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猝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7:56 西部商报 | |||||||||
北京大学:我们失去了最好的学生 本报讯(实习记者郭涛)昨日,我省去年高考理科状元陈天宇猝死一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大家都感到很 惊奇,远在武汉度假的陈天宇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乔世成从武汉打来电话了解情况,北大甘肃省招生组的潘卫老师表示惋惜,陈 天宇的高中同学在听到消息后甚至不相信是真的。
高中班主任千里询详因 昨日一早,远在武汉度假的陈天宇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乔世成从武汉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陈天宇猝死是否属实,当记 者告诉乔世成老师陈天宇刚到兰州8小时就不辛猝死的消息后,乔老师在电话那边一时没有了声音。过了一会儿,乔老师很激 动地说:“不可能,怎么好好的一个人,就突然死了呢?”当记者一再说明详情后,乔老师万分痛苦地说:“真是太可惜了, 陈天宇真是一个好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培养出这么一个人才的确不容易,怎么就?”乔老师表示他会马 上从武汉赶回兰州,见爱徒最后一面。 北京大学称失去了最好的学生 昨日北京大学甘肃省招生组的潘卫老师给记者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北京大学全校已得知了陈天宇的死讯,全校在校师 生无不感到惊奇和遗憾。潘卫老师说:“陈天宇是北京大学历年来在甘肃省招收的最好的一名理科考生,他很勤奋好学,以后 有可能是一个很潜力的科研人员。北京大学失去了一名好学生”。 昔日同学不敢相信事实 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了陈天宇的几位高中同学,在外地上大学的同学听了记者的诉说后,都不敢相信这个噩耗。他们 告诉记者,前三天还在QQ上和陈天宇聊过天,他还说说笑笑,怎么会突然猝死呢?去年同是兰州一中状元的秦玉琪告诉记者 ,昨日一早,爸爸告诉了她这个噩耗,她当时一点都不相信。最后,她赶快买了份报纸,看到这个噩耗后,她很伤心,三天前 她还和陈天宇通过话。昨日,许多市民都在谈论“高考理科状元猝死”一事,市民大都对陈天宇表示很惋惜,感到特别遗憾。 文科状元追忆同窗好友 2003年6月,作为嘉宾,当年全省高考文科状元陈歆曾与陈天宇一同应邀来到商报作客。昨日,闻知同为北大校 友的陈天宇已于26日晚9时40分猝然离世的消息后,文科状元陈歆的语气竟变得异常凝重:“他是一个初次见面让人觉得 有点冷漠的人,但这丝毫不能掩饰住他那颗乐于助人的火热之心。” 陈歆告诉记者,正是在商报作客时,她才与陈天宇相识的。当时,不善言谈的陈天宇便给陈歆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这个人有点冷。”但随着几次二人共同受邀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之后,陈歆却改变了对天宇最初看法。特别是在二人一同共赴北 京,并成为校友之后,最初那种淡淡的“冷”的印象竟变得越来越温暖。 尽管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院,但所住宿舍楼离得很近。由于身处异乡,所以同是兰州人的他们时常相互发短信问 候。有一次在短信中,陈歆无意间提及自己的电脑出现了小小故障。几分钟后,小老乡陈天宇便赶到她的宿舍,并主动为其维 修好了电脑系统。直到现在,天宇乐于助人的举动依然令陈歆感动不已。 “如果不是这场突来的意外,我相信陈天宇定会在今后的学业和事业上大有作为,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好学和聪明的学 生。……人的命运竟是这样捉摸不定,方才还是生龙活虎、且很优秀的人转眼之间就离我们而去……对此,我深表难过与惋惜 。”此时听筒那边的陈歆变得更加沉默了。 本报记者姜波 最后一次未能如愿的邀请 今年6月底,在本报的强力推动与策划下,盛况空前的“陇上状元群英会”之系列报道横空出世,一个个感人而又生 动的有关历届状元成才的小故事更成为望子成龙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好范例。而前晚猝然离世的2003年全省高考理科状元 陈天宇及其家人也正是在那时走入记者的视线中—— 年幼时三次迁校就读 7月月7日上午10时许,几番周折的记者最终联系到陈天宇的父母,并被告知现正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上的他因要 利用假期选修双学位,且还要参加学习组织的军训,故预计20日左右才能正式返兰。 谈及儿子的成长历程,正在外地出差的陈先生当即放下手中的事情,通过电话与记者聊了起来。天宇的父亲认为,自 己的孩子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绩,他爱人的功劳最大。原来,天宇的父母都是地质队队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总 在野外奔波作业,很少有个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幼的天宇就曾因跟随父母频繁调动工作而三次迁校 就读:从武山到天水、再到兰州,一路上空旷的大地上处处留下天宇一家人的足迹。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孟母三迁的韵味。 爬山中锻炼自立 由于天宇的父亲时常外出作业,所以天宇的母亲李女士便主动承担起了教子的工作。她说,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循循 善诱地教儿子一些由简入深的常识外,她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那时,她和爱人时常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带着儿子去 野外爬山、捕捉昆虫、观赏植物……正是在那些开心而难忘的点滴时光中,天宇学会了自立、学会了观察生活…… 玩中感知空间概念 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上,天宇的母亲还有一套独有的心得。那就是利用天宇酷爱手工制作的特长,帮助天宇学习与进步 。据李女士回忆,大约是在天宇5岁时,她就开始教天宇识别复杂的钟表及时间的概念。但天宇起初怎么也弄不明白时针、分 针、秒针的差异到底在哪里,于是灵机一动的李女士便为儿子买回了一套手工折纸书。短短几天之内,天宇便通过自己的努力 ,开动脑筋做出了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钟来,进而掌握了钟表的奥秘。天宇的母亲认为,或许正是通过这种紧紧抓住儿子兴趣的 方式,也使得儿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对空间、平面等较难问题的最初概念。 令父亲骄傲的好儿子 母亲眼中的天宇是在玩中成长起来的,而做父亲的对他又有何种评价?据陈天宇的父亲讲,陈天宇从小就看书,古典 名著、科普读物以及其他门类的书籍都在他的涉猎之列,这对学习和开拓视野很有帮助。这或许就是他能够独辟蹊径,取得好 成绩的原因。陈汉先生同时告诉记者,陈天宇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善言辞,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做任何事都比较踏实、认真, 家里没有对他进行特别的教育。最令父亲骄傲的是,陈天宇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在2003年高考考试前他就已经被保送到 北京大学,所以天宇当年取得全省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在意料之中。 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尽管“陇上高考状元群英会”曾向陈天宇及其家人发出过热烈的邀请函,但终因那时的天宇正在利用假期的空闲时间 及北京大学那浓浓的学习氛围发奋读书,考取双学位而未能如愿以偿。时隔多日,这张未能如愿的邀请函竟因天宇的猝然离世 而化为记者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本报记者姜波 状元猝死之哀悼篇 北大:痛悼才子陈天宇 昨日中午,记者再次与北京大学陈天宇的老师和同学取得了联系,陈天宇的班主任赵老师告诉记者,在得知陈天宇突 然去世的消息之后,从学校到院系、乃至代课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十分震惊。学校初步讨论决定后,他们已经和陈天宇的家人 取得了联系,但陈天宇的父母婉言谢绝了学校派人探望的好意,并表示料理完陈天宇的后事之后,去学校收拾孩子的遗物。 陇上状元: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 陈天宇突然猝死的消息一经本报报道后,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报刚刚成功举办的“陇上高考状元群英 会”的状元代表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与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询问详细情况,并委托本报向陈天宇的家人寄托哀思。 1998届的文科状元张微告诉记者说,她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对这个优秀学弟的突然离去感到很悲伤。虽 然自己和陈天宇从未谋面,但他毕竟也是和自己一样从兰州走出来的,就象自己也失去了一个小兄弟一样。 2002届的文科状元张静告诉记者,自前天晚上听到这个消息,她整晚没有睡觉,想着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这样 说走就走了,她似乎突然体会到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而命运对陈天宇来说又是如此的不公…… 刚刚参加完群英会活动的2001届的文科状元于哲在前不久返回了北大校园,他说,陈天宇猝死的噩耗已经传遍了 北大,虽然已经放假,但这里的很多同学最近都在讨论陈天宇猝死的消息。想到这个同乡的校友突然离开了这里,他感触颇多 。他委托本报记者向陈天宇的父母表示哀悼,寄托他的同样悲伤的心情。 昨日,本报不断接到热线电话,询问陈天宇突然辞世的情况。其中一位姓刘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曾经也和陈天 宇是同一届兰州一中毕业的学生,她很想领着孩子去看看陈天宇的父母,向他们表示哀悼和慰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