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同一求援两种结局 网上求助:是真实还是谎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9:32 新华网

  一个父母离异的河北男孩,由于缺乏照顾失去了7个脚趾;一个“不幸少女”,自称身患严重心脏病而必须手术。两个人都通过网络向社会求助。前者得到了北京某医院的悉心救治,而后者却引起了网友的种种猜疑——

  高鹏也,一个河北涞源的男孩。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的父母便把他抛给了七旬的奶奶。去年冬天,缺乏照顾的小鹏也被冻烂了6个脚趾。今年7月初,小鹏也的病情被贴到了互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联网上。没几天,满怀爱心的两位女士由北京赶来……高鹏也的故事

  冷:男孩冻烂六个脚趾

  鹏也只有9岁,用关心他的老家河北涞源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车志忠常务副主任的话说,小孩子命挺苦。鹏也生在农村,家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西泉头村,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同乡。鹏也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双方都没有承担起照顾亲生骨肉的责任,他被丢给了今年75岁高龄的奶奶。日子虽然苦点,可是鹏也渐渐地成长并上了学。可是,今年涞源的寒冬天气却让他成为残疾。

  “他和奶奶住在平房里,家徒四壁,冬天我们这儿挺冷,他们家也生不起火。”冰冷的气候里,鹏也的双脚被冻坏了,冻伤没有得到治疗,瘙痒难受,小鹏也没有节制地抓挠伤口。寒冬的3个月中,小鹏也的双脚渐渐地烂了。开春天暖,情况越来越糟,他只能忍着脚痛卧病在家看其他小朋友上学玩耍。

  网:引来北京爱心女士

  今年7月初,涞源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得知了鹏也的情况并到家里看望。当时,小家伙的病情很严重,10个脚指头有6个已经完全烂了,蜷缩在家中一角的鹏也打动了工作人员。

  “当时不知道这孩子的病因病史,觉得他得的是怪病,所以我们给他拍了照片,传到了省城的爱心网站上,看有没有专家能给他诊治!”没几天,工作人员没有等到医学专家,但满怀爱心的两位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却来到了涞源,找到了鹏也。

  其中,60多岁的张小言告诉记者,她是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鹏也的情况,看到孩子已经面目全非的双脚和材料里介绍父母不在身边照顾的经历很心酸。“我得帮他,但是网上的东西真实性差点,我决定去河北亲自看看孩子!”

  治:大腿取皮移植脚趾

  到了鹏也的家,张小言女士立即给孩子在当地医院拍了片子,稍做停留,返回北京请专家确诊鹏也的病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7月12日,鹏也在当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和张小言一起来到北京,并在当天入住丰台区东高地附近某大医院。

  在入院当天的手术中,当医生用酒精棉签清理鹏也的伤口时,让人意想不到,也是让人悲痛的事情发生了,鹏也7个脚趾上的肉竟然纷纷脱落,露出了白骨。“我真心疼呀,孩子要是早点治,完全能避免出现这样严重的伤病!”张小言心痛地说。

  在经过截肢手术后,医院成功地从鹏也右大腿根上取皮植到伤口上。

  幸:一月治疗健康返乡

  张小言告诉记者,在鹏也住院的20多天里,她天天来医院陪他,“别的孩子吃的、玩的我都给他买”,孩子从心眼里接受了这个新奶奶。“虽然我本人收入不高,可是我愿意奉献我的爱心!”回忆那段日子的时候,张小言很感慨,一个聪明的孩子竟然无可挽回地留下了终身的残疾。但是说到自己,张小言没有太多言语,她一个劲儿地劝记者千万不要宣传她。

  虽然不幸地失去了7个脚趾,可是,在北京好心的奶奶和医生、护士的照顾治疗下,他手术后4个多小时就能下地行走了。久病在床,小鹏也的步履是蹒跚的,可是他终于向着好的一面坚实地行走。近一个月的北京生活留给他很多精神上的快乐和身体上的健康。

  8月4日,小鹏也走着离开了医院,向不但免费为自己治了病,还为自己捐款的医生、护士们告别。现在,他已经回到老家,寄养在孤儿院。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家伙已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读书了,受伤的双脚走起路来也越来越利索。(记者李晨光)

  张妙娥,广东省开平市人,一个在天涯论坛上的发帖者。她自称由于先天性心脏病被拖了20年,已发展到必须手术换瓣的地步。“生命如此珍贵,叫我就此放弃,是多么心有不甘啊。”对于她声泪俱下的求助帖子,网友和专家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张妙娥的故事

  求助:重病少女呼唤援助

  近日,一则题为《全天下的朋友恳请进来》、长达3000字的求助帖出现在著名的天涯论坛上。发帖者张妙娥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和患病情况。张妙娥在帖子中这样说,“我从小就有先天性心脏病,直到高二时突然病重才发觉。也曾经告诉母亲,她听了毫不在意。我的病拖了20年,拖到现在重度三漏(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必须做手术换瓣,刻不容缓!”

  张妙娥同样讲述了自己家庭的不幸,“父亲粗暴,野蛮,愚蠢,嗜赌”“她(母亲)嗜钱如命”“弟弟是父亲的翻版,粗暴,野蛮”。受家庭和疾病的影响,“我因9分之差和高校本科失之交臂!”在帖子最后,张妙娥说:“生命如此珍贵,一个人只有一次,叫我就此放弃,是多么心有不甘啊!我的肌肤正在一寸一寸地死去,我在挣扎着,用这种方式向世人呼救,真的好希望有好心人愿意向我伸出援助之手。”随后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银行账号。

  张妙娥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记者在数日之后登录天涯社区,发现几十个关于此事的帖子还在,每个帖子的点击率都在几千次以上。

  调查:所述情况基本属实

  张妙娥的情况是真是假,捐还是不捐?网友们自发地开始了一次关于张妙娥情况的大调查。

  通过网友证实,张妙娥是广东省开平市人。利用她留下的中学老师的联系方式及开平市民政局的联系方式,网友查明她叙述的情况基本属实。

  尽管不断有网友打电话到张妙娥所在地的学校、医院,甚至有网友亲自去探访证实确有此人此事,尽管张妙娥也一再在回帖中要求怀疑的网友“到家中查验”,但在天涯杂谈论坛,还有相当多的网友表示不会为张妙娥捐款。

  质疑:煽情帖子涉嫌炒作

  不少网友对张妙娥的帖子本身表示怀疑:“仔细看了三次帖,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楼主的真伪,但从楼主的帖子来看,无论文笔,还是行文方式,简直太专业,甚至说是完美了,堪称标准化的求助帖。”有人这样表示:“形容得太夸张了吧?语气太煽情了吧?要钱的数目太具体了吧?这个格式也很熟悉啊,好像挺江湖的,结尾处还迫不及待地留个账号……”

  在论坛中,记者还看到了这样的帖子:“到底雇了几个写手炒作张妙娥?”有的人认为,张妙娥一事子虚乌有,不过是论坛的自我炒作。

  专家:网上求助也应规范

  网络曾经救过不少人,但同时也充斥着陷阱。近年来,随着网上乞丐的大量涌现,化名上网以伪造的经历和“华美”的语言博得网友同情,从而达到诈骗善良网友钱财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网友对网络救助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一些骗局屡屡得手,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在网上却常常被人误会。

  有网友建议:“如果能有合理的捐款方式,确保捐款能真正用到治病救人上,我还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比如由一个权威人士或者权威机构对求助者的情况加以证实,或者通过学校、医院、媒体等大家信任的单位证实,这样大家才会放心地把钱捐出来;比如网上论坛的管理者可以专门设立救助基金。”

  面对网络救助的种种争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唐钧副研究员认为,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具有媒体的呼吁作用。个人有困难在网上向社会发起请求,这很正常。但是,由于网络的性和不确定性,它的信任性便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利于网络给需要者提供帮助,他认为必须要通过一种制度化的保证。比如通过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可以对于求助者展开调查,并由它接受社会捐款转给求助者。“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关于公信力的问题,由于目前一些论坛和网站还缺乏这样的公信力,而个人,比如一个素不相识的求助者的公信力也较差。所以,这样的事情要由第三方来操作,最好是一个权威的组织。”

  也有学者认为,提高网络的信任度,规范和管理网络,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背景:网上救助多次救人

  记者通过搜索“网络救助”关键词发现,在google上有一千余条搜索结果,救助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

  1998年3月6日,福建师范大学的农村学生何婷芳确诊患胸八腰二髓内胶质恶性肿瘤。3月20日上午11时51分,“SOS——一个生命垂危者的呼救”的文稿被贴到了互联网的BBS上。在短短的4天之内,何婷芳收到了来自各地的两万余元捐款,随后是网络远程会诊、转院治疗。同年8月,何婷芳可以下床走路了。

  2002年,湖南常德汉寿立志挣钱为妈妈换肾的小女孩帅颖的故事在网上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数十家大小网站发起救助行动。

  2002年到2003年,患尿毒症的青岛诗人张楠在网上求助,诗生活、蓝色老虎诗歌沙龙、嘴唇诗歌论坛等发起的网络救助活动轰动一时,最终广东诗人、企业家宋祖德捐助20余万元为张楠做了肾移植手术。

  这些网络救助行为多由一些与被救助者素不相识的网友组织,由于信息传达及时、沟通顺畅,使得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援助机会。(记者代小琳)(来源: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