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祖传秘方"药上全是洋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8:17 沈阳晚报

  本报讯(记者孙洪伟实习生国毅)在东陵区文萃路的天坛门诊有一种奇怪的“祖传秘方”:中医汤药的包装上竟全是洋文,还宣称此药无毒副作用。8月5日,沈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如此的“洋”包装是不允许的,它“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药品宣传单上更不允许写“无毒副作用”,因为“是药三分毒”。

  王先生长期患有胃病,一次听人介绍在沈阳的天坛门诊有一个中医看胃病,给患者开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的全是祖传秘方中药。于是他来到了天坛门诊,医生给他开了210元的中药。

  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王先生按医生的嘱咐吃药。一次,王先生拿出一袋中药准备再次吃时,好奇地想看看这些药都是什么成份,却发现这些中药的包装袋上全是外国字,他一个也不认识。王先生大惑不解:这祖传秘方究竟是什么东西,毕竟“是药三分毒”,自己喝进肚子里的药竟不知道是什么。

  在王先生指点下,记者找到了这家位于东陵区文萃路的天坛门诊,一位50多岁的女医生为记者把脉后说:胃及十二指肠不正常,可用其祖传秘方治疗。

  随后,女医生建议记者先开一个疗程108元的中药,此药无毒副作用,出现恶心、腹胀是正常的。门诊的工作人员给记者拿来了6袋中药剂。记者一看包装,果然通体皆为外国字,询问为何采用这“洋”包装时,回答竟是:这种包装塑料袋结实。

  针对“祖传秘方”药品的包装上全是洋文一事,沈阳市药监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此包装是不允许的。因为药品与其它普通商品不同,人只有在生病的情况下才吃药,而在治病的过程中,患者还要承受药品的“毒副作用”,他们应对自己所买的药品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药品的包装上全是洋文,实际上剥夺了消费者的这两项权利。

  图为让人生疑的祖传秘方中药剂。

  (感谢李先生提供线索,请到本报领取线索费。)孙洪伟摄影记者电话:81036066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