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孝女代亡兄写信17载 百封家书让老母安享晚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6:4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右一为罗谦芬之母,中为罗谦芬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 大哥一向是母亲的骄傲。17年前,大哥意外身亡。母亲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是她不能承受之重,罗谦芬决定对母亲隐瞒噩耗。于是,她以大哥的名义给母亲写信“圆谎”。17年来,她亲手写下200封家信,信信报平安,直到今年3月底母亲安然逝去。

  8月6日,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山区116社区罗谦芬家里,她正忙着准备行装,当天下午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她要乘火车到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讲述这段旷世奇情。乘着间隙,她向记者回忆起了这段不凡经历,泪水沾满衣襟。

  母亲一世辛苦 难承老年丧子之痛

  62岁的罗谦芬,退休前是武钢安装公司的干部,高级工程师。兄妹6人都是母亲陶永秀一手拉扯大的。半个世纪以来,她们这个大家庭经历过几次重大变故。

  1952年,母亲40岁时,父亲突患脑溢血去世。此后,母亲艰难地抚育着6个子女,把他们一个个培养到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但好景不长,罗谦芬的小弟弟罗谦思因患脑瘤致使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看着病榻上的儿子,母亲经常暗自落泪。

  子女成才是母亲的骄傲。几个子女中,母亲最钟爱的是大哥罗谦慈,他是华师中文系69届毕业生,多才多艺,尤爱曲艺,与著名曲艺家夏雨田是校友兼好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襄阳县文化馆工作。

  罗谦慈在襄阳县成家,育有3个女儿。由于工作繁忙,一年难得回老家一次,但他每月总要给母亲写一封信,并寄回10元钱尽孝心。每月收到大儿子的来信,是陶永秀最快乐的时刻。

  但是,不幸再次降临。1987年8月3日,罗谦芬接到襄阳县文化馆来电:大哥因医疗事故身亡。

  悲痛之余,罗谦芬马上想到了母亲。母亲上了年纪,身体每况愈下。前几天,母亲看到大哥来信,得知他胃病犯了,很是着急,母亲为此哭了一整夜。若让母亲知道大哥去世,她一定承受不了这锥心之痛!

  罗谦芬立即与兄弟姐妹、亲友们商量,决定对母亲隐瞒不报。随后,他们悄悄前往襄阳奔丧,处理完后事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嫂子和侄女,得到了她们的赞同。

  怎么才能使母亲安度晚年?从襄阳回来后,罗谦芬想了很多。大哥以前每月给母亲写信,如果突然收不到大哥的信,母亲自然会生疑。罗谦芬决定,以大哥的名义给母亲写信。她想,能“骗”母亲一时就是一时。没想到,这一“骗”就是17个年头。

  请人模仿笔迹,辗转寄给母亲

  可是,罗谦芬面临一个大难题,大哥的字迹端正清秀,细心的母亲对大哥的信看得特别仔细。她与弟妹们怎么也模仿不了大哥的笔迹。

  突然,罗谦芬想起了表哥陶守义。陶守义是汉阳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书法、绘画样样会,特别擅长临摹。她喜出望外,拿着大哥以前写给母亲的几封信赶到表哥家,请他模仿大哥的手迹,由她写好信后寄给他,他誊抄后再寄给她。表哥一口答应。

  “像做特务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罗谦芬长舒了口气说。于是,每月初,罗谦芬先模仿大哥的口吻将信写好,寄给表哥,表哥模仿大哥的笔迹将信件誊抄一遍,再寄到罗谦芬单位,罗谦芬再加上10元钱交给母亲。

  绞尽脑汁编家书,一封短信写了八天

  第一次写信,罗谦芬真不知怎么下笔。她拿出大哥的信反复研究,并从中找出了一些规律:多写情况好的一面,尽量少让老人操心;结合时令多写点,具体事情少说。这样,不会露出破绽,母亲看到信后,也会深信不疑。

  每次写信,罗谦芬都是绞尽脑汁,有时连续几晚睡不着觉。那时候,大嫂家还没装电话,无法了解她家的情况。罗谦芬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封信的内容。那是大哥去世后的第10天,想到逝去的大哥,又想到母亲的丧子之痛,她边写边流泪,断断续续,这封300字左右的短信,整整写了8天。她在信中写道:

  妈:

  天气热起来了,武汉更热。您叫谦芬买点金银花泡茶,平时熬些绿豆汤喝。您要保重,多吃西瓜降温,防止中暑……我和其英(罗谦慈的妻子)感情很好,哪个先下班哪个先抢着做饭……红波、红澜(罗谦慈的两个女儿)放暑假了,学习很好,在家里很听话,经常帮着做些事……

  春节前一月的信里,她写道:

  妈:我提前给您拜个早年,寄来100元钱表示心意,您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本来决定回来陪您过春节,但我越是逢年过节越是忙,单位有演出任务,我要写剧本,又要当导演,还要负责后勤工作,实在脱不开身……

  大哥在单位做编剧工作,母亲到大哥家里去过3次,亲眼见到他经常写剧本到深夜。在母亲的印象里,大哥确实很忙。对儿女们一心扑在工作上,母亲是支持的。罗谦芬根据母亲的心理,围绕着大哥的工作编写,母亲容易相信。

  一晃几年过去了,母亲非常想念大儿子。平时,她经常和小儿子回忆在襄阳的快乐时光:襄阳的剧院好大呀,你大哥写的剧本在台子上演,台下的掌声真是响啊!夏天,襄阳也有人搭凉席在外面睡觉……

  听到母亲的絮絮叨叨,罗谦芬的心碎了……

  但谎言还得继续编下去。

  每逢亲人相聚,提心吊胆履薄冰

  每次写完信后,罗谦芬就要再给大嫂写一封信,把给母亲信的内容告诉大嫂和侄女,以防她们不知情说漏了嘴。同时,又在大嫂的来信中了解她家里最新情况,准备下一封信的素材。

  1990年冬天,大嫂家装了电话。罗谦芬知道后,立即打来电话:“千万不要告诉奶奶,要是你奶奶知道了,要给你爸爸打电话,那你们谁能模仿他的声音啊!”就这样,她们一直没让老人知道大哥家装了电话。

  大哥长年不回家,怕母亲生疑心,罗谦芬就安排大嫂和侄女不时来武汉看望老人。每次亲人相见,罗谦芬总是提心吊胆。

  1995年10月12日,是大哥60岁生日。10月,罗谦芬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就以此为话题,描述了过生日的热闹场景。母亲看信后非常高兴。不久,大侄女罗红波专程来武汉看望奶奶,刚进家门,奶奶就追问:“你爸上次生日,你们是怎么操办的呀?”罗红波一下子懵了,她看了旁边的姑姑一眼,马上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我们在一起摆了几桌酒,就给他过了呗!”罗谦芬见状,马上把话题岔开。还好,母亲也没有深问。转过身,罗谦芬感到脊背凉飕飕的。

  还有一次,9岁的小侄儿要来青山看望奶奶。罗谦芬知道后,忍着泪水制止:“不许到青山来!你一来,要是奶奶知道了那可不得了。”侄儿年少,大哥去世时,他也去了襄阳,伯父的丧事,在他头脑中应该有印象,怕他一不留神说漏了嘴。侄儿连忙求情:“我保证不说!”罗谦芬心软了。侄儿来后,果然没提起这事。

  有一年国庆节,大嫂没打招呼就来看望婆婆了。大嫂回去后,罗谦芬赶紧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妈,本来是想和其英一起来看望您的,但工作太忙了不能来。您看到她就和看到我一样。您看到她精神状态很好,就知道我们生活得很好。因为国庆节前很忙,就没有提前通知您其英要来,这里专门说一下……”

  母亲与世长辞,亡灵前深情忏悔

  寒来暑往,岁月如梭,17年转眼过去了。这些年来,罗谦芬坚持每月给母亲写信,从未间断过。

  今年3月31日,92岁高龄的母亲与世长辞。临死前,母亲拉着罗谦芬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多想见你大哥最后一面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有时间就让他回来奔丧,没有时间就算了……”听罢,罗谦芬泪如泉涌。

  母亲带着永远难解的谜走了

  回想起那时的情景,罗谦芬泪眼涟涟:“很想让母亲在死前知道真相,不留下遗憾;但我实在不忍心,让老人家带着伤心离去……”

  罗谦芬感到欣慰,毕竟,母亲在对亲人的企盼和亲人的慰藉中安然度过了晚年。但她感到更多的是良心上的不安:“我欺骗了母亲,给母亲制造了多少牵挂;老人是带着遗憾离去的啊!”

  4月7日,是母亲去世的“头七”。罗谦芬带着祭品来到母亲的坟前,老泪纵横,向母亲哭诉着这一切,她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能够听得到,也一定会原谅她……

  谎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刁蛮圆滑,但是,一位哲人却曾经说过,说谎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求生手段。不顾他人感情一味追逐真实,是对人类尊严的损害。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我们:“说谎是不对的。”然而,现在看来,人的一生中,谎言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说谎的动机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善意的谎言。在满是白色的病床前,医生或家属对患了绝症的人说:“你的病不碍事,要注意休息,会慢慢好起来的。”一位伤心欲绝的人流淌着眼泪,而当其他人问他时,他却说:“我是高兴而哭啊。”

  当身陷困境,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的正是别人美丽的谎言。罗谦芬代亡兄写信17载,编织了200个美丽的“谎言”,母亲在这些“谎言”的安慰下,安然度过晚年。罗谦芬说谎的动机很明显:不能让少年丧子、中年丧夫的母亲,承受晚年丧子之痛。在我看来,这正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漫漫人生路,我们不要刻意制造、拨弄谎言,但也不要无理由的拒绝谎言。真谛的人生不是丑恶的,而是充满善意的,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