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男子因车祸家境贫寒 发奇想愿转租妻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1日15:21 生活报 | |||||||||
本报记者 王轶男 李巍 3月21日上午,记者接到读者电话,称在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出现了一则“租妻启事”。随后,记者果然在防洪纪念塔右侧一路灯杆上找到了这则启事,内容是:“本人因车祸丧失部分功能。现因家境贫寒,愿将妻子转租。价格面议。联系电话:139461×××××。”
3月22日15时许,记者拨通了租妻者手机,但两次均无人接听。15分钟后记者再次拨打,一名三十多岁自称姓陈的男子终于接了电话,问记者有什么事。记者谎称想为42岁、有轻度痴呆的大哥租妻。对方听后热情地询问情况,并说可以考虑,最后说:“明天9时,防洪纪念塔旁公厕门前等我。”说完便将电话挂了。 第二天记者准时来到约定地点。等了约十分钟,没人与记者搭话。记者正准备给租妻者打电话时,对方却打来电话说:“有事耽搁了,大约20钟后到。”9时35分,该男子又打电话询问到底是谁租妻,并询问记者的职业。记者称是某保险公司业务员,是为大哥租妻。该男子要记者到中央大街与西三道街交口处见面。9时50分,记者来到指定地点。电话又响,这次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她再次询问记者身份和家庭背景后表示有些怀疑。当记者表示不信就算了,陈姓男子接过电话说:“不是不相信你,这事容易出事。你要是诚心,明天17时到买卖街蔬菜公司门口,我在那儿等你。”记者表示想知道租妻的价格和方式,陈姓男子说:“干家务活和普通陪护按市场价算,特殊陪护一次二百,整夜三百,包月大约三四千。”记者问特殊陪护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事你我心知肚明,我那方面不行了,而我妻子还年轻,值这个价!” 3月24日17时,记者来到买卖街的蔬菜公司门前,过了一会儿,两名男子上前询问记者是不是出租妻子的陈先生,记者说也在等陈。经攀谈得知,他们也是看了广告后与陈姓男子联系的,准备为他们“拜把子”的大哥租个妻子。 记者与两名男子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陈先生出现,再次拨打他的手机时已停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