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车间主任深情忆小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9:56 大华网-汕头日报

  本报记者苏伟钿 王华实

  在百年小平的有关回忆资料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邓小平被安排在修理车间劳动,车间主任是陶端缙。当厂长将邓小平介绍给他时,他向厂长保证:‘走进车间就是我的事,出了问题由我负责。’”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从北京来到江西的邓小平,在这陌生之地的非常岁月,工人们的忠厚和善良,成为他危难中可以依靠的朋友,陶端缙可以说是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八月流火,带着寻访一代伟人邓小平足迹的希冀,记者来到江西省南昌新建县。一踏上这片热土,记者探询的眼光投向陶端缙。当年的车间主任如今已退休在家,几经周折,终于在新建县一幢职工宿舍中找到陶师傅。简单的家居摆设,简朴的衣着,陶师傅仍保持着工人的本色。身骨硬朗,气色健康,看得出退休后的陶师傅仍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果然,一见面他就解释:因为要接送孙女上放学,只好把采访安排在晚上。

  “三年的日子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

  “三年的日子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沉浸在往事回忆中的陶端缙,朴素的语气中饱含着对伟人邓小平的深情怀念。

  “在那动乱年代,我们当工人的,每天都要关门关窗。邓小平在厂劳动期间,我们承受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也花费了很多心思。今天说起来主要做了几件事:一是缓解气氛,消除思想包袱,让邓小平夫妇慢慢适应环境,心情轻松愉快地劳动和生活。二是修条小路,即‘小平小道’,方便邓小平夫妇上下班和避免外来不安定因素。三是修建个厕所。四是换个钳工活。”陶端缙回忆说。

  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1.5公里的小道,见证了非常岁月里小平同志的艰苦生活。

  提起小平小道,陶师傅话语滔滔不绝。一开始,小平同志从步校到工厂上工,从大路走要绕一大圈。步行40多分钟不算,主要是觉得不安全。每天摩肩接踵的,什么人都有。我爬上工厂后墙发现了一条捷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立即动手,从后土墙上开一个小门,在厂后面沿着荒坡田埂铺铺垫垫,修出了一条小路。这样既安全又省时。

  一脸憨厚朴实的陶端缙,从他点点滴滴的回忆中看出,是他的认真细致,处处在意,细致入微,有力地保护了伟人在艰难岁月的安全。

  当年,为了预防不测,陶端缙在车间左边修了一个小便池,一方面是为了不让他走太远的路,一方面是防止造反派的纠缠。小便池修好了,邓小平很高兴。“我们这里条件差,但保持便池的干净我能做到,因为,我觉得委屈了他老人家我心里不安。还有,每天提早20分钟上班,拖后20分钟下班,我把工作台打扫一遍,这样安全系数就提高了”。

  “多了一名老党员”

  为了保证邓小平同志的安全和方便,给他干点什么活,确实费了一番心思。陶端缙回忆说:当时邓小平戴着全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来到这里。我是工人,不管那么多,既然是来劳动又是60多岁的人,分配点轻活,能干多少干多少。总之,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对一个老人尽量好点。

  邓小平虽然被当为“走资派”,但仍保留党籍。一次在车间,邓小平问身边的工人涂宗礼:“你们的车间有多少党员?设了支部没有?”涂宗礼回答:“本来有5个党员,与翻砂车间合并为支部共十几个党员。”邓小平又问:“支书是哪个?”涂宗礼有点腼腆地说:“我就是。”邓小平笑着说:“我来了,又多了个老党员。”

  重操旧业

  在刚进厂的一个月里,邓小平整天跟柴油打交道,又脏又累,有时还皮肤过敏,陶端缙便和修理班组长涂宗礼商量给老邓换工种,问他愿不愿干点钳工活。邓小平笑着说,“要得,要得!我年轻时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学过钳工,如今算是‘重操旧业’也!”从此,他站在“台钳桌”边,手中不离锉、锯、榔头、斩子、老虎钳……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零三个月。

  令工人们惊讶的是,邓小平对钳工活十分认真和专注,而且手法熟练、技艺精湛。凡经他修整过的机器零件,没有不合格的,尤其他锉的螺丝,油光锃亮,精巧美观。但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有时累得满头大汗,工人们心痛地劝他休息一会儿,但他总摇摇头,操着地道的四川方言说:“出身毛毛汗,舒服一点。”

  带病劳动

  有一天,邓小平正在车间劳动,突然他脸色煞白,身子晃了几晃,晕倒过去。工人们立即停下手中活计,纷纷围拢过来,将小平扶坐起来,“快送医院……”人们急得团团转,卓琳眼含泪花同工人说:“谁家有白糖?他喝点糖水就没事了”。原来邓小平虽然身子骨结实,却患有“低血糖”。女职工程红杏一听,忙说:“我家有,我去拿来”。说罢匆匆跑到家里,心急火燎地端来一把缸糖水,递给了卓琳。卓琳轻轻地托起邓小平的身子,用勺子一口口地喂进丈夫的嘴里。果然,邓小平喝下糖水后,慢慢苏醒过来,工人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当天,我开着一辆拖拉机,把带病劳动的邓小平送回他的住处。”

  我们工人想念他

  陶端缙说,送走邓小平夫妇后,我们大家都感到心里踏实,但很想念他们。几年之后,卓琳给厂里写了一封信,再次表达了全家人对这里纯朴、善良的工人们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有什么事可以写报告。1988年,我上了一次北京,找到邓朴方,并转上一封给邓小平的信。信中为当年的管理秘书黄文华说几句公道话,后来邓小平批复:我们全家不为难他,希望江西也不要为难他。

  陶端缙告诉记者,“邓小平回北京前,卓琳专门到我家拜访,说声谢谢!”

  “邓小平答应我,有机会到厂里来走一走。但国家事多,走不开。直到逝世,也没见上一面,这是我的遗憾。”陶端缙神情黯然: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来,我不敢相信,跑了好几位老工人家中,问这是不是真的。当确信消息是真的时,我们自发到厂里置设灵堂,悼念这位工人的好领导好朋友。

  三年的日子,小平同志的一言一行对我们影响很深,工人们想念他。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