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诊”自杀行为:避免跳楼需要自杀干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4:55 浙江在线 | |||||||||
13日,一位轻生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纵身跳下北京市西单中友百货六层。面对频频上演的跳楼悲剧,有关专家在痛心之余,对自杀行为进行了“会诊”。 心理学家:跳楼者分三种 根据心理学家分析,跳楼自杀者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自杀者觉得生活失去意义,长期表现出厌世情绪,很多抑郁症患者大都有这样的表现。这类自杀者有明显的征兆,如果各方面能够细心观察,悲剧应该可以避免。 第二类自杀者一般在自杀前遇到过挫折,情急之下不考虑后果而选择自杀。这种情况有时征兆不太明显,比较难防范。 第三类自杀者有一些目的,由于事情得不到解决,不得已采取自杀的形式威胁他人,以期达到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少良说,很大一部分自杀者选择轻生的原因是由于生活压力较大,他们承受不了而选择了逃避现实。 专家呼吁:建立自杀干预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外建立有比较完善的自杀干预机制,这套机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心理卫生热线。很多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希望与人沟通,有拨打心理卫生热线的需求。热线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会与自杀者谈想法,在尽量劝解自杀者并拖延时间的同时,监控电话从何处打来,通过电信局查明地点,最终由警方前往现场救人。 在北京,目前仅有2002年12月成立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一家机构从事自杀干预工作,提供24小时危机热线服务。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杀干预机制。来源:北京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