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触电后三小时内数次“死”去活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08:15 济南日报 | |||||||||
本报8月1日讯(记者张良)今天上午,禹城在济打工少年张松在其家人的陪伴下致电党报热线,讲述了13天前他触电后抢救出现心脏4次复苏和停跳,在山东黄河医院“死里逃生”,以及康复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的经历。据了解,张松这种病例在我省尚属首次,创造了一项医学奇迹。 上午10点30分左右,记者赶到位于济泺路的山东黄河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张松刚刚
7月19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张松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送货。老板朋友的一辆电动三轮车正在充电,令他没想到的是该车严重漏电,将无意间接触车的他击倒,一位同伴当即上前救他也被电狠狠“咬”了一口。两分多钟后电闸被拉下,他被急送至附近的山东黄河医院。据了解,张松10分钟后入院时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也没有了。值班的急救科史臣尧主任医师介绍,首先是心、肺和脑部的临床设备药物复苏治疗,同时还采用了两次电击和体外人工按压的办法,并由各科室组成的专家组共同施救。抢救45分钟后,患者有了首次轻微心跳和呼吸短暂恢复,随后2小时内,又陆续4次出现心跳复苏又停止的危急情况。最终在3小时后,患者开始有了正常的心跳,血压、呼吸和脑电波也逐渐恢复了生命体征。由于患者仍然处于深度昏迷,“植物人”或者“痴呆症”的可能性很大,医护人员对其脑部采用了低温控制和继续救治。 20日上午9时许,患者苏醒过来,22日,患者的计算、语言、逻辑思维恢复。此次抢救终告成功。患者体检和测试证明,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据有关专家教授介绍,根据医学权威论证,心跳停止后的大脑缺氧持续6分钟以上,患者救活的成功率极低,目前还没有类似情况获救后患者康复没有后遗症的先例。这种奇迹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是患者年轻生命力强,另一方面也与抢救及时和措施得当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