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三头小虎鲸带伤近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13:46 海峡网-厦门晚报
  昨天下午3只小虎鲸进入厦门近海,两只稍纵即逝,另一只经救治后被送往青屿海域放生

  记者 宁炜 陈进容 实习生 韩师斯 通讯员 蔡立波 张荔锋

  记者出海寻找

  昨天下午3时许,一位作业工人打进本报市民热线激动地说:“你们快来看啊!环岛路这里有三条白海豚快死了。”

  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工人所在的位置在会展中心沿环岛路往何厝方向大约1公里处,站在这里往海面望去,大约在离岸1公里处,两个黑色、长条状物体并列在一起,在距离这两个黑色物体大约20多米的地方,游弋着另一黑色物体,它们都随着海浪起伏。

  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我在20多分钟前就看到了,确实是白海豚,当时它们在离岸差不多20来米远的地方,我看得很清楚。他信誓旦旦道:“我保证,其中一条绝对是快死了,它喘着气,头部有擦伤,我看到红红的一块,不知道是不是流血了。”

  记者注意到,当时的海面风浪不大不小,看起来海水刚刚涨过,所以海面比平常要高,那团黑色物体在海水拍打下起起伏伏,但并没有快速的游动。

  为了看个究竟,记者一边给有关部门报信,一边试图寻找船只下海看个究竟。记者往何厝方向走了500米,到了一处避风坞,一位船老大同意驾船载记者出海。

  进入海上后,记者才发现,在海上的孤舟搜寻,和站在岸上观望是两回事,茫茫的大海,颠簸的甲板,站都站不稳。

  最要命的是,跟在陆地上有参照物不一样,在海上,失去参照物进行目测十分困难。在茫茫大海搜寻了10多分钟,没有任何收获,忽然,记者看到海面一块黑色物体,船老大马上将船掉头驶去,靠近后才发现那是一个黑色浮球。

  又找了10分钟,还是一无所获,船老大断言:“你们肯定在岸上把浮球或者轮胎看成海豚了”。争执间,惊喜出现了,在我们船只不远处,忽然有两头鲸豚类动物一下子跃出水面,它们旋即没入水中,绕了半圈后又浮出水面。

  我们的船只慢慢靠近,终于看清了,这是两只并列起伏的深灰色的豚类,两只的个头几乎一样大,体长大约150厘米左右,头部圆圆的,憨态可爱,尾鳍像一把大扇子,整体头大体长,呈蝌蚪状。

  看到船只慢慢靠近,两只豚类并没有迅速游离,反而朝我们的方向迅速游来。为了避免伤害到它们,船老大赶紧转舵,船身剧烈一晃,记者躲闪不及,整个人一屁股跌坐在甲板上,手上的采访本咕咚坠入海中。

  等到快到船边了,这一对伙伴又齐刷刷地掉转头与船舷并排,之后,又转身背离我们的船只游开了。在它们转身离去时,记者注意到两只豚类都有伤口,一只在头部有明显擦伤,有些表皮溃疡,另一只的尾鳍出现明显的刮痕,本来深蓝色的尾鳍有一部分露出白森森的肉来。

  10分钟后,这两只鲸豚慢慢往九龙江方向游去。

  在记者刚刚发现这两只鲸豚时,在附近也有一只同样大小的鲸豚,但当另外两头并列游走后,记者回头想再找这只“孤独”的同类时,它也不见了。下午4时许,记者与船老大回到澳口。

  救起一只

  接近成年的小虎鲸

  长约两米,重100多公斤鲸

  记者上岸后,又有人报告海面上发现一头“大鱼”。17点10分左右,海洋综合执法支队赶往现场,发现在离岸10米左右的海面上,果真有一只鲸豚类生物缓慢地由东向西游动,它的游泳速度很慢,背鳍上有伤。

  支队人员立即向市海洋渔业局反映情况。在得到救助命令之后,他们马上与厦门“海底世界”取得联系。

  19点左右,“海底世界”的4个潜水员和3个技术人员带着担架、药品和医疗器械赶到现场。通过初步辨认,“海底世界”林馆长确认那不是白海豚,可能是“伪虎鲸”。技术人员又根据它的牙齿、体长和生殖腺判断它是一只约为两岁的幼鲸。

  (今天上午,经仔细研究,确认这是一头小虎鲸。而且是一头接近成年的小虎鲸。)

  把这只身长2.1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小虎鲸从大海里弄到大船上费了不少的劲。三个潜水员先下到海里,其中两个人紧紧把它抱住防止它逃脱,第三个潜水员再用担架把它兜住,三人合力将它抬上快艇,然后用快艇运送到离岸100多米的大船上。

  技术人员先给这只受伤的小虎鲸注射消炎药品,再输液,又测量了相关数据。技术人员初步判断它的伤已无大碍,便决定在简单处理伤口之后将它放回大海,让伤口自然愈合。

  21点30左右,大家用大船把它送到青屿海域,将其放生。众人目送它游向深海,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白海豚?江豚?

  伪虎鲸?小虎鲸!

  这些海上来客的身份判定一波四折

  热心市民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报料的时候,认为他们看到白海豚了,异常兴奋。渔民们也说,这些是白海豚的幼仔,就是这种颜色,只有成年的白海豚才是粉红色、白色或者上面有花斑。

  厦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看了记者拍的照片。他说,从图片上看,它没有突出的吻部,应该不是白海豚而是江豚。他说,江豚的生活区域在外海,一般不会来到像厦门湾这样的内海,但是在这里发现也很正常。虽然,导致江豚进入河口内湾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厦门已经多次发现过江豚,有的死在沙滩上,有的漂浮在海面。

  据介绍,江豚一般是集群活动,所以一次发现几只在一起是可能的。它的背鳍似乎受了伤,初步判断应该是受到外力的作用,被不明物体刮伤所致,但是是被动还是主动则无法判断。

  一直到昨天晚上,专家在施救的时候,认为这是一只伪虎鲸,又叫伪逆戟鲸,在厦门海域难得一见。

  今天上午,记者得到最新消息,那只黑色的鲸豚原来是小虎鲸。据海底世界林馆长介绍,小虎鲸常与伪虎鲸误判,因为其都属于黑鲸,而且体态较为类似,头形,背鳍及胸鳍为判别特征。小虎鲸体形约小一倍,背鳍较大,两者在唇附近有白色纹,腹部亦有白斑。林馆长说,昨天发现的那一只的体态特征与小虎鲸完全吻合。

  林馆长介绍说,小虎鲸和虎鲸都是黑鲸,但同类不同种。

  林馆长告诉记者,厦门海域有记录以来,这是第一次发现小虎鲸。据记载,1995年台湾南部一个军港曾经发现过10到20头小虎鲸。

  资料链接:小虎鲸

  小虎鲸(Feresaattenuata)又名小逆戟鲸,初生80厘米,成年2.1-2.6米。初生重量不详,成年重量110-170公斤。体色深,体型粗壮,披肩部位呈深色,头部浑圆,没有嘴喙,体侧呈淡灰色,腹部呈白色,有些个体有白色的下巴,钩状背鳍明显,短胸鳍略呈圆形,通常难以捉摸,游泳时很活跃。小虎鲸难以接近,自己会躲避船只,然而曾有船首乘浪与船尾乘浪的记录。偶尔可见漂浮,尤其是在晴朗的日子里。曾观察到浮窥、鲸尾击浪及跃身击浪,但是不常进行空中翻腾。行动活泼,浮升时,头部通常会举出水面,逃命时则会完全跃离海面。小群会以整齐划一的队形并肩同游。经常搁浅。小虎鲸一般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的外海水域。

  C等新闻线索

  奖金150元

  请提供者李先生与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联系。

  奖金由厦门平安寿险提供 奖金150元
这对小虎鲸一直形影不离,尾部的伤痕清晰可见

小虎鲸的头部

往尾巴打针

救助人员正在安慰受伤的小虎鲸

  宁炜 陈进容 摄

  (厦门晚报)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