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西凤千亩丢荒农田复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10:45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如何解决农田丢荒是目前潮汕地区不少乡村面临的极为棘手的问题。在世界土地日来临前夕,记者在潮阳区西胪镇西凤村采访时发现,该村在这方面已率先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在贯彻责任田体制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对全村的耕地进行科学调剂,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丢荒了近十年的1000多亩耕地全面复耕。目前,全村各种农作物长势良好,再过十几天,西凤村人将迎来耕地全面完成调剂后的首次收成。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同方服务器热力促销 引进新技术治疗前列腺

  西凤村人多地少,目前人口13000多人,耕地面积3300多亩,人均不到3分地。改革开放后,村里很多人组织建筑队到深圳、广州、珠海等地从事建筑行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专业村。可村里部分家庭也因此缺少农业劳动力,遂出现部分农田闲置的现象。

  刚开始,很多出外“闯世界”村民不愿自己的责任田丢荒,就把田地无条件给亲戚朋友耕种。随着村里青壮劳力的大量外流,“寄种”的田地越来越多,种田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少,加上肥料和农药涨价等因素影响,田地“寄种”还得贴给“收养人”肥料和农药钱。否则,没人愿意“收养”。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里出现了部分“田保姆”。可没过几年,农民种田亏本,更多的村民宁可倒贴钱也不愿耕种责任田,就连“田保姆”也不干了。到了2002年头,村里丢荒的耕地达1000多亩。

  西凤村党支部书记李钦雄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就很心疼。一大片一大片的良田白白浪费,长满齐腰高的杂草,成为老鼠的天堂。老鼠泛滥,那些没有丢荒的农田也难有好收成。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低落。“如此一来,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群众有意见,上级常批评,矛盾很多。”李钦雄说,“倘若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矛盾会更多,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

  西凤村的党员干部一致认为,村民不愿种田的原因不是懒惰,而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沿用了几十年的“人均三分地”在新形势下出现耕种成本高、效益低等弊端,只有根据市场规律和实际发展的需要,通过整合耕地资源、革新制度,逐步实现规模化耕种,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刺激农民的积极性。

  2002年,西凤村开始了第一次“耕地调剂”,把700多亩丢荒的土地统一规划为鱼池、菜园和果园用地等,然后公开出租。这种方式引起很多村民的兴趣,10多位村民分别租下了这片荒地。

  此举不仅使荒地重获生机,还造就了村里一批农业专业户,也为村集体每年增加了14万元的收入,同时村集体每年节省了10多万元的灌溉费用。“多赢”的实现更坚定了西凤人进一步改革的信心。

  今年1月1日,西凤村2000多户人家全部收到一张是否愿意继续耕种责任田的报名表。结果全村13000人,有3000多人表示愿意继续耕种责任田,10000多人表示放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这个数字,从村里耕地中划出一片1200多亩灌溉和交通比较便利的良田作为责任田进行分配,其余的则由村集体根据不同土质和灌溉条件订出每亩每年70元、80元、140元三种不同的租金,分别租给村民耕种和养殖。这一次,西凤村又增加了一大批农业大户。

  如今,走在西凤村的田地里,极目处是“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渠相通、灌得进、排得出”的标准农田,再也看不到杂草丛生的荒地,原先靠天的“干渴田”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广阔的田野上,机耕路纵横交错,宽坦笔直;排灌渠三面光滑,流水通畅;田埂边,林木葱郁,生机盎然;村民称赞最多的就是土地“调剂”带来的好处”。村党支部书记李钦雄高兴地告诉记者,“责任田+租田”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农民受益、集体收收益。

  图:原来的荒地变成丰收地

  本报讯 记者郭维洪摄影报道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