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民获八项国家专利 发明得益于曾修飞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5:10 温州新闻网 | |||||||||
刘远清的专利证书一大摞 本报记者 雪枫 摄 旬阳县农民刘远清身处秦巴山腹地,十多年来痴心搞专利,已获八项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难能可贵的是,近日他又申报了两项新专利。 搞发明得益于以前修飞机
7月24日,记者来到旬阳县甘溪镇刘家院村农民刘远清家中。55岁的他坦率地说,自己能搞专利,多亏了当兵时修了5年的飞机。 1968年春刘远清参军入伍,被分到海军航空兵某部基地修理厂当修理工。在部队期间,只有初小文化的他学会了识图、绘图等知识,掌握了机械构造等有关知识和技术。这些,都在他回到地方后派上了大用场。 1986年夏,安康大力推广玉米育苗技术,组织人力用手将肥料捏成营养团,再用手指在营养团上掏个孔,将玉米种子点在孔内。这种操作的弊端是出力不出活,无法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要。如何才能既出力又出活呢?一天,刘远清看到有人在打蜂窝煤,用工具插在和好的煤泥里,一提一扣后蜂窝煤就成了。对!为什么不按照打蜂窝煤工具的原理制一个营养钵呢? 经过反复思索、试验、改造,刘远清制出了玉米营养团制钵器。1988年12月,营养钵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证书。 农民发明家立志服务“三农” 营养钵获国家专利后,刘远清便组织批量生产营养钵。那时,每天收到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就有两寸多厚,营养钵先后销往全国21个省。 10多年来,刘远清根据秦巴山区农业发展变化的需要,陆续发明了适合当地群众用的化肥深施器、微型面粉机、黄姜切片机、坡地升降耕作机等多种小农机械。 刘远清说:“天下农民的心都是通的”,自己想让更多的农民干农活时不再那么苦、那么累。 刘远清拿出户口本和职称证说,自己现在是工程师,但身份却还是农民。他说,农民搞技术开发,没有经费、没有场所,一些专利被别人仿造后却无力维护合法权利,确实很难,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他继续搞发明的信心…… 刘远清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三农”问题引起全社会空前的关注,这也坚定了他不断研发新专利、永远服务“三农”的决心。今年,他在王寿森副省长的关注下,又研制出了最新的坡地微耕机,并已申请两项国家专利。(记者 雪枫)(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