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120被视为骚扰遭屏蔽 生命通道不畅丈夫惨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3日11:19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2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贺占军、陈敏)120急救电话被人们称为“生命通道”。然而,最近在新疆发生了一起求救120电话遭遇屏蔽事件。

  求救120被视为骚扰遭屏蔽

   2004年1月18日15时许,乌鲁木齐市市民于德琴看见丈夫从卫生间出来后脸色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新京报幸福摄影大赛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发白、嘴唇发紫,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于德琴说:“我拨通120电话后,一个声音脆脆的女同志说:‘你好,我是120。’我说:‘快,我要急救车。’话还没说完,就出现了一个男声:‘拨打120要负法律责任。’”于德琴挂断电话,又和邻居一起连续打了4次,电话中始终传来“拨打120要负法律责任”的声音。于德琴只好在邻居的帮助下,搭出租车将丈夫送进空军医院抢救,但到医院后,他已经“无脉搏、心跳和呼吸”。

  120急救系统的通话记录显示,1月18日于德琴第一次拨打120的时间为“15时23分58秒”,结束时间是“15时24分”,操作结果显示为“通话”,操作台为3号台。3号台接警员说:“当时电话里没有声音。”这名接警员在事后被120辞退。

  于德琴认为,120电话打不通,耽误了她丈夫的抢救时间,对她丈夫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2月24日于德琴将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告上了法庭。

  4月6日,此案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这是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成为被告。4月20日,法院一审判决于德琴胜诉。120急救中心向于德琴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支付抢救费、丧葬费、死亡抚恤费等共2万元,并要求承担此案的诉讼费用。但120急救中心表示不服判决,将向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120:原告先挂断电话,过错方不是我们

  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张军生说,急救中心平均每天要接4000多个电话,但其中4/5是骚扰电话。当对方的来电被判断为骚扰电话后,在15分钟内只要该电话再次打进,就会被电脑自动转到教育台上,接警员在接警台上不会再看到该号码。

  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党支部书记周鹏介绍,急救中心于2003年12月9日启用了一套新的医疗救援指挥系统,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屏蔽恶意骚扰电话。即当120接警员认定某一来电是骚扰电话后,可将这一来电转到电脑终端的教育台上,电脑里便会出现“拨打120要负法律责任,拨打120要付费”的电脑提示音,以便其他电话能及时拨入。

  被告律师康安利说,120急救电话拨通后,2秒钟内播放的是语音提示“您好,这里是120急救中心”,从第三秒开始才有电脑录音。语音提示放完后,于德琴并没有说话,而是(120认为于德琴可能在慌乱中)挂断了电话。这种情况被视为骚扰电话的一种,接警员即将这一电话并入电脑屏蔽系统,在15分钟之内该电话是打不进来的。康安利说:“这是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也是为了急救电话的畅通。”由于电话并未接通,120急救中心不应承担过错责任。

  原告:“生命通道”不畅通,不作为就是过错

  原告律师、中国社科院新疆分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万开锋认为,无论120急救中心当时是人工操作问题还是系统技术问题,都属于其自身的内部问题,不能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另外,骚扰电话多等问题都与原告丈夫的死没有必然的联系。万开锋说,原告丈夫死于心肌梗塞,如果不是耽误了时间,也许还有抢救的余地。他认为,120对原告丈夫负有急救义务却没有履行,其不作为导致了原告丈夫的死亡,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同时,万开锋认为,并非所有市民都了解120流程,因此于德琴选择了挂断重拨。由于120急救中心接警员的错误判断,导致耽误病人急救时间而死亡的后果。万开锋说,国家成立120急救中心,赋予了其院前急救的职责,120应该为此负责。

  120急救中心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急救责任的机构,市民对120抱有高度的信任和期望。万开锋说,无论此案结果如何,120急救中心都应该从保护市民生命安全考虑,好好反思、吸取教训。

  医疗急救,是否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今年投入了710多万元,将于年内完成120的升级改造。

  然而,此案却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因为120的垄断造成了公众利益的缺失?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应该有选择院前急救服务的权利。可目前的120行政管理体制,却剥夺了公众院前急救的选择权。现在,拥有120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固定的病人“客户源”。

  120是“蛋糕”,这显然成为不争的事实。当这个资源被垄断时,它的功效就难以充分发挥,公众受益的质量也就很难提高。

  由于没有竞争,人们有理由怀疑,120的服务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吗?这给现行的急救机制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根据有关规定,一个城市只能建立一个急救中心,只能使用一个120急救电话。由于没有竞争,病人在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也就只能听之任之。

  北京市120出现了竞争对手——“999”急救电话。“999”与“120”共同承担急救任务,两个号码同时进军急救市场,二者在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价格方面都会下功夫,患者在需要急救时又多了一种选择,既得到方便,又从中受益。两个急救中心的出现,可以使急救半径大大缩短,同时也使急救质量和服务态度得以提高,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这种方式既遵守了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在没有能力建立急救中心的中小城市应该走这条路。但不知什么原因,这种形式一直未能在全国推广,竞争机制一直没有被引入到急救工作中。

  不管怎样,只有打破120垄断,才能让更多具有实力的竞争者参与到院前急救的竞争中来,才能维护大众的利益。120与999的竞争状况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老百姓是最终的受益者。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