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北上启示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11:29 哈尔滨日报 | |||||||||
6月的哈尔滨骄阳似火,比阳光更耀眼的,是携数百亿雄厚民间资本大举北上的哈洽会浙江商团。 人们说,精明的浙商永远不愿错过任何一次机会。事实上,两天来的交易和签约情况都验证了会前人们的期待:两江合作,互利双赢,前景广阔。
找结合点闯哈洽会 哈洽会蕴藏的巨大商机早就吊足了手握巨资的浙商们的胃口。 400余家企业、1000余客商包下了本届哈洽会的224个展位。开展第一天,有备而来的浙江商团一举签约80个,投资额逾80亿元。带队的浙江省副省长钟山兴奋地说:“黑龙江、浙江、俄罗斯滨海边区各有优势,三方合作前景广阔,一定会寻找到最佳结合点,互动互助,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其实,大批浙商陆续北上龙江“试水”早已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省创业的浙江人超过15万,兴办各类企业1000多家,总投资上百亿元;兼并或参与改造国有企业200多家。 虽然浙江流入我省的资本已逾200亿元,但用浙江当地媒体的话说,这只是浙商北上试水的“先遣队”,他们看好的是黑龙江丰富的资源和背后更广阔的俄罗斯市场。 蓄势已久点“草”成金 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居全国第三位。有经济学家分析,浙江人手中掌握着中国最活跃的民间资本,其可支配资金总数可能已经接近8000亿元。 采访中,浙江团一位代表说,浙江的经济向来被称为“草根经济”,浙江人的经商意识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即使是在菜市场上卖菜,他们也从未把自己当作仅为谋生的小贩,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经商”,在做经理,甚至有印制精美的名片。 浙江省长吕祖善曾说,浙江人的精神才是聚集财富的“法宝”。他把这种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浙江的经济在跳跃中发展,而新时期最新一“跳”,浙商们的定位无疑在东北,在老工业基地黑龙江。 有形投资背后的无形财富 作为最活跃的民间资本持有者,浙商北上,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自我推销的展会意识。早在会展经济还没作为“概念”被提出时,浙江人就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展会是走向市场的一个捷径,这种前瞻令人叹服。 ———有钱就赚的扩张意识。浙江人不会让资金闲置。只要看准的项目,一个晚上就能聚集到上千万元。 ———不以利小而不为的吃苦精神。不少浙江商人都是靠弄张牛皮划皮带、跨个小木箱卖太阳镜开始原始积累的。如今那些原本是掌鞋、打铁、缝衣服、修打火机的普通劳动者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成长为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企业家。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 经济学家们早就把出了浙商的脉络,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去探询这个财富顶峰的群体时,也许我们会发现,浙江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