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保底签约”毁了大学生的求职公信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10:05 哈尔滨日报

  记者从市人才市场了解到,今年在我市大学生就业签约的过程中,有50%的毕业生进行了“保底签约”,结果是签也匆匆毁也匆匆。甚至有些毕业生在尚未签约之际,就已经做好了毁约准备。省扶利公司的张经理告诉记者,被录用人员迟迟不到岗、频繁违约的现象最让用人单位头痛。今年他们单位签了3个应届毕业生,只来了1个。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下“保底签约”无可厚非

突破渴望, 赢取手机 2004青岛家电博览会
五千元享P4级宽带乐趣 2004青岛家电博览会

  大学生就业正由“一锤敲定”向着“保底签约”转变。许多毕业生是一身许两家,甚至一身许多家。在毕业的最后阶段,什么招聘会他们都不会放过,面试机会也是一概不错过。据一位高校老师介绍,大学生违约问题历来就有,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矛盾心态。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有“保底签约”的情况,为了不至于最后没有着落,有了工作机会先抓住,同时不放弃继续寻找更好工作的努力,等找到满意工作就迫不及待地要毁约。今年有“保底签约”心态的学生更多,有的学生在去年年底就已与用人单位草签了合同。他们这么早签约主要是怕最后没人要,其实对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是不会放弃的。为防止陷入被动局面,毕业生先签下一个单位为以后的挑选锁上‘保险’,也是合情合理的选择,毕竟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但毕业生对待工作还是应该慎重,理智地对待每一个机会。签了约,就应该尊重自己的行为。

  用人单位:你保底了,我们心里没底

  用人单位本来应在大学生就业中,掌握着主动权和带有明显的“挑选”意识。而大学生“保底签约”行为却让用人单位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局面。省扶利公司的张经理抱怨地说,在人潮涌动的招聘会上,当学子们手捧着精心制作的个人简历站在我们招聘人员面前时,他们在面试阶段畅谈如何尽情施展才华时,我们一开始不会想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抱着“保底签约再毁约”的心态而来。“大学生就业保底,而我们心理却开始没底”。这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的感慨。

  我市一家私营企业共招聘了14人,现在已经有5人毁约离开。这家企业人事管理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方面有一套完整的选用机制,而且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如果大学生在中途毁约,将会给企业的下一步人员配备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对于普遍存在大学生“保底签约再毁约”现象的学校,他们今后将视为“问题”对象,不会再招录该校的应届毕业生。

  别把签约当儿戏

  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讲,社会各界应该对大学生采取“保底签约”方式表示理解,但不应提倡,该问题暴露出当前大学生就业没有进行合理的规范。因为这种就业方式会导致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大学生就业要求过高,并且不利于个人职业的合理规划。大学生不应将签约当儿戏,也不能当成是“保底”的筹码,应该意识到一旦毁约后所要面临的问题和责任。毁约不仅会给自己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给用人单位一种不可靠的印象,同时对学校的声誉及其他同学的就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般大学生提出毁约的时候,所有的招聘活动都已结束,原来候选名单上的学生,多半已经和其他单位签约,如果再从这些人当中挑选人员来填补毁约学生的空位,就可能造成新的毁约,形成恶性循环。

  “保底签约”暗存隐患

  薪水高低已成为毕业生毁约最直接的理由,另外大学生自身毁约的原因还包括考研、出国留学等,但学校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据市人才市场赵主任介绍,我市今年大学毕业生毁约率在近50%,许多草率签约的毕业生是因为学校的原因。因为学校的就业率与招生数有直接关系,每年1到4月,各大学校几乎都会催促毕业生尽早签约,这样就无形给毕业生增加了压力,一些学生由于中意的单位无法在一个月内落实下来,就先随便签约以应付学校。毕业生张某表示,学校就业率压得毕业生透不过气来,因此像他这样的外地学生一般都在4月以前就在学校“催促”下早早签了协议,以后如果再遇到心仪单位毁约也就难免。另外,在现有的体制下,公务员、研究生的录取结果以及出国的签证都要到来年三四月才能出结果,而到那时,好单位早已完成招聘工作。许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的同学为了稳妥起见,就倾向于先找个单位签约。

  就业协议就是一种合同。一般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双方应该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学毕业生违约频频,用人单位深受其害。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违约的成本太低。不违白不违,违了也白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要么是协议中关于违约的责任太轻,要么是非违约方放弃了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法律界人士认为,大学生择业中的“违约”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既然法律对此已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人们就应该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本报记者 张巍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