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你的车是什么“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0日17:33 新民周刊

  撰稿/汪 伟

  都市车流中,“系出名门”的进口车总是很抢眼。许多人认为,进口车意味着:较好的车辆性能、良好的安全保证和 完善到位的售后服务。

  然而,当一个中国消费者发现自己的新车突然毛病不断,而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又称这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辆车并非“中国规格”,因而不 能保修或是缺乏零配件时,也许就再也笑不起来了。

  你的车是什么“版”?这是一个在进口车主中很流行的问题。人们终于知道,年平均气温16℃的中国南方的消费者 下订单时,他买下的很可能是厂商为气温40℃的沙漠度身制造的“版本”。

  “非中国版”,非中国待遇

  所谓的“中国规格”,俗称“中国版”。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日,大品牌生产商内部的分工程度极高,有能力将世界市场细分成许多区域,并根据每一区域内的 独特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制造。

  影响设计制造的区域性因素包括几大方面。首先是该区域内的气候条件:气温、风力、湿度等。简单地说,沙漠气候 和极地气候对车辆适应性的要求截然不同,因此车辆发动机和其他配置必定有异。“北欧版”的车辆在沙漠地区行驶,发动机 肯定在短时间内过热;反之亦然。其次是该地区的道路条件和驾驶习惯。一位业内人士形容中外路况不同对汽车制造的影响时 说,这就好比外国的DVD播放器不能播放中国大多数的DVD光盘,中国的DVD厂家才会挖空心思强调产品的“超强纠错 ”能力。

  另一大影响汽车设计制造区域化的因素是世界各地的汽车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2000年,中国推出新的汽车尾气 排放标准,要求汽油车要装备电喷发动机和三效催化转化器;柴油机要装备增压器和改进喷油泵。这个只相当于欧洲90年代 初期的排放控制水平——即欧I排放标准——的新标准一出台,使得中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的力度加大了80%,一时间让 很多人叫苦不迭。未来中国提高汽车排放标准是大势所趋,比如北京,为举办“绿色奥运”,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势在必行。 这些政策变动都会影响车辆配置。因此,推出所谓“中国版”——针对中国市场设计制造或改造后的车型,也就成了必要。

  “中国版”不仅关系到车型,还关系到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非中国版”享受免费维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几乎 没有生产商向“非中国版”提供与“中国版”同样内容的服务;快捷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内没有适用“非中国版”的 零配件。

  一个中国消费者买下了一辆著名品牌的“非中国版”车,最有可能的后果是这辆车成为“药罐头”,原先带来的尊贵 感受大打折扣。在媒体关注下,很多这样的故事现在都浮出水面。

  最近的例子是一位购买了一辆“中东版”名车的广东车主,他在车辆出现故障后发现,中国的汽车维修商不仅不提供 免费的维修服务,而且中国也没有该款车型适用的零配件。于是这辆价值60.4万元的原产车被讥讽为“拖拉机”。

  “非中国版”车辆出现故障后,维修商不提供免费保修服务、国内买不到适用零配件,这些售后服务的空缺甚至还不 是最严重的。维修商还会告诉你,不是“中国版”的进口车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售前产品质量检验(PDI),因此没有详细 的质量技术资料,质量上可能存在隐患。

  更严重的是,很多生产商表示将不会对未经认证的“非中国版”车承担责任。2003年10月,VOLVO中国办 事处就曾向全国的授权经销商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抵制那些未经其认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中国的”的欧洲规格、中东规 格的S80车型,并称其“不适应中国国情,也未通过我们严格的PDI售前产品质量检验,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售后服 务条件”,严重损害了客户利益。

  “拖拉机事件”现在还在发展中,媒体和“非中国版”车主正准备联手进行一项调查,看看中国到底有多少车主驾驶 的是“非中国版”“进口车”。因此,更多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可能正在幕后排队,准备出场。

  “非中国版”的来路

  不幸买到了“非中国版”进口车,车辆又不幸发生了故障,故障不幸没有得到及时免费的维修,一个中国车主难免火 冒三丈,势必怀疑甜言蜜语的销售商是“奸商”,势必怀疑“奸商”销售的“非中国版”来路不正。

  生产商的表态无疑加深了车主的怀疑。像VOLVO公司那样,指认“非中国版”VOLVO是通过“不正当渠道” 进入中国的大牌厂家不在少数。

  实际上,虽然有的“非中国版”车的确“来路不正”,但并非所有“正当渠道”的“进口车”都能够保证售后服务等 “中国待遇”。

  “进口车”进入中国的渠道不外两条,其一,通过有进口汽车配额的正规进出口公司在境外采购,并按照规定进行填 写申报,然后向海关办理报关、交纳关税等进口手续。这是一条正规的汽车进口渠道。其二,走私。

  后者不论。仅就正规渠道进口汽车来说,按照教科书式的销售理论,正规渠道进口而来的“非中国版”车并不意味着 这些车都会中国就地消化,中国的公司可以将车从国外买来,再转销到第三国,即所谓“转口贸易”。但世界上最具成长潜力 的汽车销售市场正是中国,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车的要求称得上如饥似渴——每年的汽车进口许可证的数目尚且远不能满足这种 要求,怎么会有人利用宝贵的进口许可证进口“中东版”汽车,然后再巴巴地跑去和中东客户做生意?进口车自然都是在国内 消化掉了。

  问题是,现在所有的法律,对这种销售行为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在中国销售“非中国版”车是合法的。

  国内消费者强大的消费意愿和足够的消费能力,当然无可指责。“非中国版”汽车从进口到进入销售领域,表现合理 合法。购买了不保修的“非中国版”车的车主,又怪得谁来?

  销售商不会存心坑害顾客,偏偏要进口“非中国版”的车来销售。原因还是“非中国版”进口车相比较“中国版”, 存在更大的利润空间。有一款“中东版”车在澳大利亚的销售价格大概在人民币13万元,而国内售价一度高达47万元。利 润空间之大,可见一斑。

  而且,如果销售商要到生产厂商授权的代理商那里拿“中国版”车,利润就会被代理分成削去一次甚至数次。而拿到 “非中国版”车的进口渠道就要简便得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关税下调,但是汽车售价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大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消费市场的 强劲推动,另一方面,汽车进口许可证通过数量杠杆调动价格杠杆发挥了作用(销售商从有汽车许可证的上家拿到车,要费九 牛二虎之力,成本大大上升)。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汽车生产商策略性的投放不足,导致销售市场始终处于一种“喂不饱 ”的状态,使车价居高不下。日本汽车厂家限制其在中国的品牌代理商进车数量之举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非中国版”的非中国待遇引起的麻烦终究让人不快,因此国外品牌的生产商一再告诫中国消费者,要到指定的品牌 代理商那里去买车。但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声明有时候只能“姑妄听之”。时至今日,不少销售商和那些进口车品牌之间, 已经形成了有力的利益联盟。

  原因不言自明:如果所有的销售商都通过授权代理商拿货,销售利润越摊越薄,恐怕肯出大力气推销品牌的销售商就 会越来越少了。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