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就图让农民富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6:4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孙 巍 本报通讯员 徐 腾

  一个中国国际(日照)茶博会为日照市赢得了近亿元的销售合同,有400多万元的交易现金送到了当地农民的手中,这在日照市还是“破天荒”的事。

  这背后包含着日照市茶叶试验站站长袁洪刚的心血。这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家致力于茶叶技术推广20多年,如今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日照绿茶已发展到12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出生在沂南农民家庭的袁洪刚,对祖辈嗜茶又囊中羞涩的窘迫,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79年,他如愿考入了临沂农校,攻读茶叶专业。

  1980年春天,袁洪刚来到原日照县巨峰公社的后黄埠村实习时,看到茶农正在修剪因冻害而清枯的茶树,村茶园的刘队长眼含泪花拿着冻死的枝条给他看。辛辛苦苦一年的劳作换来的是失望,这深深地刺痛着袁洪刚。

  南茶北引从1966年开始,茶树越冬技术一直无法突破。当时,一些茶叶专家对山东发展茶叶持怀疑态度。

  袁洪刚毕业后正式走上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岗位。当同行们选择“短平快”的科研项目作研究时,他却选择了专家“判死刑”的茶树越冬技术——立项主持了“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课题。

  在项目实施中,为拿到第一手材料,袁洪刚克服生活和交通的不便,遍访整个山东茶区,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记录下来5本宝贵的笔记,并从全省历次冻害中的茶树中选择出一批表现抗冻性较强的单株。此项研究成果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奖。

  为彻底解决茶树越冬的问题,1992年冬,袁洪刚在莒县搞起了全省第一个茶树大棚,不仅解决了茶树越冬问题,而且反季节茶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目前全省发展大棚茶2万多亩,袁洪刚的第一个大棚就是引子。

  茶叶从农副产品到商品,需要按市场标准生产。1994年,袁洪刚又领命创建了名优茶公司。一次,他在涛雒镇赵家庄子村给茶农示范炒茶,为让茶农真正掌握炒青技术,他一干10多个小时,炒锅把他的手烙得黑红。全省已有近百名农民技术员,通过他学会了炒青技术。

  对于茶叶新技术的推广,袁洪刚有点“犟”脾气。1997年,日照市许多茶树出现衰老的症状,他就在春夏之交推广茶树上部重剪、下部更新的技术。当时茶农都不理解,生怕把茶树剪死了。他来到茶叶已形成规模的薄家口子村,对村支书薄子双说:“剪死了我负责!”

  结果,薄子双的0.7亩茶园按袁洪刚的技术操作,当年更新当年扣棚,收入1.8万元。薄家口子村成了日照市第一个大棚茶村,也成了袁洪刚新技术推广的基地。

  多年来,袁洪刚凭着一股痴劲积累了600多万字的数据,整理了20多万字的茶叶技术推广资料。仅在“九五”期间,就编写茶叶实用技术资料60余篇,撰写培训教材50余期,培训人员达1万多人次。与此同时,日照市绿茶每亩的产值由1993年1000元,上升到现在的每亩4000元至1万元。

  有人给袁洪刚泼冷水说:“你整天上茶园跑也没见你捞到好处,和农民打交道,连顿饭都混不上图啥?”袁洪刚说:“我就觉得日照绿茶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图什么,就图让农民富起来,对得起咱技术人员的良心。”编辑: 相关文章上一条:下一条:神奇的杀虫灯:::专刊推荐 :::

  人物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丰收

  都市女性现代教育

  资讯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速读

  往事青 未 了

  健 康法鉴

  人文阅读::: 新闻专题 :::-- 大众网 总编在线--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联系方式Copycenter(C) 2001-2002 dzwww.com. All centersReserved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Email:鲁ICP证000100号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