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湖”什么样?专家:联络用密语 道德有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12:37 中国新闻网

  王教授:

  我在进行社会史研究过程中,经常看到关于“江湖”的材料。“江湖”一词,现在已用得很滥,如“江湖中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等。如何真正理解学术意义上的“江湖”,我不太清楚,相信还有不少人也不太清楚。您是研究游民文化的专家,对历史上有关游民江湖的情况做过深入研究,请您就此问题做些阐述。谢谢!中国人民大学李超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李先生:

  你提的问题很好。八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进入大陆以后,“江湖”成为热门话题,并成为使用频繁的一个词汇,但什么是“江湖”?它的确切内涵是什么?确实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晰。

  “江湖”是个多义词。本义就是指江河湖海。后来带有文化意义的“江湖”产生了,由于“江湖”的广阔浩渺、荒僻鄙野成了与热闹繁剧、名利所在的朝市恰成对立,“江湖”成了文人士大夫隐遁之地,“江湖”可以与隐居之处划等号了。本文着重介绍文化意义上的游民的江湖。《水浒传》第一次详细地描写了这个江湖。

  《水浒传》中描写的江湖是脱离了宗法网络、断绝生存之路的游民们觅求衣食的场所。这里没有了文人江湖中与世无争的气度,这里不仅要“争”,而且没有了主流社会中所应遵守的规则。在这个空间中,游民的第一需要是生存。在江湖上的游民不能遵守主流社会的规范,必然受到排挤和打击,特别当主流社会是极权专制社会时,“江湖”是非法的,是被镇压的对象。如果说主流社会是公开的、显性的话,“江湖”则处于地下、隐性的位置。“江湖”一般来说不是个有形的组织(当然其中也有有形的,如被游民们所占据的各个山头和秘密帮会等),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体现为一个“场”,无形,但人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它制约着游民或与游民有关的人们的生活,它也具有江湖人所公认的准则,并且依此形成了一个评价体系。

  江湖上互相联系有秘密语,或称之为黑话。《水浒传》中有“剪拂”、“塔墩”(跌坐)等,此时江湖秘密语还处在初期阶段,到了清代,江湖的秘密语就十分发达了。

  江湖还有属于自己的舆论和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智取生辰纲故事中,吴用激三阮去捉梁山“这伙贼”、报官领赏时。阮小七说这会“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的。可见江湖人的行为受到江湖舆论的制约,这种道德舆论的评价是与主流社会截然相反的。

  江湖上还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一些事情很快就会在江湖人中传扬开来。某人在江湖上投些资,救助一些游民,这样做不仅受惠者感激而且其他江湖人也很快就知道了,这些人便在江湖“扬名立万”。江湖上有自己的领袖,有了事江湖人就会找他。如《水浒传》中的晁盖,《说唐》中的单雄信。

  江湖人的主体是游民,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宗法网络之中,一旦脱离了宗法网络,他们就没有宗法的保护、须自己面对社会,没有了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固定的居所,他们游荡于城乡之间。游民闯荡江湖、并得以生存发展,这样就成了江湖人。

  江湖艺人是不证自明的江湖人,第一代江湖艺人形成于宋。他们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与游民接近,他们是游民的代言人。

  还有一类人,他们往往是江湖的领袖或中坚,这就是社会边缘人。这些人有的在主流社会中就处在边缘状态,如宗法社会中的士农工商是处在主流地位的,其中贫困者就处于社会边缘;有的是统治阶级的政策把某个阶层或群体推到社会边缘。如宋代把“吏”从官中划了出来,而且断绝了做官的路,把他们推向边缘状态。这些社会边缘人容易堕入江湖,有的还在江湖做些“投资”给自己多找一条出路。

  那么到底哪里是江湖呢?我以为城镇、乡村、热闹繁华市井,荒寒闭塞的山野和波光浩渺的湖海都可能是江湖,哪里有江湖人的身影,哪里就是江湖。人们说江湖险恶,有时就是指这些地方政府很难管到、非法暴力泛滥。

  流动是江湖人的重要特征,正如走江湖的说书人一首开场诗所说:“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风涛不怕。”他们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而市井细民,宗法农民是不流动的。不会听了书,看了戏就跟着艺人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流动起来了,必然会产生与宗法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性格。

  为什么同样有流动性的文人士大夫的游学、游宦和商贾的流动性经营却不能形成带有叛逆性的“江湖”呢?

  文人士大夫本身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游学和游宦的目的就是实现中国的大一统,怎么会由于流动构成一个与主流社会对抗的江湖呢?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职责来看都不可能。

  游商虽然不能与游学、游宦相比,但商人为“四民”之一,他们流动的经商活动不会受到有力的支持,但也不会受到特别的打压。而且他们的基本生活有指望,不必靠非法活动谋生。

  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的。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士大夫中也难免有“游”而“不遇”(说白了就是不能做官)后,堕入江湖的,如唐代的黄巢、宋代的张元都是科场失利而走上与朝廷对抗的道路的。游商赔了老本,由商人变成了游民,投入江湖也是很自然的事。而士人和商人投入江湖都是个别人的事情。

  上面所言“江湖”属于历史范畴,今人不应去效仿,而应以今天的法治眼光去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作者:王学泰,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