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哈,这就是七十年代生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7日15: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变革社会的独特成长历程成为独享的巨大财富

  同60年代人相比,他们显得更加朝气蓬勃,同80年代人相比,他们又不是那样的新新人类。

  做这个题目,始于这个“五四”的一次聊天。一位IT企业老总朋友无意中感叹说,他们单位的中上层干部几乎全都是70年代出生的小年轻!一想,对呀,越来越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活跃在社会的舞台上,成为了各行业的中坚。

  每个年代都前后相承,在一个年代出生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70年代依然备受关注。就像广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谭建光教授分析的,7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很多事情,70年代生的人或许没有切身体会,但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和见证人,命运悲欢的确给人启迪。尽管没有人能十分准确科学地描述这个群体,但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

  本报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可分为两部分,前半期的人略带忧郁,后半期的人敢想敢做。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认为,70年代人是在传统和现实之间不断汲取营养的人,他们实在值得年轻人学习。

  一出生就历经社会的风起云涌,70年代人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方式: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看着大字报识字,80年代出生的从麦当劳文化里面了解西方文明,而出生在70年代是被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学术名著和大量西方现代学术名著滋养起来的,同60年代人相比,他们显得更加朝气蓬勃,同80年代人相比,他们又不是那样的新新人类,他们中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新锐传媒人,也造就了美女作家的神话。在他们身上既有文化传统的延续,又有对后工业时代的满怀激情的迎接,浸染了中西方的文化碰撞,于是成就了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新一代人,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轮得到他们,但是小资却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最佳代名词,他们倾向于怀旧、篝火、有些与众不同。

  他们是这样特殊。

  广州市一家国有企业人事主管说,现在跳槽的大多是70年代的年轻人,60年代出生的人不太会跳槽!

  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编辑RobertFriedman惊叹,中国的那些青涩未褪的70年代的年轻人却掌管上亿资产,成了打破商业游戏规则的财富新贵。

  陈冀京说,70年代出生的人可分为两部分。1970-1976年出生的青年,在吃奶学说话时逃过灾难深重的“文革”,在带上红领巾时遇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他们一般经历得比较多,总会略带忧郁,为的就是展示丰富的阅历。他们欲望比较多,很多时候很容易迷失自我。他们喜欢怀旧,对旧的事物有种无法解释的情结,喜欢罗大佑,一个在他们青年期陪伴他们成长的歌手,陪伴他们忧伤的男人。1977-1979年出生的青年,一出生就沐浴在思想大解放和社会大破大立的进程中,自由和个性得到发挥,他们比较自由,做事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当然,他们目前年纪还比较小,经历也少,一直希望像70年代初的男人一样,有丰富的阅历,成熟的谈吐,一定的社会地位,对生活的享受品位,又希望像80年代的男孩那样,敢作敢为,勇于追求新事物。

  一出生就和改革联系在一起,也给70年代生的人带来一些烦恼,尤以70年代末出生的人为甚,他们或许至今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刚到他们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国家就不包分配,本科文凭都不值钱了?为什么千辛万苦进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正赶上人家下岗?为什么刚参加工作,国家就全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尹安学)
上图:70年代出生的人,新职业,新生活 侯恕望 摄
  70年代生的人自述

  经历过早恋 差一点单身

  邹笃芬(1973年出生,广州开发区一家电子厂信息总监)

  按理说,我们这代人应该是难以让父母省心的一代:和60年代出生的哥哥姐姐相比,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早恋”,到了结婚的年龄却不见我们正正经经谈恋爱。说来不怕你笑话,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忙着工作,是爸妈反复催促才发现个人问题没有解决。我们都是经历过“早恋”或看过别人“早恋”,但回过神来找对象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曾试着问一些男性朋友,他们的回答大体相似:工作事业重要,婚姻是枷锁,不过30岁,绝对不结婚。等这些70年代出生的男人要结婚时,他们也要挑选比自己年轻的老婆。

  能嫁给比自己年长的60年代男人吗?当我们狠下心来同意时,却发现这些男人早已有了妻室儿女。就这样,我们70年代前期的女人被耽误了。

  我在去年和一位同事结婚,他也是70年代的。我们还曾经和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1970-1975年出生的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夜,他们受到又红又专的传统的教育,萌发有叛逆和自我的倾向,开放程度比60年代出生的人有余,又比不上7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哈哈,这时候出生的人最不合时宜,传统的60年代男人不要,70年代的男人又越来越“靠不住”,高不成低不就的!

  毕业六年换了五个工作

  章晓华(1976年生于湖南株洲,现从事网络信息营运方面工作)

  我大学学的是中文,读大三时,开始对电脑感兴趣。后来,我在一家医药公司作文秘,尽管待遇很好,但还是觉得不是很过瘾,1999年8月,我狠下心辞职到广州一家网络公司。

  那时,很多人对网络不了解,信息推广十分困难,但干自己喜欢的事,总能带来激情和快乐,我不后悔。当然,不到两年,随着网络股在纳斯达克市场的大跌,公司压缩、撤并,我下岗了。

  我们这些七十年代的还真和五十年代的爸妈不一样。就说没有工作,我当时觉得实在太正常了,再找不就是了。但我妈从株洲一家机械厂下岗后,她哭的那个样子呀,好像丢了魂似的。

  我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妈妈还不忘告诫我,不要频繁换工作。我在这一点上有些“不孝”,毕业6年,换了5个工作,但有一点和妈妈的工作态度一样:我爱网络,千方百计最终还是到网络公司上班了,“忠贞”吧。

  我觉得70年代生的人工作还是很敬业的。不是“迷茫的一代”,不是“垮掉的一代”,也不是“愤怒的青年”。

  不过,七十年代的IT人倒有一个共同点,孩提时“为革命保护视力”,每天按摩眼睛两次,现在是“为网络牺牲视力”,每天得用手撑着眼皮强打精神上网,哈哈哈。

  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

  (日京/编制)
华南虎七喜进军笔记本
新京报幸福摄影大赛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