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二十余万建筑工 渴望融入都市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06:0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策划/热线新闻部 本报记者 孟冉 路六居 李岚/文 张鸿飞 刘洲立/图

  眼下,在郑州市4000多个工地上,来自不同地域的20多万名建筑工人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添砖加瓦。当城市人享受着优美的环境时,不能忘了这些创造美好的人,在注意他们的有些行为给城市人带来不良影响时,更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的文明生活。

华南虎七喜进军笔记本
新京报幸福摄影大赛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为此,本报联合郑州市建委,在全市民工中开展“革除十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活动,靠政府部门的引导,以新闻舆论的力量,在数十万民工中倡导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今天下午2时30分~4时30分,本报将开通新闻热线5796235,请市民对民工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也欢迎民工们诉说对文明生活的理解和遇到的困惑。届时,郑州市建委有关人士将值守热线电话,阐释如何倡树民工新生活。

  昨天,本报记者走进郑州市部分建筑工地,走访他们的环境,体验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

  工地走访篇:脏乱环境给民工带来苦涩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桐柏路与棉纺路交叉口的河南同洲建安公司建筑工地,此时,民工们正在忙碌。

  在工地后面,有三间白色的平房,是民工的宿舍。走进一间大门敞开的宿舍,一股脚臭味迎面袭来。这是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面摆放着10张上下铺铁床和三张平板床。每张床上,都凌乱地堆放着被子和脏衣服。一名姓李的民工说:“俺家里的环境比这儿强多了,可为了打工挣钱,还得受这份罪。”

  抬头望去,与工地遥遥相对的一排住宅楼整洁典雅,几个居民悠闲地坐在阳台上聊天、看书、喝茶。

  民工小胡叹了口气,说那些楼是他们去年建造的,“看着城里人在我们盖好的房子里享受生活,心里既高兴又苦涩。”小胡说,他为给居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感到自豪,但又为同伴们住着简陋的工棚而生气。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过路的市民,一位姓高的女士认为,民工身上的确有不少陋习,但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他们为城市人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自身却生活在脏乱环境里,“我相信他们也希望能住得好、吃得好,如果大家对他们多一点关心,用善意的眼光看他们,他们一定会融进城市健康文明生活中”。

  记者把这番话转述给小胡,他笑了:“城里人理解我们的苦衷和想法……”

  记者体验篇:可口饭菜让民工展露笑颜

  并非所有工地都给民工带来了心酸和苦痛。

  昨天中午12时许,记者走进位于嵩山路的测绘学院二期工地。正值开饭时间,三三两两的民工带着碗筷,按次序走向工地东南角的食堂。

  记者发现,工地宽阔平坦的通道旁边,码放着整齐的搅拌机、模板、沙石等施工器具和材料。“快竣工了,我们离开之前每天都把施工器材整理好,给建设单位留个好印象。”一个姓白的民工说。他们工地平常管理挺正规,特别对民工们的生活,更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大家的日常行为,像严禁随意倾倒垃圾、不准随地大小便,甚至连衣服都规定每周最少要换洗两次,“说实话,刚开始俺不习惯,可接受后,觉得还是文明点儿好。以后再找活,俺还愿意到这样的工地”。

  民工们就餐的食堂由4间平房构成,窗明几净,两个厨师身着白色外套,头戴帽子。民工们依次从几个明净锃亮的铝盆里打来饭菜,说说笑笑围坐在简易饭桌前吃起来。

  闻着饭菜的香味,记者肚子里忍不住咕噜起来,向一姓马的师傅要来两个塑料饭盒,也加入到了民工们的饭局。

  民工心声篇:我们也想过文明的生活

  上午10时,记者来到桐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六纺工地。在工地的东侧,记者找到了民工的宿舍。

  宿舍内,挤放着十余张上下铺铁床,有的床上铺着纸板,有的铺着凉席。一个小伙子从兜里掏出一面小圆镜和一把小梳子,一边梳头一边说:“我们也想过干净的生活,每天穿得干干净净,天天洗澡换衣服,站在别人面前,不会有人躲你。可工地这样的环境,能干净吗?天天灰头土脸,又没地方洗澡,想讲究也没条件呀。”

  中午1时许,丰产路上的一个工地,在几间平房里,施工人员正准备休息,没有床,几十个人就躺在地上。

  民工小杨讲,在郑州干了这几年,觉得郑州越来越漂亮了,虽说自己不是本地人,但对郑州也有几分感情,也不想在郑州的脸上抹黑,“可是工地上的环境差别太大,有的施工方比较好,先在工地上把宿舍、食堂建得像模像样,而有的却是对付着用,总觉得活干完就散摊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工地都是脏乱差,咱民工们也只能跟着脏乱差”。

  一姓王的民工则告诉记者,除了环境能改变人外,民工也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比如晚上可以看看电视、读读报纸等,知识总能使人文明,“当然,这也需要施工方给每个工地配备必要的文化设施”。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