一员。小包被两个手机塞得鼓鼓的。见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记者不解,她讲述了她的故事:本来她一直用的是“小灵通”,许多老客户都建议她把手机换了,她自己也感到有点不便。可她又嫌双向收费的话费太高,就一直没换。去年两大移动公司先后推出的“1元被叫包月”活动,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积极响应,张小姐也花3000多元买了一个名牌手机把“小灵通”换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所用的话费也确实不高。没想到好景不长,移动公司一则道歉的短消息让张小姐气愤不已:“连个解释也没有就停止了这项服务,这不是设‘套’吗!”因为客户电话太多,张小姐当月话费猛涨。于是,她又不得不把停了几个月的“小灵通”重新用上。花这么多钱买了新手机,而且还有几百元的预付话费,所以只好两个手机一起用了。张小姐自嘲地说:现在我都成了“双枪老太婆”了。

  和张小姐恰恰相反,与她有着同样遭遇的陈先生现在干脆连手机也不用了。以前用手机时,家人常常为他每月三、四百元的话费数落他。去年享受了几个月的“1元被叫包月”服务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耳根子清净多了。可没想到说变就变,叫停就得停。他无奈地对记者说:“有什么办法呢?只有等以后真正实现了手机单向收费后再用喽。”

  点评

  市场竞争让老百姓得到不少实惠,竞争讲有序、讲诚信,不能让消费者看不懂,无所适从,这样既损害消费者利益,也对经营者形象不利。

  优惠承诺看上去很美

  去年12月,公司职员叶女士在位于贵阳市大西门的某百货商场看到宣传海报上“买300元送120元”的广告后,准备买一件已看好的标价386元的上衣,柜台上写明可打8折,叶女士一算,打折下来是308元,再加上返还120元还挺划算,但营业员告诉她享受打折优惠就不能参加活动,而且返还的120元不是现金是购物券。

  王小姐告诉记者,本月初她看到贵阳某商场宣传栏上称,三八妇女节期间,购买女士用品凭积分卡可在原折扣的基础上再享受9折优惠。到了现场一看,许多柜台却不参加此项活动,5折以下的商品也不再打9折,营业员解释说:“5折已够低了,怎么可能再打9折嘛。”

  前不久,公务员张女士在位于贵阳市大十字的某百货公司看到某品牌专柜标出“全场3折”的告示,她在选好一件衣服准备购买时发现付款单据上写的是原价,张女士向营业员询问:“不是全场3折吗?”营业员说:“你试的这件是新款,不打折。”经过一番争执,虽然最后没付款。但张女士很气愤,可没什么凭据也投诉无门。

  另外,不少消费者投诉超市的广告宣传单价与实际价格或货架上的标价与电脑单的价格不符。

  李先生在位于盐务街的某超市买了两个相同的打特价的杯子,但交款时一个是3.6元,另一个却是31.5元,李先生当场发现了这个问题,营业员说电脑打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理论李先生才拿回了多收的钱。

  点评

  每逢节假日,百货公司、超级市场“降价、打折、买几送几”的广告会吸引许多消费者的光顾,但许多顾客反映,商家推出的这些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看上去很诱人,但实际却有不少水份。

  药价看不懂

  3月9日,记者在贵阳市宝山北路某药品批发市场,看见店门的巨幅广告上写着一些常用药的价格:息斯敏14元,快克7元,感康8.8元,丹参滴丸19元,21金维他15.5元。营业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药品批发和零售都一个价,如果是成件批发,每盒药最多便宜0.5元至1元,但不办理私人药品批发,如果是医院、药房、诊所等批发必须出示有关部门颁发的“一证一照”,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也来这里购买零售药品。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延安东路、喷水池、盐务街等几家药品零售店,发现以上几种常用药在这些店的价格悬殊。在药品批发市场仅售19元的丹参滴丸在喷水池附近的一家药店售23.5元。在喷水池两家紧邻的药店,同样是丹参滴丸,一家售18.8元,另一家23.7元。

  保健药品的价格差额大得离谱,21金维他在喷水池一药店卖19元,而在离这家店200米远的另一家店只卖16.7元。盐务街的一家药品低价超市里的21金维他只售15元,该超市的负责人说,尽管标出这样的“跳楼价”,但他们还有赚头。

  点评

  药品作为一大消费品,其价格的悬殊让老百姓摸不着头脑,许多消费者表示,有时候买药要跑很多家药店对比价格,但越比心里越不放心,买贵的怕吃亏,买便宜的又不放心质量。有些药店打着低价的幌子招揽顾客,大家以为真的买到低价药,而价格低不低只有商家知道。

  就餐买单你得看仔细

  贵阳的张先生一家今年春节到赤水游玩,在当地一家标价每人每天20元的休闲山庄消费,吃晚餐时服务员在未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给每人上了一杯“八宝茶”,收费时却要加收每人2元的“茶水费”,张先生质问负责人:“不是20元全包吗?”该负责人回答:“八宝茶不包括在里面,这是我们的规定。”采访中许多消费者反映,餐馆在未征求顾客意见的情况下直接上开胃小菜、餐巾纸、湿面巾,明明没吃饭却按人头每人1元打入账单的情况很普遍。

  银行职员田小姐认为,本来餐馆、酒吧、咖啡厅设置最低消费就很不合理,但到了一些节日最低消费还会“涨价”。今年情人节,田小姐和四位朋友在位于贵阳市新华路的某咖啡厅聚会,结账时被告知还未达到“最低消费”,一问才知道那天的最低消费由平时的每位10元涨到了30元。田小姐气愤地告诉记者:“咖啡厅外没有任何告示牌,我们在那里呆了近4个小时,其间也没有服务员告诉我们当天的最低消费是30元,后来才知道有很多顾客硬着头皮消费满了‘最低消费’。”经过一番交涉,田小姐他们虽然最后没有付出超额部分,但节日的愉快心情被闹得荡然无存。

  点评

  近年来随着我省餐饮业的发展,消费者对该行业的投诉也渐渐增多。近日,记者在贵阳街头随机采访时,几乎每个被采访者都能说出一两件商家不讲诚信的事例,主要集中在收费和服务上。

  买电脑当心“被套”

  唐先生前不久买了一台电脑,由于对电脑使用不熟悉,用了还不到一个月电脑就无法启动,打电话给销售商,对方回答说很忙,暂时抽不出人员前来维修,过一段时间再来。但唐先生的工作又离不开电脑,无奈之下到处求人。最后靠一位朋友帮忙才过了这一关。

  李小姐的电脑保修期过了,几经维修还是问题不断。她感到很纳闷,为何电脑老修不好?后来,一位在电脑销售公司的朋友悄悄告诉她,这是电脑维修人员设下的圈套,故意让电脑“小病不断”,目的就是多收维修费。

  点评

  据了解,电脑售后服务不完善主要出现在不规范组装的兼容机上。有些经销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组装电脑实验设备,组装的电脑零件出现质量问题,相互间不能兼容,电脑常常莫名其妙的死机。加上一些销售点人手少,没有专门的维修人员,售后服务跟不上。

  超市食品让人放心吗?

  家住兴隆城市花园的陈阿姨家最喜欢吃火锅,经常到附近的一家超市里买一些火锅配菜。前一天陈阿姨又到这家超市里买菜。回到家里,精明的小孙女发现其中一份盒装的鱼丸已过了保质期,陈阿姨就赶紧带着鱼丸到超市里去换。开始营业员还挺坚决地说:“我们是不可能卖过期食品的”,可事实摆在眼前,一大堆鱼丸的生产日期都是一样。没有可换的产品,营业员赶紧找总台,退了陈阿姨买鱼丸的10多元钱。

  家住宅吉小区的王小姐对她曾经在超市里买到变质豆腐一事至今还感到气愤。豆腐炒好后,一尝发现有酸味,细心的王小姐还发现包装豆腐的塑料纸上贴的标签竟然有两张,小心地揭开上面一张标签,看见下面的一张标签上印着的竟是前一天的日期。因为仅仅是一块豆腐,王小姐也懒得为这1块多钱的豆腐再跑回商场去找他们理论。但心里对这家超市的信任开始动摇。

  另外,还有一些市民反映在菜市场买的卤菜吃过后全家拉肚子;买到的面包长霉;鲜豆浆变味……

  点评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到超市或菜市场去购买熟食和净菜,拿回家去只管蒸一蒸或炒一炒就可以吃了。这样倒是挺方便的,不过,不少消费者对其质量颇感担心。

  美容?毁容?

  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汪女士前不久在当地一家美容院做了隆鼻手术,由于隆鼻使用的填充材料是不合格硅胶,结果该女士的鼻子不但没有成为高挺的“希腊鼻”,反而变成塌鼻梁,让她感到十分恼火。

  贵阳市开阳县的张小姐为自己的美容手术事故举报一家诊所,一年多了,赔偿款至今还没拿到手。张小姐曾经做了一个开双眼皮的美容手术,手术过后,眼睛红肿发炎一直不消,最后单眼皮成了三眼皮。经消协等多家单位的协调,诊所答应做出赔偿,但诊所以资金紧张为由,拖欠赔偿。谈及此事张小姐声泪俱下,她说:“这简直是一场噩梦。”

  在高校读书的罗姓同学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贵阳市一口腔诊所做牙形矫正。医生为她拔牙时,使用了消毒不严格的钳子,导致小罗牙龈发炎,脸上肿了个包,每日只能喝稀饭和豆浆,晚上觉都睡不好,学习也受到影响。

  点评

  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小诊所、美容院,缺乏基本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对消费者的权益常常造成侵害,美容已成为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

  无人售票车的美中不足

  在许多大中城市中,贵阳公交的无人售票推行得最彻底————这一点得到了市民和政府的普遍认同。揣上一张小小的IC乘车卡,在市内乘车格外方便。但手上若没有IC卡,口袋里又没揣上零币,乘车便无端添了几多烦恼。记者多次在公交大巴上目睹这样的尴尬。衣冠楚楚的绅士或青春靓丽的淑女,站在上车口,带着堵塞通道的歉意,眼巴巴地看着每一个上车人的手中有没有零币————如果有,赶紧伸手去“抢”,动作稍慢钱就可能入了投币箱。而一些更显羞涩的无零币乘车者,只好将5元或10元的纸钞投进箱里,权当坐了回“出租大巴”。

  日前,记者带上一张5元纸钞搭上某路无人售票车,也体验了一回找零钱的尴尬。记者上车后一直站在投币处,向驾驶员解释要向后来的乘客找4元零钱,驾驶员也没吭声,紧紧地盯着我。乘客中投币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是刷卡,还有免费乘车的老年人,等了10来个人,过了四五个站,直到目的地,饱受拥挤之苦的记者也没找全4元钱,只好怏怏下车。

  与友人聊起这番经历,遇到过同样尴尬的对方突发质疑:乘车买票,理所应当,公交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可我坐1元钱的车却花了5元钱,我的权益谁来维护?!

  点评

  据了解,过去贵阳市的主要车站都设有零钱兑换点,但现在都已拆除。公交车投币箱上印制的“不设找赎”的“条款”,是否有把乘客拒之不管亦或是“拒载”的嫌疑?动动脑筋,这样的小事也能解决。

  (涂艳艳张齐王桥高丽莎刘熠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