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生代”离传统文化有多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15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图①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新生代”还将保存多少“中国味”?何政东 摄
  图②一所小学组织学生学习传统舞狮表演,参与的孩子都颇感形式新颖。阿灿 摄

  本报记者 段炼 实习生 梁芬

  最近,北京和广州的媒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部分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的认知明显不足。

  事实上,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在“新生代”们被英语、肯德基和互联网包围着的今天,他们到底离传统有多远?他们身上还有多少“中国味儿”?他们究竟如何看待传统?

  传统认知 明显不足

  文化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记者在湖南部分高校随机调查时发现,“对于四书五经和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回答“都看过”的大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达到一半。

  母语是我们的“文化之根”。然而调查过程中,当被问及“汉语和英语孰轻孰重”时,高达61.3%的人认为英语更重要。对于戏曲等传统艺术,“新生代”的态度同样令人忧虑。在部分大学生中,认为京剧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的和“不感兴趣”的将近一半,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在参与调查的长沙部分中学生那里,“不喜欢”和“没听过”的比率,升至将近50%。

  尊老爱幼、谦逊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回答“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时,9.3%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或“不确定”,45.3%的人从来没有给父母送过生日礼物。

  中国人对“吃”历来很讲究,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食文化”。然而,如果有机会去吃“大餐”,6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首先会想到麦当劳、必胜客、哈根达斯等西餐。中餐文化在年轻一代那遭遇尴尬的挑战。

  中南大学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潜心研究对联多年,曾在大陆、香港、台湾等地讲学。他坦承,现在的大学生,哪怕是中文、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真正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并不太多。

  他说:“我在全国一些大学考察时也注意到,年轻文科老师教唐诗的不会写诗,教宋词的不会填词,教元曲的不会作曲,几乎是普遍现象。老师尚且如此,必然影响到更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份中国文化传统遗产的调查清单表明:现在的孩子,对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思想体系,大都是一头雾水;古典诗词歌赋,也正从孩子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京剧昆曲、琴棋书画的风雅,在现代社会考级、商业演出等压力下,已经被扭曲而难复其唯美形态;忠孝仁义、信礼智勇等传统文化精神信仰,在“新生代”的身上也渐渐遗风难觅……可见,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显得肤浅而脆弱。

  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方向新对此表示忧虑:“这种脆弱的认同警示我们,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无法亲近、不去继承,国家的强大从何谈起?‘新生代’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态度和取向,对于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旧断层 原因何在

  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背诵《老子》、《论语》的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经典,就是丢失‘精神之源’。”

  传统文化与新生代之间的断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层,又会对新生代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统一的。随着历史情境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兴起,也是必然的。”方向新说,“但我们应该看到,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变迁的时代。新的东西没有确立,旧的东西又被打破,转型没有真正完成,而传统的精华却迅速流失,十分可惜。”

  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张杨坦言,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对传统的认知确实存在不足。他把这种不足,归结于课堂教育作用发挥不够、社会文化缺乏引导和自身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他说:“其实,从小我就知道,华夏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传统文化也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但是教材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授,似乎总是为了考试服务。而同时,周围的环境则充斥着轻松的动漫、足球和电视剧,课余时间自然无暇顾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进入中学后,面对升学的压力,个人兴趣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大学里,时间倒是充裕,但是由于就业与考研的压力,人心却变得浮躁和功利了。”

  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盛,对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形成“掠夺”之势,是导致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岳麓书院的吴龙辉博士也指出,“断层”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比如说,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产生于小农社会,是与小农社会、“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紧密联系的。而在今天的工业社会、“陌生人社会”里,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所以,在追求实用和效率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中不能直接满足世人需要的那些部分,就被忽视和淡化了。”

  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说:“在‘文革’中,传统文化遭到令人痛心的践踏,元气至今难以完全恢复。”他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但是现在却遭遇冷落。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赖力行教授则认为:“在商品经济时代,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消费主义、流行文化的盛行不可避免;但一方面更要认识,如果流行文化成为青少年唯一的文化资源,带来的将是一代人图像记忆单一化,自然科学知识的贫弱化,语言行为的偶像化,人际沟通的自我中心化。从个人来看,抛弃传统文化,必然导致自身素质的下滑;从社会发展来看,不全面的个人发展,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他说:“作为长期积淀的产物,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形式、古典名著、传统道德等,共同组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千百年来,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铸造着民族精神,在21世纪完全值得继承与发扬。”

  传统文化 怎样传承

  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潮,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继承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余德泉教授认为,首先要改变认识和观念。“只重现代,不重传统”的思想一定要扭转过来。“高科技是民族的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如果把魂都丢了,中华民族还何谈‘伟大复兴’呢?”

  他主张,教育体制也要进行改革,要给传统文化更多的空间,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中要适当加大比例。“我前些天到台湾,其实传统文化在台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在文化传承上没有大的波折,而且一直很重视,大力保护古建筑、文化遗址,另外,我注意到,在台湾的高校,不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还要求必须能用文言文撰写论文。”

  余教授主张,在信息时代里,媒体也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参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正确引导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赖力行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大学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程。他将省京剧团的演员、琴师以及票友,请到课堂,边演示边评析。选课的学生有200多人,而且场场爆满。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选的就是传统戏剧,其中一些大学生还成了京剧票友。

  “可见,青少年并非不热爱传统文化,只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流于形式,内容空洞,没有赋予它灵性和人性。其实,只要社会各界进行有效引导,年轻一代完全可以在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中,真正感受与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方向新教授则指出,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让青年人“知道”传统文化。“现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二手、三手的东西,比如一些‘戏说’和‘搞笑’的电视剧、小说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

  他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的精华予以提炼,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它们积极的内涵,使之合乎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引导它们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主动亲近、感受传统。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何祖健教授一直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她说,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如组织入校新生参观文化圣地等;教学上要善于采用多种传播形式,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何祖健教授的《文学名著的影像阅读》课程上,她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影像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深受大学生欢迎。很多学生看过名著改编的影视片后,对原著产生兴趣,不但回去啃读“大部头”,还多方查找资料,撰写读后感。

  吴龙辉博士则从现实情境出发,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行了理性反思。他指出,传统文化必须经过转型,才能在现代社会延续和发展。

  目前,他正致力于将道德资源进行现代转化的尝试与研究,并将在湖南大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系列课程。

  “我们将通过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与交流,与学生一起思考和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吴龙辉说,“人的一生,其实也是一个求索的过程。而当你苦苦寻找时,往往是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引,带来了前进的光亮。我们想通过对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的再学习,搭建一个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平台,希望对年轻一代的求索之路有所帮助。”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