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跨越7年的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09:24 沈阳晚报

  七年前,本报独家全程报道了在沈阳生活23年的大熊猫强强生命最后的日子。今年7月初,记者专程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探访大熊猫何时能再现沈城。

  上篇:在冬季,离开你

  1976年,大熊猫“强强”离开成都动物园落户沈阳,沈阳有了第一只大熊猫,这种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查博士送你去雅典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稀动物带给沈阳人太多的欢乐。1997年,强强患上了“老年综合症”,经市政府批准,决定把强强送回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让强强在自己的家乡得到更好的照顾。

  1998年1月8日18时02分,4602航班从桃仙机场起飞,本报特派记者与动物园的专家们一道护送强强踏上了归乡路。专家初步诊断强强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并消化功能减退。中国著名动物学者何光昕评价,以强强的年龄,相当于九十高龄的人;其生命的大多数时光是在冬季气候寒冷的北方度过的,这不能不说是动物界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沈阳人和强强一道创造的。

  当年1月28日(虎年正月初一)强强病逝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走完了30年的生命历程。死因为老年性综合症。专家们表示将对强强的遗体进行解剖研究,并将制成标本永久保存。

  强强的遗体解剖后,研究人员从其卵巢中采集了已经成熟的卵细胞,经检验分析发现卵细胞严重老化,专家们最后放弃了人工授精的努力。30年守身如玉的强强不会再有子嗣———这一结果让专家们深感遗憾。

  中篇:在春天,拥有你

  恰在强强去世的这一天,世界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发起了国际性保护野生虎运动;也是从这一天起,沈阳晚报联合沈阳市动物园、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联袂推出了《沈城动物大营救》特别行动。

  强强走后,动物园和相关部门一直努力引进新的大熊猫,但始终没能如愿。4月2日,在多方努力大熊猫未能来沈的前提下,10只小熊猫的到来,让沈阳人多少减去了些许遗憾。1998年6月18日,“为了拯救濒危动物,沈阳市动物园的云豹‘昕昕’由沈阳晚报认养”,金光闪闪的牌匾挂在了动物园的云豹馆内。作为动物大营救的发起单位,本报为这次营救行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云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善奔跑跳跃,行动快速,反应敏捷;名昕昕,意味着晚报的新闻与版面不断出新,读者心心相印,报纸办得欣欣向荣。

  1998年的春天,沈阳奏响了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交响乐,沈阳人与动物们一道,谱写了“相互拥有,共沐爱河”的美妙乐章。

  然而,因缺少了大熊猫的独奏,这曲乐章并不十全十美。随后的日子里,沈阳市动物园搬迁到冰川动物乐园(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也增添了许多珍稀的动物,但人们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在沈阳看到国宝大熊猫!

  今年7月4日,本报记者独家打探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只活体大熊猫极可能在近期内抵达冰川动物乐园。为此,本报提前派记者前往大熊猫强强的故乡,再访国宝故地。

  下篇:在夏日,盼望你2004年7月4日,冰川动物乐园。

  冰川动物乐园内一所玻璃房子特别惹眼,据工作人员称,这幢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建筑是专为大熊猫准备的府邸,而大熊猫究竟何时来沈,动物园的相关人士均保持缄默;这又给大熊猫入沈增加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据可靠消息证实,曾多年陪伴大熊猫强强的饲养员冯惠芳,已开始适应动物园的饲养工作,这位与大熊猫紧紧连在一起的关键人物,在冰川动物乐园出现似乎更加证实了传闻的真实性。

  经过记者多方探访,终于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冰川动物乐园内部人士处得到线索———冰川动物乐园正与外界就大熊猫来沈进行磋商,且目标基本上锁定为强强的故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2004年7月5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阔别七年,基地里的景致如昨———修竹掩映,树影婆娑。科研楼前的熊猫雕塑依然挺立,熊猫馆里的国宝们仍然活泼可爱。

  动管部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本报记者,这位负责人清楚地记得七年前记者护送大熊猫强强来到基地的情景———“强强的遗体已制成标本,在基地的展览馆里永久对外展出,以纪念沈阳人与熊猫共同创造的奇迹。”

  在基地展览馆的三楼展厅里,记者一眼认出了强强熟悉的身影,经过专门处理后的标本栩栩如生。在强强面前,记者提出了沈阳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大熊猫何时能再现沈阳?!

  这个敏感问题的答案让记者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基地安排专人引领记者参观了基地的所有熊猫馆。从大熊猫的产房到未满周岁的幼体熊猫馆以及亚成体、成体馆等,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整个基地有熊猫42只,是基地建成以来种群最多的时期。多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不断来此进行科学研究与交流。

  熊猫基地建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人扩大大熊猫种群数量,经野化训练和适应性过渡阶段后,最终将其放归大自然,以扩大和复壮野生种群,维持和提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延续该物种,让其与人类共存。自1980年成都动物园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冷冻精液繁殖成活大熊猫以来,在仅有6只大熊猫的基础上,繁育成活大熊猫57胎,产仔87只。

  这些得到熊猫基地精心呵护的大熊猫,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全世界,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其中包括沈阳的大熊猫强强和近日从日本返回熊猫基地的大熊猫雄浜。刚刚回到基地的雄浜正接受隔离观察,状态良好;而曾在沈阳生活过的大熊猫强强,是生活在国内纬度最高地区的大熊猫,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存活年龄最长的熊猫之一。与外界进行大熊猫的交流,国家有关部门有严格的规定和控制,熊猫基地将在法律法规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继续做好熊猫交流工作。

  两个小时过去了,熊猫基地负责人对大熊猫能否来沈一直避而不答。然而,当记者搭乘出租车离开基地的途中与司机闲聊时,意外得知近期该司机先后载乘了几批沈阳人来基地,言谈内容多与熊猫有关;在当天中午,还有一位冰川动物乐园的兽医进入熊猫基地……种种迹象表明,沈阳的“大熊猫工作”正在进行中……

  7月11日,喜讯传来,沈阳冰川动物乐园将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引进一只雄性大熊猫“哈兰”。本报记者李岩孙洪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