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初中物理课本为何屡错不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10:59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据新华网电“规范的语法是用来解释科学的前提。教材编者的语言水平代表国家级水平,决不能含糊了事。”前天上午,福建福清市柏仙中学物理教师莫遵通到媒体焦虑地说,“初中物理课本语法漏洞百出,4年间我不知写了多少反映材料,却没有引起关注。”

  莫老师今年57岁,教了24年物理。鉴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上语病屡错不纠的现象,2000年起,他就开始写信四处反映。莫老师随带的材料显示,他除了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写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查博士送你去雅典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信外,还向哈尔滨大学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提过意见。但由于“人微言轻”,这些宝贵的修改意见,一直被自视甚高的“写教材的人”搁置一旁。

  2001年12月,教育部推出新版初中物理教科书。莫老师痛心疾首地发现,新版教材中旧错没改反添新错,甚至连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也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出版部门的“沉默”,让莫遵通十分失望。

  莫老师拿出《初中物理》第一、二、三册说:“第一册至少错了10处;第二册第二章一开篇就错了;第三册也错了不少。”莫老师把教材中的错误归成语法、语句、概念三部分:

  一、语法错误

  第一册14页习题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法”谓宾搭配不当,后应加上“示意图”才让语句明白通顺。

  第一册116页,倒数第二行“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这句话说不通,句号前应加上“的作用”。

  第二册44页,实验中“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玻璃棒、橡胶棒或塑料棒上摩擦几下,然后把棒靠近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品,会看到什么现象?”应该加个“分别”。

  二、语句矛盾

  第一册161页中有关马德堡实验那一段:两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明明“拼命”“都不能把它们拉开”,可最后还是“用尽全力”把两个半球拉开了,令人啼笑皆非。

  三、概念混淆

  第一册中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这个“力”应该是“外力”。如果按课本解释的话,还将产生许多歧义。

  第二册第二章标题是“分子动理论”,让人摸不清头脑。到底是关于分子“动”的理论?还是“分子动”的理论?事实上,它就是“分子运动论”。

  莫老师说,上面列举的只是几个较为明显的错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其他教科书中同样有错误。他愤怒地说:“教育是基础,像这样的教科书岂不误人子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