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服淘汰运动式转向正式制式再遭质疑(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01:51 北京娱乐信报 | |||||||||||||
今年北京市“两会”后,一份关于“改进学生校服”的政协提案被递交到北京市教委。提案很受重视,今年4月,一场学生装展评会开始,各式校服在现场展出。记者同时从北京市校办产业管理中心处获悉,今后北京市中小学校将淘汰运动式校服,逐渐向正式制式装转变。 不解 改进就是要“淘汰”? 这份提案是由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五中副校长罗强递交的,但内容基本由该校高一教师计静晨提供,罗强委员说:“我认为计老师所提问题非常在理,因此将其意思写入提案,交到政协。” “学生们每天都要穿校服上学,但总有学生不愿意穿全套校服。为什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学生,校服的设计的确值得商榷。”做了7年班主任的计老师,已经关注这一问题多年了,“但我们的确不认为应该简单地取消运动式校服。” 提案递交后很快传来了取消运动式校服的消息。北京市校办产业管理中心人士认为:学生穿制式装更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体态行为。体育装更适合运动时穿着,但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首都学生的精神面貌。今后,北京市学生装要从运动服逐渐转变为制式装。 这点让计老师有点不解:“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校服设计以人为本,多征求学生意见。而不是简单地取消运动式校服,推行制式服装。” 提案 改进校服三大原因 在罗委员的提案中这样写道:大多数学校的校服十年来没有明显改变,类型多为运动式,颜色单一。男女生校服四季几乎一样,且以化纤面料为主,穿着不适。 提案中列举了迫切需要改进校服的三大原因:一是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主要服装,且几乎天天要穿,但质地不吸汗,易起静电,不适合学生身体健康;二是校服款式陈旧,千人一面。校服的单一面孔严重抑制了学生对美的不断认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校服没能体现男女性别意识。中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非常明确的性别意识,但现在社会中男女生性别意识不强,男生娇气、自私,女生粗野、懒惰的现象不容忽视。健康个性和气质的发展固然要从人的思想情感等根本问题入手,但也应该从外在表现上给以强化。 展评 新式校服华而不实 提案在北京市“两会”期间递交,4月本市开展了学生装展评会,916套新学生装进行了动态展示。计老师及班中的学生也被邀请参加了展出,并请一名学生发言。 从当时大部分京城媒体对这次展出的报道来看,大多是赞美口气。据悉,当时参加展评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系列装,每个系列均分男女夏装、男女春秋装、男女冬装及运动装,其中制式学生装占一半以上。参赛服装大量使用了拼镶、滚边,色彩以橘黄、浅粉等明快色调为主,显示孩子的活泼可爱。全棉、纯毛或以棉、毛为主的混纺面料取代了化纤面料,减少了化学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但计老师及学生们认为这次展出有点华而不实:“我的学生们对这些校服仍有疑问,原因很简单,不实用。”她说,很多校服在舞台上“走台”很漂亮,女生穿着小短裙、毛背心、长筒靴,但在生活中,让学生在哪个季节穿着?且有的学生反映,一些校服模仿日本学生装痕迹较重,设计师思路仍未打开。当时现场邀请不少专家为校服打分,为什么不能够让学生来为校服打分,毕竟天天穿着校服的是学生,而不是专家学者和老师。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也认为,展评会展出的学生装虽然较有进步,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厂家对学生装的设计不够专业,“学生装应请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来设计,设计好样式后,再由各服装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制作。” 建议 让学生参与校服设计 计老师说,学生们对展出中制式校服过多也有疑问,原因是制式校服虽然更加正规,可学生要穿着校服运动、上课、生活,样式过多显然并不很适合学生生活。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一刀切地取消运动式校服,而是让校服面料更舒适,款式不要太死板。 北京市政协委员罗强在提案中也提出多项建议:一是校服设计时应该充分征求学生意见。二是改进校服质量,校服中至少有一套含棉80%以上。三是校服应有日常、运动、正规三种不同类型,在款式上要有明显的区别,以适应学生日常学习、体育锻炼、升旗及其他典礼的着装需要;每套校服应当区分男女不同的风格;一个学校的校服可以有必穿和选穿两类。这既可以保证着装统一,体现学校风采,又能满足不同家境、不同个性的学生着装需要。 困难 贫困学生负担过重 但从北京市教委得到的数字显示,本市160万中小学生,去年在统一着装范围内着装的达95%,8000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服费得到减免。如果校服分男女,或者一学生有多套校服,可能会加重一些贫困家庭的生活负担。 计老师对此的看法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即便是穿便装,也要分季节穿不同衣服。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把校服尽量设计得经济实惠又舒适,至少两套服装在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穿着,完全可以替代学生便装,既不会增添太多负担,又可以减少攀比现象。 信报记者李谱春 杜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