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弟弟考上北大后选择复读续:晓强有望上北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01:49 城市晚报


晓强的通知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报道了今年以63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北大的学生刘晓强,面对贫困的家庭和同时考上大学的姐姐,选择复读的事迹后,当地一所中学和一家公司已明确表示资助他

  爱雨哗哗下 晓强有望上北大

  本报松原电 7月28日,宁江区实验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刘晓强,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通知书,今年和他一起参加高考的姐姐也考取了吉林师范大学。因家庭贫困,面对高昂的学费,晓强想要复读,让姐姐上学。本报报道此事后,很多好心人表示要资助晓强上大学。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晓强和他的姐姐晓丽以及学子公寓的李姐。晓强对记者说,他毕业的宁江实验中学及松原市的很多企业和个人都表示想要资助他,他有希望上北大了。

  晓强说,他家住的是两间小土坯房,父母是农民,以种地为生,家里收成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能有五六千元,除了化肥、种子、农药及生活开支外,只能剩下一两千元。家里为供几个孩子上学,已有三万余元的外债。现在有这么多好心人想要资助他,他会用这笔钱挺过大一这一年,以后的7年,他想办助学贷款,其它日常开销,他想通过勤工俭学维持。晓强表示,他一定不辜负所有人对他的期望,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晓强说,学子公寓的李姐, 在他和姐姐晓丽最难的时候就一直帮助他们。李姐对记者说,姐弟俩这几天一直在她们公寓住,晓强没有手机,家里没有座机,自从此事报道后,她们公寓接到全国各地很多热心读者打来的电话,现在宁江实验中学和松原市烟草公司已明确表示资助晓强。晓强上北大,真的有希望了。城市晚报实习记者 赵羽 报道/摄

  相关新闻

  记者 田川/报道

  本报讯 昨日本报资助晓强上北大的热线不断,其中有来自加拿大、北京、西安、广州、深圳的10多名热心读者表示愿意以不同方式资助晓强完成学业。本报记者连线热心资助者,记录下他们精彩的资助感言。数千名网友表示了他们对小强的关注。网友们用他们蘸满激情的文字劝说小强不要放弃,同时他们表达了资助晓强的愿望。

  热线连心

  西安的张勤女士 “我想供他和供我女儿上大学是一样的”

  张勤女士说自己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女儿去年公派到新加坡读预科,几乎不用自己负担她的学费,她想把原本积蓄下来供女儿念大学的钱,用来资助晓强念大学,她认为晓强复读如果考不上北大的话就太可惜了。为了让晓强安心读书,她已经决定资助他8年的费用。用张女士自己的话说“我想供他和供我女儿上大学是一样的”。

  北京的刘勤先生 “我想让他继续上北大”

  刘勤先生说凭他自己的个人力量,可以资助晓强完成8年的学业。刘先生由于他在北京工作,资助晓强念北大就有优势,他说资助方式由晓强来选择,他可以在晓强开学报到前,将学费汇给他,也可以等晓强到北京大学报到后他亲自交给晓强。

  长春的万清杰女士 “8年中他有困难都可以找我”

  万女士打进电话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不能让他复读”,只要大家都尽点心,总会帮助晓强渡过难关的。她决定从自己做起,尽自己所能给晓强最大的帮助,她说她已经和念大学的儿子商量好了,两个人一起用节省下来的钱资助晓强念大学。万女士说,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和晓强保持联络,在晓强念书的8年中,如果晓强有困难随时可以找她。

  加拿大的王先生 “给老乡捐学费,为家乡做贡献”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工作10多年的王先生与晓强是老乡,同样是松原市宁江区人,他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他想资助晓强学费也算是给家乡做贡献。

  网上连爱

  小强———不要放弃!

  不要复读,申请贷款,挺起腰板,北大毕业,创业还债。

  千万不要放弃就学!这次放弃,有可能是放弃了一生。

  孩子,去上学吧,不要光想到当前这些学费,还应想到到了北大,你的学校、你的同学、你的老师,都会帮你的。另外,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兼职、做家教等有一些收入的工作。不瞒你说,我就是高校的,我的一些学生入学时比你困难的有的是,但他们最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孩子,困难不是你的错,但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方显男儿本色,祝你走好。

  请让我来帮助你

  我觉得贫困不应该是压倒一切的,但我相信没有钱真的很难,我愿意帮助晓强,能否告知具体的联系方式!

  我是个学生,我愿拿出一点钱,请公布他的联系方式 。

  最后呼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捐一块是一块。

  一人拿不出这么大笔钱,可以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伸出手来帮助这位学子呀!我想网上朋友可以大家伸出手来帮助他的,我愿意出点微力。尊敬的网友们,我们大家来开展行动吧!希望有个联系方式。请联系我!

  我们的建议

  当我看完后,我眼睛还是湿了,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学习好的却被高额的学费挡在门外呢。建议有关部门能够给农村的孩子一个相对优惠的待遇,让他们不只可以靠“输血”生存,还可以靠自己“造血”生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