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交车能否拒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12:18 今晚报

  主持人语:时下,不少酒店、饭店、娱乐场所的门口都贴有“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等字样。这个“谢绝”一经与“平等”、“权利”相联系,便引起了很多争论。最终,“谢绝”的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默许,毕竟,星级酒店、高档饭店等场所并非是人人都去得起的。那么,作为大众交通工具的城市公交车,是否也能够作出类似“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的规定?现实中出现的尴尬使这一问题被提了出来。

机票探底,京粤直飞700 同方电脑掀动四月风暴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本报热线电话日前接到了一些读者的反映:有乘客认为不该让乞丐乘坐公交车,因为一个异味熏天的乞丐就使得整个车厢内空气污浊,其他乘客躲的躲、闪的闪,不能舒服乘车;另有乘客反映途经农贸市场的公交车,经常有小贩将鱼、虾等水产品带上车,腥气袭人,致使一些本想坐车的乘客还未跨上车就转身下车了。有着这些经历的乘客们都在询问:公交车能不能把类似“特殊”的乘客拒之车外?

  乘客们的提法似乎有合理之处,但是,能否因为大多数乘客的“反感”就将一些人拒之门外或由公交企业作出类似“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的行规?法律对“权利”的尊重在现实中是否可以存在“特别对待”?应该改变的到底是公交行业的规定,还是提出“拒载”意见的乘客们的心态?吴阿娟乘公交能否“衣冠不整,谢绝入内”?

  刘洪杰(主任 天津旗帜律师事务所)

  公交车是大众交通工具,既然是“大众”的,任何人在购买车票之后都可以乘坐,除非这个人的乘车行为可能会对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否则公交车就不能拒载。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乘车环境,但不能够以牺牲他人的权利或影响他人的正当行为为条件。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制订一个行业规范或拒绝某些人上车可以解决的,只有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改变。

  董建华(中法网网友 武汉铁路房地产总公司法律顾问)

  我们可以对“特殊”乘客的行为进行规劝,对故意造成大部分乘客反感的行为进行谴责等等,总之,涉及到道德层面的问题应该用其相应的办法来解决,一切问题都采取法律手段和强制手段并不是上策。

  梁仁壮(中法网网友 中国普法网)

  大多数乘客的“反感”并不当然的成为将少数“特殊”乘客拒之门外的合法理由,但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公交车是可以拒载特定乘客的。公交车作为公共场所,乘客就必须遵守公共秩序,不得有妨害其他乘客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等的行为,否则,公交车就可以拒载。

  潘强(主任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

  在我国,立法早就确认了“人格尊严”,司乘人员对待乘客的态度要一视同仁。限制乘车人群就是对乘客人格尊严的严重侵犯,同时又与相关法律相悖。但同时,每个乘客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维护一个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排除经济差异等客观因素,如果有乘客故意赤膊、醉酒、携带有碍乘客安全的家养牲畜或其他散装异味物品等情况,其行为本身就超出了社会善良风俗,很难被认同,从而自己的人格权利就难以受人尊敬,负有注意义务的司售人员便有权利对此予以劝解、制止或拒载。您怎么看待公交车上的“现实尴尬”?

  王从智(中法网网友 河南洛阳开物律师事务所)

  高档的宾馆饭店曾有过“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的告示,但公共交通工具并不能以高档宾馆饭店有此范例而效仿之,因为高档宾馆饭店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但是公共交通工具却是大众需要的。

  梁仁壮(中法网网友 中国普法网)

  “衣冠不整,谢绝入内”如果作为对乘客的一种公共道德性倡导,是可以的;但如果笼统地以“衣冠不整”为由拒载则是违法的,是对特定乘客的歧视,也是一种违约行为。

  周启权(中法网网友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

  也许我们希望通过制订一项规则来规范“有异味者”乘坐公交车,但事实上,回答能与不能,都很困难:如果允许那些浑身有异味的乘车者上车,对其他乘车人的利益就是一种妨碍,但我们又不可能将“有异味者禁止上车”也规定在法律法规中,即便规定了也难操作。对于本案,与其希望制订一个规则来规范“有异味者”乘车,倒不如加强文明与道德的宣传,培养人们互谅的精神。虽然这不能像法律那样立竿见影,但更具有人情味。提出“拒载”的乘客该改变什么?

  董建华(中法网网友 武汉铁路房地产总公司法律顾问)

  对于提出“拒载”意见的乘客应该调整好心态,树立公平、公正的法律意识和人权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位、经济收入的不同,均应同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王从智(中法网网友 河南洛阳开物律师事务所)

  我们的社会在发展、在前进,人们会受到各种事件的冲击,产生各种各样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摩擦,因此,培养全社会的宽容品质是十分必要的,要让全社会的人都能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和秩序。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