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首次出现“哭吧” 每小时收费50元生意兴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2:38 新闻晨报

  屋子不大,一张桌子占了大半个地方,桌子上摆着风油精、花露水等“催泪工具”。窗子关得紧紧的,遮着厚厚的窗帘,一位轻生被救的年轻女子斜靠在屋角的沙发上不停抽泣,并向“吧主”罗俊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与男友热恋6年,可一个月前却突然分手,她为此两次陷入绝望。从下午3时开始,这个女孩“号啕大哭”了3个小时,最后终于放弃轻生念头。临走前,欣喜不已的女孩母亲当即拿出400元予以酬谢。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这是近日发生在南京首家“哭吧”的真实一幕。据“吧主”罗俊介绍,“哭吧”主要是为那些需要情感宣泄的都市人群,提供一处隐秘的“哭之场所”,靠别人的泪水赚钱,按每小时50元收费,据称每月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但是,有关专家却对此提出异议,心理危机干预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且从业人员须有相应资质,何况其商业目的的操作模式也令人担忧。

  “哭吧”诞生

  这家名为“好心情”的哭吧,位于南京市升州路某宾馆,远远就能看见拐角尽头“哭吧”的大红招牌。

  “哭吧”并不大,八九平方米的面积,除了中间一张办公桌,剩下的空间没多少。“情感倾诉,每小时50元”的告示放在桌上醒目的位置,旁边还有风油精、花露水,而一包面巾纸只剩下了空塑料袋,地上扔满纸团。

  “刚送走了一位女顾客。她在这里哭了两个多小时,之前还给我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吧主”罗俊非常疲惫,说话有些嘶哑。

  今年44岁的罗俊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2003年,罗俊决定从机关辞职下海,眼见自己一位好友中年丧妻、幼女无人照料的悲惨境遇,他决定开办“丘比特”中介服务中心,专门为人牵线搭桥寻找爱侣。

  同时受广播电台节目的启发,罗俊开通了“丘比特”情感倾诉热线,专门为受情感问题困扰而无法自拔的人们提供宣泄的渠道。

  “但开办之后,我的大部分精力被占用,经济状况也受到很大影响。”罗俊说,从白天至深夜,情感倾诉的电话一直不停。“这些电话都不收费,加上做广告的费用,‘情感中介’逐渐入不敷出。”

  “受到网吧、酒吧之类‘吧文化’的启发,我想不如开个‘哭吧’,为人们提供一个哭泣发泄的场所,按每小时50元收费,收入也能有所保证。”

  女性是眷顾常客

  “我当时没别的想法,只想死。”陆小姐回忆过去时还是显得有些痛苦,“4年的恋情在一天里全部化为泡影。”就在领结婚证的前一天,男友十分认真地告诉她,他决定分手了,因为感觉两人地位不合适。

  她当时精神几乎崩溃了,连续20多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我感觉非常丢人,没脸向父母和同事诉说。”她曾经想过割腕,后来还买了安眠药,但一直没有机会自杀,就在极度压抑中,她看到了“丘比特”倾诉热线。

  在经过几次电话咨询后,她来到了“哭吧”。前后往返4次的陆小姐最终相信了罗俊,并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在“哭吧”内,她整整痛哭了2个多小时,心情顺畅愉悦了很多。

  “现在,我已经结婚了。”陆小姐满脸幸福,“还是罗俊给介绍的男友呢。”

  据罗俊介绍,“哭吧”的大多数顾客是女性,她们常常受失恋、离婚、失子等情感问题困扰,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和场所。在这里大哭宣泄一场后,她们中的大部分能恢复心理平衡,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据他介绍,现在除了江苏本省的盐城、扬州、南通、无锡等地外,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地都有人慕名而来。

  男儿有泪也会弹

  “哭吧”里播放着刘德华低沉悲壮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小陈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头埋在双臂间,肩膀随着抽泣而不停颤动。

  在无锡工作的小陈是赶在周末时间专程来“哭吧”的。

  就在几个月前,与小陈相恋两年的女友提出分手了,这对他是一个打击。“我把全部的真情投入到爱情中,结果到最后竟然是一场空。”小陈抽泣着。

  小陈觉得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他曾经借酒消愁,曾经打过沙袋,但心头的痛仍无法抹去。朋友和父母的劝说也是收效甚微。

  “哭过之后,我的心情舒畅了很多,不再堵得难受。”他说,以前不敢哭,是因为老是怕被别人嘲笑,现在有了这个场所,对像他这样的男人帮助太大了。

  在南京市街头,晨报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表示不知道“哭吧”的存在,并对此做法感到有点迷惑不解,更多的则是表现出了不屑一顾。

  南京市脑科医院精神医学专家翟书涛对记者说,“哭吧”作为一种心理宣泄的场所,固然有其积极有利的一面,但对其商业目的的操作模式和从业人员资质表示担忧。翟书涛是国内著名的自杀学研究专家之一,而其所在的南京市脑科医院在全国最先建立自杀危机干预研究,并于近日挂牌成立心理危机医疗救治中心,对自杀进行系统干预和救治。

  “自杀的预防,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哭吧’作为一种社会参与方式,为人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自杀的发生,使具有自杀苗头的人的心理、精神回复。”但翟书涛教授还指出,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单一的原因引起的,它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救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很多时候不是大哭一场就能解决的。我们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尽快规范这个行业,从业人员须由我们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避免唯利是图的商业化操作造成不良后果。”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李晓文教授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人的情绪和心情是相对应的,有时哭泣可以达到发泄的目的,但是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这种调节情绪的方式不是很好,当然日本时下流行的痛打橡皮人的做法更不宜提倡。”李晓文对“哭吧”的效果尚持怀疑态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搞好邻里、同事、家人之间的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处理此类问题。( 作者:□晨报特派记者李锐)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