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农民工子女上不起公学上私学现象引起重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03:32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张文凌 5月24日,昆明一所置教育部门取缔通告于不顾、仍在继续办学的私立学校被当地媒体曝光。而这所被教育部门认定为“非法办学,软硬件都不达标”的私立学校,却深信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把学校办下去”,并已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了行政复议。 今年1月,这所没有在教育部门办理过任何手续的“恒园文武双语学校”,开始向昆明城郊一个城中村附近的流动人口子女招生。2月26日,当地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取缔非法
许多家长表示,他们之所以把孩子送到“恒园学校”,主要是看重学校在招生启事上的一些“诱人”条件:“分别招收学前部、小学部和初中部各年级学生,同时对走读生和住校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文武兼修,双语教学,解除家长的忧虑”、“已在其他学校交了预交费的可来本校减费就读;在2月25日前交清费用的,免费赠送校服一套。”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恒园学校”还在开学前,免费为学生补习课程。 然而学校所说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却被教育局视为“消防、卫生、安全等多项不达标,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 学校原址是一个汽车修理厂,一排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平房就是教室,每间教室约10平方米左右;为节约电费,学校很少开灯,孩子们都在昏暗的光线里上课;下雨时,学校操场上大大小小的坑总积满雨水;而学校门外,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一条还在运营中的铁路。 但这些并没有引起太多家长的质疑。为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当地教育局到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座谈会,却只有10多位学生家长到会,其中一些还中途离开。不久后,区教育局收到了有近80名学生家长共同签名的“联名信”,信中表示他们对“恒园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信任的。 目前,在昆明一些城郊结合地区,类似的学校不止一家。他们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就开始招生,所租场地大多是废弃的仓库、工厂等。近一段时间以来,昆明屡屡发生部分私立学校因违法办学或亏损而一夜间校长携款消失的事件。 但为何家长们依然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读书呢?是因为昆明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以西山区为例,全区62.9万人中,外来人口达29万人。按照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比例,只有3万人能到公办学校就学。即使这样,该区的公办学校也无法接纳这么多适龄儿童。而一些民办学校的成立则缓解了这一压力。 西山区目前有28所民办学校取得了合法的办学资质,但一些没有资质的学校为了抢夺生源,抛出了“低收费”的诱人条件。而这正是生活条件艰苦、对孩子教育条件没有过高期望值的进城务工农民所希望的。一位家长对记者说:“公家的学校要的赞助费太高,反正都是学校嘛,能让孩子读书就行。” 对此,教育部门也深感为难。认为立即取缔这些学校,将有大量的儿童失学,也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对这些非法办学的学校,只有一方面引导其向合法方向发展,逐步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则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们选择具有合法办学条件的学校,让子女就读。 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昆明市的高度重视。 今年5月,昆明市政府向全市下发了《昆明市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从今年秋季起,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或指定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规划,在校舍、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在设立或指定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取消借读费,收费与当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贫困生救助范围,享受“三免费”教育。《意见》同时还规定,对经批准承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 《意见》规定,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只要具备公安部门签发的IC卡暂住证、房产证或租房证明、经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劳动就业部门颁发的劳动就业证或务工证明,就可到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或指定的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