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校外租房成风 教育部禁令执行有点犯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5:50 东方网

近日,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严禁大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于极少数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校外租房居住的学生,要经本人和家长双方签字报学校备案。对于租房禁令,大学生的反应如何?南京高校又将如何落实执行?大学生校外租房成风的背后又凸现了什么?一系列的疑问需要探询、需要回答。

租房签字备案走过场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据了解,尽管南京很多高校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规定,并且在执行中也做到了签字备案,只是在批准环节中,不少学校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签字备案成了走过场。对于,教育部的租房禁令,很多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了欢迎,但对其是否能真正执行也很担忧。

南京某高校一位在校外租房住了两年的学生透露,学校虽然每年都说不准去外面租房,但只要随便找个人充当自己家长去宿舍管理办公室说一声就可搞定了。他自己就是找了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前去充当自己表哥的,负责的老师看了看也没说什么,就发给了申请表,然后是去找班主任签字,班主任只是简单地问问情况或者叮嘱几句就“OK”了。最后是学院盖章,过了家长、班主任的“关”,学院更是看都不看就盖了章。鼓楼区某高校的规定似乎更加严格一些,要求与学生家长签下书面协议,规定在校外人身安全自负,但据该校同学介绍,协议签字也大多为同学操刀代笔。如果实在遇上严格把关的情况,一部分租房族就“两边作战”,一方面继续交纳宿舍房租,另一方面偷偷在外面租起了房子。

 新规执行高校不乐观

对于“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说法,某文科类高校宿管科的傅科长一点也不回避。傅科长说,学校也有苦衷的:一方面学生在校学校总得为学生负责,按照现在的国情,学生要是出了事,不管怎样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学校不希望学生住在校外;另一方面,现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的确跟不上,加上一些学校还开办什么进修班,宿舍更是紧张得不得了,所以当学生要外出租房的时候,老师也不怎么阻止,因为真正出事的毕竟是少数。傅科长说,学校其实在这方面也存在着侥幸,但是也没办法。关于教育部日前下发的通知,傅科长说现在还没有收到正式的文件,但学校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这方面的规定,可执行情况并不如意。

而其他一些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出了类似傅科长的担忧,他们对于新规的执行落实不太乐观。

大学生反感“一刀切”

与校方的无奈不同,不少大学生认为租房与否应该是自己的事,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在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中,不少人对教育部日前下发的通知表示质疑。南京大学的王同学认为,大学生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已是成年人,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学觉得,教育部的这个规定是从便于校方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却忽略了大学生的感受,他表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看似为了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却忽视了从更深层次上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在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中,对租房禁令表示赞同的很少,南京农业大学的杨同学认为,现在大学生租房族中不乏有一些谈恋爱的男女大学生,虽然他们对外美其名曰为了“方便学习”,但其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对教育部的新规定,他持赞同意见。

教育厅:让学生愿住学校

对于教育部日前下发禁租令的通知,省教育厅学生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教育部的这一通知就在于能更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安全。让学生一刀切地搬回学校当然是最彻底的,但是目前南京高校的大学生数量多,学校的条件有限,一下子实行起来不太可能。该负责人说,学生住在外面学校管理起来确实有难度,加上现在大学都采取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不都在一起,班级的概念弱化了,这给学校管理又增加了困难。她表示,光靠教育部门出台的硬性规定是不行的,高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加大硬件建设,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愿意、喜欢住在学校里。

专家视点

高校多作为学生要自管

为什么“禁令”难落实?南京师范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徐教授分析,其实学校在管理中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因为现阶段学校还相当于一个行政单位,如果学生出了事,相关领导要受到问责,从这方面讲学校更愿意学生都呆在学校;另一方面,现在高校学生实行就业双向选择后,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如果一个劲地把学生关在学校,就减少了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到头来就业率上不去同样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在这个规定的执行过程中,学校本身就处于“两难”。另外,从南京市一些大学的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学校能做到的只是严格退宿程序,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学生退宿舍。但是这样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免打了折扣:如果一个学生宁肯交宿舍的住宿费也要出去租房子的话,学校的监管就成为了摆设。

徐教授说,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这当中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方面,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让学生愿意在学校居住;软件方面,学校应主动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让学生觉得参加了学校的学习将来毕业后就业有底气。除学校外,学生更应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徐教授称,这个“禁令”的松口有多大是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学生如果都能自我管理得让大家放心了,自然就不存在这方面的禁令了。理想的状态是,学校可以不给学生提供住宿条件,也不用设围墙,学生可以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一切。

大学生校外租房成风

如今,大学生校外租房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因为住宿条件、考研、谈恋爱等外出租房,一些学生甚至瞒天过海般找理由外出租房。考研成为租房者的最佳借口,很多学生屡试不爽。

五种人偏爱校外租房

1、不受约束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天生不喜欢被管理,学校宿舍到点关门、熄灯这些管理措施对他们来说难以忍受。而到外面租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作息时间,好处不言而喻;2、个性强烈型,这些学生大多在家养成了固定的习惯,集体生活中经常会与同学发生小摩擦,因而选择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方式;3、刻苦攻读型,这些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宁肯多花点钱,找一个能看书的地方;4、过家家型,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种情侣营造爱的小窝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加,甚至大一的新生当中也会出现;5、家庭优越型,优越的家庭条件使这些学生不满足于宿舍生活,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房间。

情侣校外租房过日子

大学生情侣在校外租房居住,已是大学校园公开的秘密,不少大学生情侣都在校外有了自己的“私房”,而他们的借口正是考研。张同学是南京某校大四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与女朋友在校外租房。据他介绍,班上像他这样在校外租房同居的情侣有五对。小张说,在外租房一是准备考研复习,不受学校晚上熄灯的制约,二是可以同女友享受二人世界,小张家的锅碗瓢盆、电器等等都是一应俱全,他们经常下厨房做饭做菜,而真正用到学习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对于考研他们都没有底。张同学还说,他们双方的家长都不知道他们在校外同居,以为他们还住在学校,每月的租房费也都是从他们平时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

校外租房引发四问题

问题一:人身、财产安全没保障大学生校外租房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南京,大学生租房地小区环境和周边环境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大学生租住房被盗的情况。很多学生在校外租房,来去自由,晚上十一二点以后回家是常有的事,时有抢劫案件发生,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则更是令人担忧。其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所租的房子一般比较陈旧,线路老化、电器超龄等都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南京某理工类高校就曾发生过学生在外租房因煤气泄漏中毒身亡的事。

问题二:租房费用大房费和其他水电费等生活开支,这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了解,近年来,在外租房的大学生自食苦果的事情屡有发生:如有的在外租房同居者无力支付生活开支,只好外出打工,导致数门课程不及格被勒令退学,甚至有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问题三:容易虚度光阴缺乏学习的大环境,迟到、早退、旷课成了家常便饭。课余时间,一些人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游戏、看影碟。离群索居,缺乏和班上同学正常的思想交流,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问题四:未婚同居易酿成苦果

新闻链接

南京高校学生宿舍现状

总的来说,目前南京各高校学生宿舍的居住条件参差不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等:

1.普通型:8人/间,10—15平方米,没有单独的洗手间和阳台,一层楼共用一个卫生间。简单书桌和凳子(有的甚至两人共用一套桌椅),除了日光灯没有别的电器(用电受限制),有电话线无电话机。房屋年代久远,此种宿舍每人600元—800元/年。

2.公寓型:4人或6人/间,15平方米左右,有单独的卫生间和阳台,没有热水器,一人一套书桌、凳子及衣橱,有电话,有的有电视机,可以上网但电脑自备。这一类房屋建于四五年以前,费用每人1200元—1500元/年。

3.豪华型:2人或4人/间,15元—20平方米,有单独的卫生间和阳台,有热水器,一人一套书桌、凳子及衣橱、电话、电视机,有网线。这类房屋多为研究生居住,近两年建造,费用每人1500元—1800元/年。

 
 
 
作者:选稿:钱程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