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梅里雪山呜咽唤马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11:53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面对浩荡的澜沧江,德钦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明永村的藏族群众一遍又一遍呼唤他的名字

  “你快回来。”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同方服务器热力促销 引进新技术治疗前列腺

  央宗姑娘用英语呼唤他的名字

  “你快回来。”“你快回来……”

  雪山呜咽、沧江垂泪,面对滔滔的澜沧江,德钦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明永村的藏族群众一遍又一遍呼唤着马骅老师的名字。

  20日19时30分,从北京前来德钦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明永村义务支教两年多的志愿者马骅老师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不到300米处遭遇车祸,乘坐的云R05069吉普车飞下80米深谷下的澜沧江,驾驶员阿主被甩出车外造成重伤,马骅老师与70多岁的卓玛一道连人带车被滔滔的澜沧江水卷走(本报昨日曾作详细报道)。目前,当地组织的营救工作正在全方位展开。

  “嗡嘛呢叭哞哄……”明永村上下社的藏族老阿妈史措吉领着全村的妇女手捻佛珠,围着嘛呢堆一遍遍央求着佛祖神灵保佑早日找到马骅。为了能找到藏民心中的好老师马骅,21日至22日,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的崎岖山路上,布满了梅里雪山脚下明永上下村、布村3个社的男青壮年。眼望着汹涌澎湃的澜沧江,人们一遍遍呼唤着马骅的名字:“曲嘎诺呀!(你在哪里)马老师!”但是汹涌低鸣的澜沧江依然浩荡,望着平静的江面,人们傻了。“马老师,你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我们?”来自明永村藏家旅馆的央宗姑娘还用英语一遍又一遍呼唤着马骅老师的名字。

  几天来,尽管在混沌汹涌的澜沧江上找到马骅老师的希望十分渺茫,然而德钦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县公安局及沿江派出所、县旅游局有关人员,明永村的村民都自觉自愿地来到江岸边,反反复复上下寻找,试图能在滔滔的江面上看到马老师。

  6月的澜沧江,江水暴涨,汹涌的江流在雪山峡谷中怒吼着,浑浊的洪水夹杂着漂浮的木头如箭般在峡谷中左冲右突,在这样险恶的浑水中,别说是找一个人,就是寻找到吉普车的希望也很渺茫。尽管如此,善良的德钦藏族同胞丝毫没有放弃寻找马骅老师的努力。

  连续几天来,澜沧江下段的群众依然睁大眼睛注视着江面的变化。23日下午,从北京赶来的马骅老师的哥哥马杰在德钦县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澜沧江下段的德钦县云岭乡、燕门乡寻找,当地两个派出所也派出干警日夜在江边搜寻。

  马骅老师遭遇车祸的消息传来,明永村所有的学生及家长悲痛万分!学生们在立青老师的带领下,没有将课程停下来,他们知道如果为了寻找马骅老师而擅自停课,马骅老师是不会答应的,而作为学生的家长们,则时时在江边关注着有关寻找马骅老师的消息。

  支教两年 他不取分文义务教英语

  明永村的村民没法忘记两年前,从北京只身前来梅里雪山明永冰川小学不要一分钱报酬的马骅老师与村民一道喝酥油茶捏糌粑的情景。他一边向村民学藏语,一边教村民学英语,并鼓励村民们一定要学好英语与世界对话。去年5月,很多学生回家向家长反映马骅老师断炊了,明永村上下村社的群众自觉自愿集资500元钱交到马骅老师手中,要他改善生活时,面对纯朴的藏族群众,马骅老师默默接下了。殊不知在“六一”儿童节时,他将村民赠给他的500元钱及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朋友捐给他的3500多元钱一道全部变成价值4000多元的图书、教材教学用具摆在明永村小学的教室里……而他却不肯花一分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据马骅老师生前好友、在德钦县旅游局工作的扎西尼玛介绍,马骅老师是个博学多识的人,而且人也非常善良。他到明永从事教育的两年里,因他不属于国家统一分配的教师,所以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他的生活费是靠稿酬来维持的。平日里他省吃俭用,抽烟只抽低价的香烟,还自己在菜园种点小葱、茄子、豆子、辣椒等。他还经常和当地藏民一起打酥油茶捏糌粑,俨然是个地道的藏族。

  “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走过的村庄都忘记了,只有明永村忘不了;看过的雪山都不记得了,只有梅里雪山忘不了。”这首歌是马骅老师自己作词作曲的,而今他的学生们都会吟唱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

  他来到明永村两年多,在学校里担负着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闲时,看到明永冰川的藏族群众不懂英语,没法与外国游客交流时,就自办夜校,每个星期组织当地的群众、学生、景区景点管理人员学习6个晚上的英语,从不间断。在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里走访,无论牵马的姑娘小伙、做餐饮的服务员,还是学校里上学的孩子,都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与游客对话。“早上好”、“晚安”、“先生你住店吗?”、“请问小姐从什么地方来?”、“再见,欢迎你再到梅里雪山。”这虽只是几句简简单单的英语口语对话,但对于世代说藏语的明永村人来说,这个变化与来自北京的马骅老师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博学多才 藏族群众永远想念他

  由于马骅为人厚道,博学多才,他不仅在当地州、县、乡、村有许多朋友,同时他常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到宁蒗泸沽湖、虎跳峡、丽江、香格里拉县、西藏盐井进行考察。他还3次到梅里雪山转山,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写下了数十万字的散文、杂文,在国内众多网站、报刊发表有关梅里雪山的消息。他的诗歌散文、论文经常发表在《世界博览》、《中国科学研究探险》等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

  马骅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下属的一家公司从事计算机工作,业余爱好就是崇尚大自然。对梅里雪山的认识缘于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的消息报道,从那以后有关梅里雪山的报道他非常关注,并萌发了到梅里雪山生活一年的欲望。2002年年初,他经云南民族博物馆的郭老师牵线搭桥结识了德钦县旅游局长扎西尼玛,经扎西尼玛的安排协调,当年3月初,马骅老师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来到了梅里雪山脚下的明永村,开始了他的英语义务教学。

  昨晚,德钦梅里雪山明永村的村民打电话告诉记者,马骅老师可能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但他永远活在梅里雪山脚下藏族人民的心中。

  史效轩 朱 洁 谢 琼 赵雪锋 (春城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