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在中国盛开的樱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9:22 千华网-鞍山日报

  她原是一位日本人,却在年少时为了一份执著留在中国,直到生命的结束。

  她在中国参加革命和建设的五十九年时间里,有整整三十三年的时光是在鞍山度过的。于是,当2004年5月她在北京辞世时,我们有理由记住她的名字———叶绮。

  信念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叶绮原名野崎绫子,1929年出生在日本东京,六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

  1945年,叶绮的父母回国时,15岁的叶绮却执意留在中国,她的想法简单明了:“和日本帝国主义决裂,参加中国革命。”于是,做植物学家的父亲把她托付给当时中共吉林省主要领导人袁任远。袁任远很欣赏年少志高的叶绮,他对叶绮的父亲说:“请你放心,我们党是国际主义的党,只要本人愿意跟着我们走,我们一定培养她。”就这样,还是一名少女的叶绮留在了中国。

  随后,叶绮投入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她先是在吉林日报社协助校对,后又加入到八路军二十四旅。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叶绮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调剂士。尽管她没有象战士们那样冲锋陷阵,却在另一条无声的战场上浴血奋斗着——为了将士们的安全,她多次以自己身体做药理实验,甚至不顾生死用缴获的日军鼠疫疫苗在自身上做着人体试验……

  1948年10月,叶绮被组织上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诊断系就读,从此她的人生翻开新的一页。

  来鞍

  1952年是叶绮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22岁的叶绮来到了鞍山,她在日后的回忆中这样叙述道———

  “1952年,我正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中央向全国号召支援鞍钢。当时鞍山需要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即市中心医院),组织上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抽调医生,但是学校指派的医生不愿意去,其他人也有一定困难,我知道后就主动找组织表示愿意去鞍钢,最后组织批准了。”

  到达鞍山后,叶绮从一名普通医生做起,先后历任市中心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科主任等职。这期间,她结婚生子、加入中国国籍(同时保留日本国籍)、入党提干,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在鞍山度过,直到1985年她被调离鞍山,叶绮在鞍山整整度过了三十三年的时光。

  这三十三年的时光里,叶绮救治过无数病人,比如,1965年辽宁发生特大洪水期间,叶绮率领医疗队先后救治了近万名病人,成功抢救了46名危重病人……

  这三十三年的时光里,叶绮留给同事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她开朗大方、乐于助人。五十年代末,我刚到市中心医院时和叶绮同一个科室。有一天轮到我值夜班,叶绮得知我是第一次值夜班,就主动留在医院里,她对我说‘我一晚上都在隔壁,你有什么困难马上叫我’,我当时挺感动,觉得这个人真热心。”

  “有一年,我到乡下给农民治病,在一家农户的桌子上竟看到一张叶绮的照片。原来,那户主人曾得过严重的心脏病,叶绮治好了他的病,又对他特别好,所以那户人家一直记得叶绮。能让病人这么记着,这是我们医生无尚的荣誉。”

  “叶绮的医术相当好。1983年,尼崎市日中友协会长赤田先生途经鞍山时突发心脏病,生命垂危。叶绮利用火车站贵宾室就地进行了十二小时的抢救,终使赤田先生起死回生。日本各大报刊争相报导此事,尼崎市政府还专门表彰了叶绮。”

  由于高超的医术,叶绮还得以与老一辈革命家蔡畅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

  文革前,蔡畅到鞍山汤岗子理疗医院疗养。当时,尽管北京方面派了一位保健医生,但此人不是心脏专科临床大夫,一旦发生情况,还需要鞍山方面的协助。于是,鞍山市委决定派叶绮做蔡畅在鞍期间的贴身保健医。

  “蔡大姐非常关心我,她对我说:‘你一个日本姑娘,又当军人又当大夫,又加入中国国籍为中国人服务,真了不起呀。你要好好努力,为女同胞争气。她又问我,‘组织上让你参加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吗?’我点点了头,蔡大姐显出很高兴的样子……”多年后,叶绮这样回忆着。

  文革期间,动荡的环境使得叶绮与日本亲人失去了联系,这是一件令叶绮十分痛苦的事情。但是,在文革还没有结束的1975年,叶绮却意外见到了日中友协首席顾问藤田茂先生,并于当年赴日探亲,与阔别三十年的母亲(其父已去世)重逢。后来,叶绮才知道,这一切都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得以实现的———

  “1972年,藤田茂先生应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邀请率团到中国访问。总理会见他时,藤田茂问起我的下落,总理回答说:‘请放心,叶绮很好、很健康、很努力上进,她在鞍山工作,已成为当地颇受广大人民爱戴的著名医生’。随后,总理又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还特别强调我的家庭很幸福。

  1975年,已经病重的周总理还不忘我的事情,在他的亲自安排下,我与藤田茂先生在天津会面,同年,我又生平第一次赴日探亲。所以,我对周总理怀有很深的敬意。1976年他去世时,我特别难过。”

  “特殊的出身”还使得叶绮在“入党”过程中“与众不同”。她曾这样回忆道———

  “1952年我到鞍山后,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个日本遗孤。有一次,市委书记杨士杰问我有什么困难时,我忍不住说‘很多人不了解我,怕他们背后猜疑我”,杨士杰当即安慰我‘你和我们是一样的,怕什么’。但是,我入党心切,感到有必要澄清一下自愿参加革命的情况,就写信给袁任远请他出面证明,袁任远在回信中说:‘关于你和你父亲的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组织上又找我谈话,告诉我,关于我袁老还有指示:‘叶绮是我们国际友人留下的后代,你们要好好关心她培养她。’这之后,《人民中国》日文版刊登了此事。”

  1973年,当叶绮终于被批准为中共党员时,她高兴得几乎彻夜未眠,因为,这意味着她的人生信念开始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升华着。

  赴京

  1985年,叶绮的人生再度发生转折。这一年,她被调往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工作。这时,她已经56岁。人生在渐近黄昏时分,开始了另一段她所始料不及却十分热爱的行程。

  说起叶绮赴京,还有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经过———

  “文革结束后,国家筹建中日友好医院。当时,几位专家和教授推荐我到该院工作,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认为尽管我是中国公民又是党员,但我毕竟是日本人的血统,‘这种人不能用’。此事在知情人中特别是老干部中引起了舆论,我闻讯后感到震惊和侮辱。这对我是实行种族歧视,同时也是违反了党的宗旨。我有中国公民的一切权利,有党员的一切权利。于是,我给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写信,表达了我的不解和愿望。很快,总书记做出批示,批准我调入中日友好医院,目的是让我做中日两国之间的桥梁。此事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二十多种语言向世界广播后,产生了国际影响。”

  叶绮赴京一事还得到了原鞍山市委书记杨克冰的大力支持。杨克冰给中央领导写信积极推荐叶绮,并对叶绮说:“你医术高,日语又那么好,你不去谁去”。当叶绮被调入北京后,杨克冰每年都给她打去电话,了解她的工作生活情况,令叶绮甚为感动。

  在中日友好医院期间,叶绮始终“向着做好中日桥梁的目标”工作着生活着。繁忙的工作中,她先后担任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外宾门诊部主任、国际医疗部医疗总监等职,并多次抢救过濒临死亡的日本病人,比如日本驻华使馆官员二人、JICA石油专家石板、日本政府议员北员安定……利用业余时间,叶绮还出版了《东赢奇葩》、《我和中国》、《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向中国人介绍日本杰出女性、向日本人介绍古老的中国。1989年,叶绮借回国探亲之机,应邀做了《我在中国得到的精神财富》的讲演,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她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令听者唏嘘不已。

  鉴于叶绮所做出的贡献,中日两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次表彰叶绮。国务院颁发给叶绮知识分子特殊贡献证书;日本天皇、皇后授予她皇室大银杯、宝冠勋章;日本政府授予她日本外务大臣奖;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授予她国际协力功劳奖。

  就在叶绮去世前夕,她还在为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辑出版的《友谊铸春秋——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日本人》一书提供资料、撰写文章。于是,当她在今年五月辞世时,该学会在悼词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日本人,叶绮大夫从年轻时即投身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把自己完全融化到中国和中国人民中间。她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无数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不管他们的地位如何;她用独特的身份和经历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起到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最为难得的是,数十年来,她又始终如一地把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信念,贯穿到日常的具体行动当中,未曾有丝毫懈怠……正因为此,她博得了人们普遍的尊敬和爱戴。”

  ……当年,还是少女的叶绮凭着执著的信念,只身留在了中国。而在日后的人生岁月中,她始终向着那份信念———“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奋斗着。

  记者姗悦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