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两学者研究6年论证《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11:35 辽沈晚报 | |||||||||
《红楼梦》原书的楔子中有一段话,它告诉读者,《红楼梦》来源于石头上所记的故事,由空空道人抄录下来,经曹雪芹修改、增删后编撰成书。 百年以来,关于曹雪芹是否是《红楼梦》作者的争论从未停止,即使到了近代,专家们陆续肯定了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但又有研究者注意到《红楼梦》所表现出的士大夫生活细节与曹雪芹的坎坷生平相对照有着不符之处。
最近,抚顺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傅波和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抚顺市政府处级调研员钟长山历经6年研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吴梅村是《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的真正作者,曹雪芹“只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重要增删、编修者”。 “曹雪芹不是作者” 相对于城市规模,抚顺市的社科界学术活动一直非常活跃,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抚顺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傅波和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抚顺市政府处级调研员钟长山相互探讨起了《红楼梦》,2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件事情:《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6年苦苦研究之后,2人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曹雪芹并非《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傅波告诉记者,曹雪芹为《红楼梦》的整理者这是不容质疑的。在较早的甲戌本《红楼梦》中记载着:“(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记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研究《红楼梦》作者已经多年的钟长山表示:这段话已明确指出曹雪芹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另一个较早版本的《红楼梦》———程伟元乾隆五十六年最早刻本的序文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傅波表示,从他们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可见《红楼梦》从开始流传时起,都不曾说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直到近代,专家们的一番考证,才最终形成《红楼梦》作者就是曹雪芹。 那曹雪芹干什么了 但傅波和钟长山表示,曹雪芹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增删、编修者,家道败落的曹雪芹在得到《红楼梦》这部小说后,对前八十回进行了整理改动和润色,一些不妥的语言也进行了修改,而后四十回曹雪芹尚未来得及修改就去世了,因此,没整理好的后四十回一方面证明了曹雪芹对前八十回修改的妥当,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物和细节中,也证明了前八十回是经过修改的。 对于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的依据,傅波和钟长山找了很多,比如说:他们注意到,曹雪芹如果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不会通过焦大、柳湘莲之口,当面辱骂曹家列祖列宗,也不会通过尤三姐托梦来诋毁他的列祖列宗。 傅波和钟长山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以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写出宛如帝王的生活场景,大量的细节如不是生活在其中,在当时那个年代很难靠想像描写出来。 作者为什么是吴梅村 傅波和钟长山认为,《红楼梦》中,“悼红轩”、“怡红院”、“红楼梦”等一些名词不是凭空而来。只有清初的明朝遗老才能写得出来,事实上明朝遗老在清初也写过大量的反清复明诗词文章。曹雪芹身处文纲森严的雍乾王朝,不会有如此气魄。 那么谁会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呢?通过仔细研究《红楼梦》,傅波和钟长山发现,较早版本的《红楼梦》中记载:“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这句话也引起了不少红学界的争论,怀疑者认为,有可能吴玉峰或者孔梅溪或者棠村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但是当傅波和钟长山把上述几个人名进行了一番组合,结果出现了吴梅村3个字。 傅波和钟长山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牵强附会,他们解释称,很有可能是后人担心作者因写作《红楼梦》而落入残酷的文字狱,因此采用了如此隐讳的方式把作者的姓名隐含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许多人物、场景的生活原型都能在吴梅村诗中找到。如《清凉山赞佛诗》是根据清世祖和董小婉的爱情传说所作。《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与清世祖和董小婉的爱情传说极其相似。曾有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江南名士吴梅村当作了贾宝玉的原型。 另外,由于《红楼梦》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而吴梅村恰好也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吴梅村的政治观点同《红楼梦》创作主题相合。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曹雪芹难以维持生活的窘境来看,曾经隐居十年的吴梅村具有写作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的时间。 吴梅村其人 吴梅村其实叫吴伟业,梅村是他的号,他的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脍炙人口,根据有关记载,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进士。吴伟业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14岁即能写一手好文章。明崇祯四年,他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进士。当时有人为了攻击主考官周廷儒,连及吴伟业。崇祯帝亲自审阅了他的试卷,作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的批示,这场风波才算平息。此时,吴伟业尚未成婚,崇祯帝又特赐他归里娶亲,荣极一时,以后,他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左中允、左庶子等职。后来,他在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因与把持朝政的权奸马士曲等不合,居官两月就辞官归里。明亡后,他闭门不出。写下了不少悯时伤世之作,如《避乱》、《读史杂感》、《琵琶行》、《圆圆曲》等,诗风趋于沉郁苍凉。 清顺治十年,朝廷征诏至,他再三推辞不过遂任秘书院侍讲、国子监酒。清顺治十三年,因丧母辞官回家,以后一直居家不仕。 傅波和钟长山同时指出,从吴梅村简历可知,他一生坎坷,经历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斗争,因“吊明之亡”随时有入狱的危险,“牵累几至破家”。这一经历使他本人吊明之亡的感情加以升华,对清产生了愤恨,而这种对封建官僚社会的深恶痛绝之情,却因有所避忌只能用“不能补天”的顽石来做喻托,通过闺友闺情而披露自己一段极不寻常的情感史话和政治主张。所以他是有写《红楼梦》这样一部明为“不涉及朝廷”,而实为揭露清朝之失的长篇巨著的思想基础。 目前,傅波和钟长山已经把自己关于《红楼梦》作者新考的观点开始向外界披露,同时,2人也表示,关于《红楼梦》作者之说,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希望国内外红学界有关专家针对他们的观点给予指导。( 辽沈晚报 于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