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草莓人 生活在别处(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8:12 潇湘晨报
曾鹏辉/文 周志刚/图
  1998年,一群来自浙江的农民将草莓种植业带到了长沙,并占领了当地80%的草莓水果市场。“浙江草莓旋风”每年创造利润四千多万元。

  王益峰夫妇又在争吵

  生意做到了田间地头

  4月23日,暴雨倾盆,地上很快积水成河。王益峰夫妇披着雨衣在草莓大棚外,不停地用塑料膜盖严大棚。草莓正是第三批产果旺季,遇雨产量将大减。王益峰夫妇心急如焚。大雨夹着狂风,愈下愈大。雨水涌进大棚内的水沟里,王益峰赶紧双手抠起地里的泥巴堵着水口。但缺口太多,水漫过了田垄,五个大棚全部进水,草莓苗很快被淹没了顶……三个小时后,雨停了,他们用抽水机抽干了大棚里的积水。王益峰的妻子望着大棚里被水淹过后东倒西歪的草莓苗号啕大哭,近万元还未采摘的果子被雨一冲而光。王益峰在一旁抽着闷烟,忍不住对妻子嚷道:“哭啥,搞农业的,谁能躲得了天灾?”

  天天“试鲜”

  凌晨3时30分,王益峰轻手轻脚地起床,他生怕惊醒熟睡的妻子,顾不上洗脸漱口就提着几个篮子往草莓棚里走去。他养的狗伸着懒腰,对着他不停地摇尾。远处有鸡鸣声。他的浙江老乡们也都陆续起床开始采摘草莓。远远的,互相咳嗽两声,算是打了招呼。王益峰钻进棚里,第一件事就是摘几个果子“试鲜”。他说,鲜嫩酸甜的草莓送进嘴里,满口生津,瞌睡全无。

  他的房子就在大棚地头。房子其实也是临时搭建的棚子,屋顶、四周用的全是石棉瓦,卧室、厨房、客厅等挤在一间房里。
5月19日下午,王益峰(左)与老乡在家里品草莓酒
  王益峰仅摘了半篮子草莓,就听到棚子外传来了声音,妻子也进了大棚,她埋怨道:“40岁的人了,还不知冷热。”她把一件夹心棉马甲披到了丈夫身上。王益峰叼着烟,穿好了衣服。棚子里只听见手撩拨草莓叶子的声音。

  天已渐渐亮了起来,他们的速度明显加快。不到6点钟,便摘满了整整12个篮子。他们附近8家种植户联合不定期包了一台农用车准备将货运到长沙市区。其他人家的还未摘完,王益峰趁着空闲,将颗粒较大的果子摆在面上。

  妻子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糯米粥,上面盖着榨菜。粥是晚上用热水瓶做的。为了节省时间,将糯米直接放入热水瓶中,第二天便成了粥。王益峰狼吞虎咽几下就见了碗底。

  丈夫送货去后,妻子到附近的省农科院农贸市场买菜。做完饭后,便放在笼里蒸着,自己再到大棚里边忙碌边等丈夫回家吃饭。

  自制草莓酒

  王益峰承包5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为1亩。种植草莓是一门很精细、繁琐的劳作。草莓苗要不停摘除老叶才能高产。每亩地约有6000棵苗,所以每天要蹲在地上反复摘叶,而且经常是这一垄老叶未摘完,那一垄新叶又变成了老叶。王益峰夫妇每天在地里蹲上15个小时。由于工作量大,极耗体力——他们锅里随时备有热饭热菜,每天至少要吃6餐饭。

  王益峰夫妇也好酒。他总结经验,天天蹲在田间地头,易患风湿、腰椎疼痛,如坚持喝酒,身上的毛病影迹无踪。他们一般喝自己加工的草莓酒。由于草莓易烂,不耐贮藏。王益峰将卖不完的草莓放在锅里蒸,流出的汁再勾兑白酒,颜色、味道酷似葡萄酒。他用了一口大罐子贮藏,只要有人参观他的草莓地,便拿出酒来待客。王益峰得意地向记者炫耀,草莓酿酒是他们几个老乡在一起琢磨出来的。

  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吃饭便是休息。

  挑担草莓到闹市

  王益峰的草莓培植得好,有的单颗比鸡蛋还大。为了卖得好价钱,他常挑着筐到闹市区零售。说到第一次进城零售,他忍不住心酸。

  1999年4月份,气温窜到了33摄氏度,那是一个难得的销售天气。他挑着40公斤草莓在八一路一家农贸市场叫卖。刚卖了几斤,就被值勤的警察问住了,要检查身份证、暂住证。王益峰急了,只好挑着挑子随他们进了派出所。经过一系列提问,王益峰对答如流。派出所放他出来时,熟透了的果子发出阵阵酸馊味,行人惟恐避之不及。王益峰愈想愈气愤,走了一段路后,回过身来,将整整一担草莓倒在了派出所门前的垃圾坑里。

  蚀本学乖。王益峰以后走街窜巷吆喝生意时,两只眼贼溜地转,遇到大盖帽就挪动地方。这一招很灵,几年来,他再也没有被逮住过。

  每隔一段时间,王益峰总要挑一担货零售,他说,这主要是熟悉市场行情。

  老婆吵着要回家

  1995年,王益峰夫妇率先在家乡诸暨市江藻镇种植草莓,不到两年时间,几乎家家种植。草莓的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18元,跌至每公斤3元。1998年,王益峰与同村10多个种植户来到长沙市郊租地。

  春节阶段,正是草莓第一批着果、销售旺季,春节不能与家里人团聚。2004年大年三十,王益峰上午挑着80多公斤草莓进城零售,妻子在家里准备年夜饭。不到两个小时,丈夫便卖完返回。妻子倒好了酒准备与丈夫热热闹闹过年。哪料王益峰又钻进棚里赶摘草莓,他要抢时期,卖得好价钱。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团团圆圆吃年饭。妻子想起了家里的孩子和父母,伤心地哭着要回家。

  草莓地挨着湖南农业大学,每天有学生来大棚里采买草莓。很多园艺专业的学生常围着王师傅讨教种植经验。王益峰爽快指教。他仅念过初中,很器重大学生,能给大学生解惑,他当作是人生得意的乐事。他时常把诸暨市科委颁发的农民工技术证亮给学生们看。时间一久,耽误了活计,妻子在一旁嘀咕:“逞什么能?”

  今年3月,浏阳市龙伏镇有意聘请他去任草莓种植技术顾问,年薪3万,还加效益提成。妻子乐不可支,而王益峰婉言谢绝。妻子边哭边骂:“榆木脑壳,轻闲日子不过,来受这份罪,我不干了,回家!”王益峰劝老婆:“拿人钱,服人管。做了大半辈子农民,何必受人家的气?自己为自己打工才是轻闲呢!”妻子口里骂着,但心里还是跟着。

  给儿子赚钱

  王益峰做过统计,来长沙种植草莓的浙江老乡有500多户,大都来自诸暨、建德、富阳三市,已占有长沙80%以上的草莓市场。每年收益四千多万元。

  李兴其是王益峰的好友,他的儿子是大学生,在草莓种植户圈里,似乎地位都高了一些,王益峰认为把儿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这是他的奋斗目标。

  王益峰的儿子今年11岁,读小学五年级,成绩中等偏上,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管着。早几天,爷爷来电话,小孩大了,越来越不听话。王益峰急得在电话里对儿子又骂又哄。儿子读书还有漫漫的征途,需要大把的学费,而且将来要在城里买房,娶媳妇。王益峰夫妇说,他们一刻也不能松懈。他毫不隐瞒地讲,种植一亩地草莓,可能纯赚1万多元。他们将钱存着,留给儿子。

  王益峰每年在草莓采摘完后,回一次家,十天后,再返回。现在草莓已进入尾声,王益峰的老婆高兴得哼着越剧,天天在清理回家行李。

  再过两年,他们将离开湖南回家乡,因为家里有一个日渐长大让他们操心的儿子。王师傅用浙江的俗语解释是,外面捞块板,家里丢张门,不合算。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