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14岁吸毒 吸了14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1:45 时代商报

  一位病重老父披露了毒品给他的家庭带来的难以想象的灾难并恳切求助本报挽救他的儿子,避免其走上犯罪道路———14岁吸毒 吸了14年[引子]

  这是一封震撼人心的求助信和忠告信,是一位62岁的父亲写的,他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会三国语言,但他有一个现年28岁,已经有14年“毒龄”的儿子。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同方服务器热力促销 引进新技术治疗前列腺

  在给沈阳市禁毒大队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是刘明(编者化名)的父亲,他现在又因吸毒被抓去强制戒毒。他因吸毒已三次被强戒,三次被强制劳动教养。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从14岁不慎被骗,尝试吸毒,至今已经14年了,他是沈阳市有名的、吸毒年龄最小、毒龄最长的、屡戒屡吸的吸毒青年,他已给我的家庭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庞大的“毒资”已使我变得一无所有,只能靠亲友的资助度日,我家现在3棵白菜要吃上一周。由于长期心情忧郁,我和老伴都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前几天120抢救了两次才救了过来……”

  因为怕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现在62岁的老父亲天天到朋友那里借电脑写《救救我吸毒的儿子》之类的求助信给市里的相关部门,而他的希望只有一个,让儿子别走上犯罪的道路。书香门第宠儿道路越走越偏

  小时候的刘明是个聪明、伶俐、听话,懂事、人见人爱的孩子,几乎所有父母们希望孩子具有的美德,刘明都具有。这都源于刘明书香门第家庭严格的家教。刘明的爷爷是享受离休待遇的高级教师,父亲南京大学毕业,是个响当当的高级工程师,母亲也是政府公务员,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工资收入都是数一数二的。由于父母工作忙,刘明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隔辈人对孙子当然更加宠爱,平时只要是刘明提出来,爷爷奶奶总要想办法满足,而对于刘明父亲偶尔对儿子的批评,当爷爷奶奶的也总要护着孙子。可这一切并没有让刘明感受到自己的优越,学习成绩要好,平时要听老师家长的话,一系列的严教家规,让天性开朗的刘明很拘谨。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小刘明睡睡觉突然就抽了,经医院检查,结果他得了多动症,学校的老师经常反映他在学校表现不好,于是父亲就领着儿子到处寻医问药,可病一直没太大好转。从此以后,刘明的生活改变了。

  由于刘明知道父亲的严厉,在学校发生的事,他是从来不会主动跟父亲说的。等到刘明上初二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突然找到刘明的父亲要与他商量孩子退学的事,这次刘明的父亲才知道多动症已造成孩子在校外“流浪”三四年了。刘明的父亲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事都是他后来从刘明同学那里得知的。刘明上小学时,由于多动症的影响,上课一直不守纪律。而他当时的班主任正是晋升和争取出国留学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班级成绩,在实在管不了的情况下,刘明以及班里的几个同学被老师特许,只要不影响别的同学学习,可以不上课,到哪都行。从此以后,刘明就和那几个小哥们不上课了,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厅中。到了上学时间就从家里出来,到了放学时间,他就提着书包回家。由于父母都各顾各的工作,这么大的事,刘明整整瞒了家里三四年。而当刘明父亲知道真相时,已太晚了,刘明的心早就散了,而且由于老师对他的严厉批评已使他失去了自信,书再也念不下去了。流行时尚虚荣社会江湖吸毒

  从此以后,刘明的父亲有了一个新观点,那就是孩子不上学,就让他自学成材吧。于是刘明的父亲买了无数的书让他看,可三四年的散漫生活,已很难再让他收心,看书是刘明最不喜欢的事,因为他在书中已找不到一点自信了。从踢足球、打游戏,一直到后来打台球、跳舞,玩,成了刘明那时的惟一正事。

  刘明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用他父亲的话说就是学什么像什么。刘明有个特点就是爱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因此,他后来结识的朋友都已是常在江湖走的老“社会人”了,刘明玩的东西也自然比同龄人早熟。比如说打台球,他从一点不会最后一直打到了在球馆里把杆,已打到了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程度。而后来他又喜欢上飚车。随后,他又不停地在舞厅里跳舞,几乎所有的舞步,他轻而易举地就能表现得尽善尽美。整天在社会上与那些边缘人物称兄道弟,刘明在这其中体会到了快乐。

  刘明的少年时期,最喜欢的就是追求时尚,一是名牌时装,一是看时尚杂志,再有就是玩音响。凡是名牌时装,刘明只要一眼就能估个准确的价,而刘明平时穿的用的也全是名牌,都是几百甚至上千的。吃什么好,怎么玩流行,他在厚厚的时尚杂志中学了不少东西。但这些东西也满足不了他的虚荣,最后也导致他的一念之差,那就是吸毒。一烟一粉一针毒瘾发作非人

  有钱、吸毒这样的字眼在刘明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扎了根,由于涉世不深,刘明极大的虚荣心和好奇心导致他吸毒了。

  刘明开始在一个比他大许多的人的引诱下尝试吸毒的乐趣,而这个引诱他吸毒的人已经由于吸毒过量于前些日子去世了。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现在毒瘾太深,难以自拔的刘明几次悔恨地喊:“要是他不死,我倾家荡产也供他吸毒,他害我害得太苦了。”

  有一次这个朋友叫刘明尝个新鲜玩艺,他吸进了第一口毒品。半个月后,他找到了朋友说的那种感觉:飘、舒服,胳膊腿儿放哪儿都不知道了,彻底找不到自己了。之后,量逐渐增大,直至打针。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刘明彻底染上了毒瘾,开始接近死神。他一天的生活从吸毒开始,从吸毒结束。而对于家,他已经没有概念了,回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要到钱。

  从此以后,刘明彻夜不归,三天两头家人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而他一回家,母亲就吓得要命,他准是又要钱来了。有时毒瘾发作的时候,刘明简直像个疯子,不光砸东西,就连自己平时非常喜欢的名牌衣服也用剪子全部剪碎,苦心收了多年的希德曼经典歌带也一盘不留地全部亲手毁掉。只要能要到钱,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那段日子,刘明的父母已习惯了半夜冒出个人影,然后噼噼啪啪地砸上一通然后甩手就走的生活了。1000、2000甚至更多,只要能暂时满足刘明,以至于他在毒瘾发作时还能想到回家来要钱,而不在外面偷或抢就已经是老人们最大的安慰了。

  为吸毒,刘明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元,而这全起因于当初对毒品的好奇和好玩儿。他不相信毒品真那么可怕,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它。“在这之前,我还没有什么能上瘾放不下的事儿。”吸毒3个月后,他尝试自己戒毒。这时,他还根本不知道戒毒到底有多痛苦。“浑身就跟针扎一样,从骨头缝里往外疼。”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浑身贴满了伤湿止痛膏,像一个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可是他没有一次成功的。教育失败痛悔三大遗憾梗心

  14年来,刘明的父母流干了泪,花空了钱,想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但刘明还是没能彻底与毒品决裂。

  刘明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在儿子身上有三大憾事。“我一直觉得我的孩子至少也要出国留学才行。”刘明父亲这种对儿子过高的期望值导致了他的第一件憾事。“我就是从小对孩子管得太严,经常动手打孩子,以至于严到孩子在学校里发生那么大的事(不上学)都不敢回家透露一个字。是我在无形中堵住了孩子的嘴。”刘明的父亲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弥补现在的一切,他一个劲地叮嘱记者,一定要告诉那些跟他一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亲情,不论孩子做错什么,都要尽可能地多说表扬的话。

  而刘明父亲的第二件憾事就是把自己的事业看得太重了,十几年来,他出的书都已有六七十万字了,可对孩子的关心却是在儿子吸毒以后的事。“现在太晚了,那个时候,我就是多花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可能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说到此处时,老人家的眼圈又红了,而坐在一旁的刘明母亲则不停地流泪。刘明的母亲告诉记者:“刘明不是个完全不懂事的孩子,在他父亲病重期间,他给他爸爸洗脚、剪指甲、鼻毛、缝纽扣,活做得比我都好。可就是这个毒想戒太难了。”

  刘明父亲认为自己做的第三件憾事就是在儿子吸毒后,还对儿子抱有错误的幻想,以为多换换新环境,就能让儿子戒掉毒,带儿子去山东、北京等地,几次辗转举家迁移,带来的结果不是让儿子远离毒品,而是让儿子误以为父母远走是想不要他了。儿子与父母的心走得越来越远,甚至后来导致儿子的心中产生了恨。本报记者 马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