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揭开神秘盖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0日18:30 北京晚报 | |||||||||
昨天上午9时,现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原新闻发言人的沈国放准时出现在记者们面前。还是同样的微笑、同样的机智和幽默,不过这次他不是举行新闻发布会,而是与各方专家们一起,研讨如何让“高高在上”的外交更好地走近公众。曾几何时,在许多普通百姓心中,“外交”这两个字似乎一直与盛大的仪仗队、红地毯、国歌等联系在一起,而“外交官”这个职业也曾因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的特殊性而让人们倍感神秘。但正如沈国放在昨天的研讨中所表达和希冀的:“随着中国公众外交工作的开展,随着对公众外交各种有益尝试和探索的
公众外交期待百姓参与 对于许多人而言,“公众外交”还是一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新兴词汇,对此,沈国放开门见山地为其下了一个简单定义:“公众外交是外交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外交部门与公众之间互动的加强,来引导公众、争取公众对本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其实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公众外交早已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国家外交政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不仅其国务院设有专门负责公众外交和公众事务的副国务卿,而且从其一年用于公众外交事务方面高达10亿美元的投入,人们也不难看出美国对于公众外交的重视程度。“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在公众外交工作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沈国放在谈及我国目前公众外交工作的进展时表示,“对于我们许多外交工作者来说,公众外交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对于公众外交的内涵、在国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以及运作机制方面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目前涉及公众外交的各种资源之间还缺乏协调,未能形成合力。” 实行机制化公众开放日 公众外交在我国虽然仍有待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外交部门在这一领域的尝试和探索却早已开始,并从未懈怠。据沈国放介绍,为了向公众介绍国际形势,仅去年一年,我国外交部相关领导在全国所作的国际形势报告就达到20多场;为了让广大关心中国外交事务的公众及时了解中国的外交事件和政策,外交部还建立了以外交部官方网站为核心的网络系统,目前日点击率已达到140万次;而面向国内外媒体所设立的每周两次的例会以及背景吹风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在所有关于公众外交领域的尝试和探索中,公众开放日的设立似乎成了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提起去年9月6日外交部举行的第一个公众开放日活动时,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孔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部首次对普通公众开放,在35名参观者当中,有参加过外交部网站设计大赛并获奖的‘网络高手’,也有经常光顾外交部网上论坛的‘各路侠客’,还有一些爱好外交的在校学生。他们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但平时都是非常关注和热爱外交的‘时政迷’,并经常在我们外交部的网站上发表各自的‘时事评论’”。当天这些参观者们走进了记载中国外交50年辉煌历史的外交部部史展厅,参观了外交部工作人员的餐厅和护照签证厅,并在橄榄厅内同外交部官员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谈起当天的情景,孔泉感慨地说,“无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还是对于中国的外交官来说,开放日活动的举行相信都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而且这些公众对于中国外交的关心和期望让我们十分感动,我们真诚地希望以后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理解。”据了解,目前外交部的公众开放日机制已经形成,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能够走进曾经神秘的外交部参观,并与外交官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外交档案百姓可以查阅 与公众开放日相比,外交档案的解密更让专业人士感到欣喜甚至是激动。“自从今年1月19日外交档案向公众开放以来,到今天上午为止已经有126人提出了查阅申请”,昨天上午,外交部档案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提出查阅申请的人大部分都得到了批准。 由于外交档案中往往记载着昔日国家外交工作的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机密,一般属于高度保密的范围。据外交部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满足公众对历史各方面的研究,这次外交部逐步向公众开放了从1949年至1955年这段时间的外交档案。” 记者的一位新闻同行有幸成为外交档案开放后的首位查阅者,他告诉记者,自己对朝鲜问题特别关注,但是也知道这个领域非常敏感,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外交档案中看到了自己特别想要的资料。而且他上午提出申请,结果下午1时就得到了批准,“审批速度快得出乎我的意料”,同时外交部档案馆的查档利用服务非常好,联络方式、查档须知、乘车路线等信息在网上一清二楚,对查阅者来说很方便。 网上交流传递民意民声 2003年12月23日下午,外交部网站的访问量突然激增,原来大家都想参与我国外交部长首次与公众进行的网上交流。 “请问李部长,是做外长容易还是和网民聊天容易?”“外交决策是怎样一个程序?”“我国外交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是否会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有人认为你的长相不敢恭维,对此你怎么看?”“李部长 ,什么时候写诗感触最深?”……在长达1小时45分钟的访谈中,网民们共提了2000多个大到我国外交政策、外交工作,小到外长个人长相的“尖锐”问题。 虽然这是我国外交部长第一次与公众举行网上交流,但李肇星外长极具理性又富于激情、机智的回答,让公众充分领略到了这位大国外长的风范。对于参与交流的2.7万名网民们来说,能够和外长如此直接地交流,近距离地感受李外长的人格魅力,无疑是一份惊喜;而对于李肇星外长来说,看到公众们正越来越多地关注我国的外交事务、参与外交问题的讨论,表达他们的真实看法和态度,无疑也是一份欣慰。李外长在与网民的交流中坦承,网民的许多观点很有参考价值,他说,关于中国外交是“软”还是“硬”的争论就经常让他们反省和深思,政府决策应从民间言论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中国外交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帮助和支持。 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9·11”恐怖袭击等重大国际事件期间,外交部相关司局的官员们纷纷来到“中国外交论坛”,就有关问题与公众“面对面”进行讨论和解答;而随同高官们出访的高级翻译、女外交官们也被请到“外交论坛”,讲述他们作为外交官的工作、生活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外交部新闻司网络处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1次的网上交流,从2004年1月1日起累计至今,外交部中文主站群访问量已经达到54528048人次。 公众外交影响日渐增加 说起公众外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公众出于对自身处境的关心自主参与有关外交政策的讨论,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将逐渐增进。 近些年,国内公众舆论对中国面临的重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基本外部环境进行了相当认真、广泛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激烈争论。在此期间,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新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和事态,诸如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北约东扩、中美撞机事件、“9·11”事件、阿富汗战争、朝鲜核问题、伊拉克战争等等,它们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时殷弘教授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乃至整个的国际处境,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最基本的公众讨论内容,政府和专家应合力营造一种更积极的外交政策公众舆论氛围,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报记者王海涓 左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