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透视“政绩工程”:干部管理应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10:43 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3月22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伟

  贫困县建豪华广场、统计数据掺水分、招商引资盲目攀比……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绩工程”屡屡被披露于报端,成为社会反响强烈的焦点之一。林林总总的“政绩工程”从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何而来?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记者调研发现,干部考核体系就像“指挥棒”,直接左右着基层干部的“政绩观”。

  坐以待“提”的周期律

  “干部提拔使用是有周期律的。”江西的一位县委书记向记者透露说,“以乡镇一把手为例。他的提拔调动就像部队的步兵移防,先从小乡镇调到大乡镇,再从大乡镇调进城。什么时候该调动了,他心里很清楚。”

  这位县委书记举例说,假如一位干部31岁到小乡镇当乡长。从当乡长之日起,他就会想:“今天在这个乡当了乡长,按照调动规律,3年以后我就应该在这里当书记。”如果他34岁真的当了这个乡的乡党委书记,他实际上无暇考虑乡里长远的发展规划,因为“再过3年就要到大乡镇去当书记了”。如果他37岁被调到大乡镇,同样也不会认真思考乡镇的发展,因为“40岁就该进城了”。这样“三年一换”,乡镇党政一把手很少有长远打算,往往抱着“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心态。这种短期心理往往催生出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

  1999年和2000年,这个县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新修了路,而2001年乡镇换届,全县再没有哪个乡镇修路。这位县委书记尖锐地指出:“因为2001年乡镇干部们都在等着换呐,根本没心思干正经事。”

  “政绩”考核为何易失真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为考核失真而导致评价干部出现偏差的现象并不少见。

  基层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确定干部考察对象往往依据推荐票数的多少。由于没有对得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把“群众公认”变为以票取人,似乎谁的票数多就意味着谁得到了群众公认,其实有时候确定的考察对象并不是最佳人选。有的乡镇干部因此时兴“唯得票论”,为了拉票平时干脆当起了老好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票数固然重要,但也不是万能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我在乡里担任中层干部多年,群众对我的测评一贯很好,班子成员也推荐过我,但是乡里主要领导不认可,结果我一直提拔不上来。这可能跟我做多说少有关。后来乡里换了领导,我很快就被提拔进了乡党委班子。”这位干部说,在干部考核中上级领导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一些地方不惜血本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实际上就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

  江西省鹰潭市的一位科级干部曾经多次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干部考察工作。他坦承,在考察干部中之所以容易出现失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考核往往是定期的。由于平时对干部不定期的考核很少,要想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是有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对干部的“印象分”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升迁。

  升迁无望所引发的话题

  江西省新余市有位同志在机关里当了多年的科级干部,近来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劲。他去年在市委党校学习,与他同班的几名干部如今都得到了提拔,惟独他还在原地踏步。他无奈地对记者说:“现在我在机关都快成老油条了,看着人家一个个提拔,我真的很不好意思。”

  在党政机关里,像这样自感提拔无望的不在少数。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重在“干部能上”这一头,而对“干部能下”这一块并没有完备的考核机制。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看到提拔无望后,就丧失了进取心,在机关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基层有的干部反映,所谓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其中有的就是这些提拔无望的干部所为。由于没有引入“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这批干部中有不少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成了改进机关作风的难点。

  针对“政绩”考核中存在的种种情况,基层一些干部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在干部考察、任用、管理等各环节健全现行的考核体系,既要注重干部个人素质和工作实绩,又要强化群众、社会对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监督,同时在干部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用科学的考核体系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